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用的磁吸安全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32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用的磁吸安全手。它由手柄、连杆、活动柄、弹簧、脱料箍及磁头构成,活动柄前部与磁头相连接,磁头可在脱料箍内上下运动。由于采用强力磁头去吸合铁质冲压件,而手柄与磁头之间又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因而具有结构简单、轻便、操作灵活、吸脱料容易的优点,能大大减少冲压工人在操作时可能出现的人身安全事故,增强其安全感,提高其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手工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主要供冲压工人操作用的磁吸安全手。现有大量的冲压机床都缺少安全保护装置,操作时,工人直接用手拿着工件送入冲头下冲压。不断的重复性操作,使工人容易疲劳,当其精神不集中时,容易发生压断手指等伤害人身的安全事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用的磁吸安全手,它能使人手与工件既保持一定距离,又方便自如地将工件送入冲头下冲压。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冲压用的磁吸安全手,包括手柄、连杆、活动柄、弹簧,在呈L形的连杆前部固装有脱料箍,与连杆铰接的活动柄前端部与能在脱料箍内作上下运动的磁头顶部相连接。圆柱形的磁头中下部内装有圆柱形磁体,其圆柱面与磁头基体之间镶嵌有铝环。本磁吸安全手的连杆前部亦可以固装一个双头脱料箍,活动柄前端部与可在二个脱料箍内作上下运动的磁头顶部相连接。活动柄后部与连杆中部之间装有弹簧。连杆后部紧固在手柄内。本技术的操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时,本磁吸安全手的磁头下端面微露于脱料箍底部之外。工作时,操作工手持手柄,-->利用磁头去吸合铁质冲压件,随之送至冲床的冲头下进行冲压。冲压后,将边角料从冲头部位移至附近堆放处,此时,操作者用手指按下活动柄后部,则其前端部就提起磁头一段距离,磁头对工件的吸力迅速减弱,至小于工件的自重力,使工件跌落在边角料堆放处。如此循环操作下去,就使人手与冲压件之间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的作用。本技术由于利用强力磁头去吸合铁质冲压件,而手柄与磁头之间又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因而具有结构简单、轻便、操作灵活、吸脱料容易的优点,能大大减少冲压工人在操作时可能出现的人身安全事故,增强其安全感,提高其工作效率。图1是本技术采用单磁头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采用双磁头结构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仰视图;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所示。在L形连杆(9)后部注塑成型一手柄(1)。连杆(9)前部铆接有一个脱料箍(8),圆柱形的磁头(4)顶部有一卡槽,将磁头(4)放入脱料箍(8)内,然后用截面呈  形的活动柄(2)前端部套入磁头(4)顶部卡槽,两者作活动连接。将呈微V型的活动柄(2)中部凹槽与连杆(9)中部铰接。在活动柄(2)后部与连杆(9)中部之间装有弹簧(3)。圆柱形的磁头(4)中下部内装有圆柱形磁体(6),其圆柱面与基体(7)之间镶嵌有一个铝环(5)。磁头(4)与脱料箍(8)内壁的间距约1mm,使之能在脱料箍(8)内上-->下自由运动。磁体(6)采用钕铁硼硬磁材料制成。实施例2:参见图4、图5所示。其手柄(1)、连杆(12)、活动柄(11)三者形状及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相近似,连杆(12)前部铆接着一个双头脱料箍(13),两个圆柱形磁头(14)顶部各有一支螺栓,分别套入活动柄(11)前端部两侧长形孔内,并用螺母将其紧固,即成为双磁头结构的磁吸安全手。采用本结构的目的在于增大其吸力及吸合面,以适合于面大量重的冲压件使用。磁头(14)材料及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用的磁吸安全手,包括手柄、连杆、活动柄、弹簧,其特征在于在L形连杆(9)前部固装有脱料箍(8),与连杆(9)铰接的活动柄(2)前端部与能在脱料箍(8)内作上下运动的磁头(4)顶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用的磁吸安全手,包括手柄、连杆、活动柄、弹簧,其特征在于在L形连杆(9)前部固装有脱料箍(8),与连杆(9)铰接的活动柄(2)前端部与能在脱料箍(8)内作上下运动的磁头(4)顶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强赖瑞扬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县桂洲镇幸福自然五金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