多通道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963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液体制备的多通道隔膜,其带有至少一个隔膜外表面(10a)和隔膜内表面(12a),隔膜内表面(12a)构造纵向伸延的至少两个内通道(14a,16a,18a),其被隔膜外表面(10a)包围。提出,隔膜外表面(10a)和隔膜内表面(12a)各构造分离主动层(20a,22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多通道隔膜(Mehrkanalmembran)。
技术介绍
已提出一种尤其用于液体制备的多通道隔膜,其带有至少一个隔膜外表面和隔膜内表面,隔膜内表面构造纵向伸延的至少两个内通道,其被隔膜外表面包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一种尤其用于液体制备的多通道隔膜,其带有至少一个隔膜外表面和隔膜内表面,隔膜内表面构造纵向伸延的至少两个内通道,其被隔膜外表面包围。提出,隔膜外表面和隔膜内表面各构造分离主动层。由此,可实现多种应用性,由此可扩大多通道隔膜的应用范围。优选地,多通道隔膜可应用在从内向外的渗透流中、即首先通过隔膜内表面且然后通过隔膜外表面,并且在从外向内的渗透流中、即首先通过隔膜外表面且然后通过隔膜内表面。由此,供给物(Feed)、即待过滤的流体或渗透物(Permeat)、即已过滤的流体在内通道中被引导。分离主动层有利地构造为过滤主动层。尤其地,“分离主动层”应理解成在穿透方面对尤其液体的至少一个第一组份示出阻力的层。有利地,分离主动层在穿透方面对液体的至少一个第二组份至少基本上不示出阻力。优选地,分离主动层允许尤其液体的不同组份不一样好地经过。就此而言,“第一组份”尤其应理解成应被从液体中滤出的组份,例如颗粒和/或微生物。优选地,分离主动层将两个不一样大的组份相互分离。有利地,分离主动层具有多通道隔膜的最小地构造的平均孔尺寸。“平均孔尺寸”尤其应理解成隔膜外表面和/或隔膜内表面的孔尺寸分布的平均值。孔尺寸尤其也应理解成孔直径。优选地,尤其分离主动层的平均孔尺寸限定多通道隔膜的分离率。有利地,多通道隔膜具有在0.001微米与4微 米之间且特别有利地在0.01微米与2微米之间的平均孔尺寸或分离率。有利地,多通道隔膜具有直至2000道尔顿的分离率,由此,多通道隔膜可滤出带有直至2000道尔顿或2000 u的分子量的第一组份。优选地,多通道隔膜可用于纳米过滤、超滤和/或微滤。优选地,在隔膜外表面处的分离主动层具有相对第一组份的阻力,其与在隔膜内表面处的分离主动层的相对第一组份的阻力不同。原则上,分离主动层的相对第一组份的阻力也可以相同。.优选地,隔膜外表面构造为隔膜外壁。隔膜内表面优选地构造为内通道壁。“隔膜外表面”尤其应理解成至少部分地包围内通道的面。优选地,隔膜外表面纵向地伸延。优选地,隔膜外表面构造柱形的面。有利地,柱形的隔膜外表面构造为柱体的侧面。优选地,多通道隔膜构造为多通道空心纤维隔膜。优选地,通过由唯一的凝结剂的凝结实现两个分离主动层的形成。有利地,通过将聚合体溶液直接挤出到凝结剂中来制造多通道隔膜。在此,该唯一的凝结剂优选地具有液态的形式。有利地,内通道相应具有主延伸方向,其至少大致平行于多通道隔膜的主延伸方向布置。有利地,纵向地伸延的内通道具有在0.3毫米与3毫米之间且特别有利地在0.5毫米与2毫米之间的内通道直径。优选地,多通道隔膜具有在I晕米与10晕米之间且特别有利地在2晕米与8晕米之间的多通道隔膜直径。此外提出,隔膜内表面构造三个内通道。由此可实现有利的充填密度(Packungsdichte)。此外,可实现多通道隔膜的更高的效率。优选地,内通道彼此对称地布置。有利地,在对称的布置中,内通道的中点处于圆周线上、特别有利地处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处。有利地,内通道不布置成排。此外提出,多通道隔膜具有支撑层,其被在隔膜外表面处的分离主动层包围并且包围在隔膜内表面处的分离主动层,其中,支撑层具有至少大致恒定的孔隙度(Porositaet)。由此可实现多通道隔膜的特别有利的稳定性,由此可通过机器实现加工和/或制造。支撑层的孔隙度尤其沿着其横截面至少大致恒定。当分离主动层的平均孔尺寸至少减少至支撑层的平均孔尺寸的大约十分之一时,是特别有利的。由此可提供特别有利的多通道隔膜。有利地,支撑层的平均孔尺寸处在I与40微米之间且特别有利地在5与15微米之间。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用于制造多通道隔膜的喷丝嘴单元(Spinndiiseneinheit),其带有:至少一个挤出单元(Extrusionseinheit),其为了引导聚合体溶液构造至少一个挤出腔;并且带有至少一个内流体引入单元,其为了引导内流体(Innenfluid)具有布置在挤出腔之内的至少两个通道。提出,内流体引入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其布置在挤出腔之内。由此可特别简单地来制造多通道隔膜。优选地,挤出单元构造至少部分柱形的单元。有利地,通道纵向地伸延。“挤出腔”尤其应理解成在其中来引导或挤出聚合体溶液的腔。有利地,挤出腔构造为在喷丝嘴单元之内最大的腔、尤其为在挤出单元之内最大的腔,其设置用于引导聚合体溶液。优选地,挤出腔具有主延伸方向,其平行于内通道单元的主延伸方向、尤其平行于通道的主延伸方向布置。“在挤出腔之内”尤其应理解成布置在内的元件被挤出单元的壁部包围的布置方案。有利地,布置在挤出腔之内的元件在挤出过程中与聚合体溶液接触。有利地,在挤出过程中,布置在挤出腔之内的元件、尤其通道尤其完全被聚合体溶液包围。“支撑元件”尤其应理解成通过其刚度至少位置固定地固定内通道单元的元件。有利地,支撑元件吸收力、尤其由挤出的或流动的聚合体溶液引起的力并且将该力尤其继续传递到挤出单元上。优选地,该支撑元件由与内通道单元相同的材料构成。支撑元件尤其不是过滤元件。优选地,该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将通道定位在挤出腔中。有利地,通道相应具有平行于挤出单元的主延伸方向布置的主延伸方向。优选地,该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具有促进流动的形状。“促进流动的形状”尤其应理解成使流动至少基本上不受影响或者改进流动、尤其使流动均匀的形状。促进流动的形状尤其不引起涡流。有利地,该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具有指到挤出方向上的延伸,其明显小于挤出腔的指到挤出方向上的延伸。由此可提供特别有利的多通道隔膜。“明显更小的延伸”尤其应理解成使由聚合体溶液产生的多通道隔膜的至少一个特性至少基本上不改变的延伸。有利地,支撑元件在挤出方向上的延伸小于挤出腔在挤出方向上的延伸的20%、特别有利地小于10%且相当特别有利地小于5%。 有利地,该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具有在沿着通道且由此沿着挤出腔的方向上变细的形状。特别有利地,该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具有在挤出方向上变细的形状。“挤出方向”尤其应理解成尤其在挤出腔中与挤出的聚合体溶液的方向相应的方向。“变细的形状”尤其应理解成减小的或变小的形状。优选地,该变细的形状构造为支撑元件的减小的宽度。“支撑元件的宽度”尤其应理解成支撑元件的沿着横截面伸延、也就是说垂直于通道的纵轴线且由此垂直于挤出方向伸延的延伸。此外提出,挤出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聚合体溶液输入部(Polymerloesungzulauf),并且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在挤出方向上布置在聚合体溶液输入部之后。由此可实现该至少一个支撑元件的特别有利的布置。当内流体引入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内流体排出孔(其布置在挤出腔之内)时,尤其是有利的。由此可提供特别有利的喷丝嘴单元。此外,当挤出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聚合体溶液排出孔并且支撑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通孔(DurchgangsoefTnung)(其设置用于在流动技术上连接聚合体溶液输入部和聚合体溶液排出孔)时,是有利的。由此可特别简单地来制造支撑元件。就此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达尔贝格D厄克斯勒E米勒W维乔克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