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照专利>正文

开口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26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口扳手,在一握柄的一端延伸一开口,该开口设有平行且相隔一距离的第一及第二面,该第一及第二面于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缺口,且以一第三面相连于第一及第二面。借此,除可用第一及第二面夹持螺帽的二相对边外,更可用缺口及第三面夹持螺帽的二相对角及一邻边。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夹持螺帽,握柄所需转动角度仅为30°,其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口扳手本技术属于一种扳手,尤指一种利用开口内第一及第二面所设的缺口及相连的第三面,可夹持螺帽的二相对角及一邻边的开口扳手。现有的开口扳手,如图1、图2所示,是在一握柄11的一端延伸一U形开口12,以该开口12的二平直面13与六角螺帽2的二相对边21接触,并施力于螺帽2使其转动。由于螺帽2有六条边21,二相邻边之间为60°的夹角,因此,如转动后,要在原位置再转动螺帽2,则该转动角度需一次转动60°才可。因此,该握柄11所需摆动角度至少要60°的范围,操作非常不便。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开口扳手,该扳手于开口内的二面分别设有一开口相对的缺口,用以与螺帽的二相对角接触,以减半握柄所需的摆动角度,以达到操作简易,使用方便的效果。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口扳手,设有一握柄,此握柄一端延伸开口,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握柄一端的开口设有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一及第二面,该第一及第二面于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缺口,且以一第三面与所述的第一及第二面相连。其操作简易,使用方便。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开口扳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开口扳手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A及图4B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6A及图6B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8A及图8B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请参阅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开口扳手是在一握柄3的一端延伸一开口4,该开口4设有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一面41及第二面42,于本实施例中,该二个面为平直面,第一及第二面41、42于近中段处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缺口44,、45,且以一第三面43相连于第一及第二面41、42,在此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三面43为一平直面且垂直相交于第一及第二面41、42。上述各缺口44、45是呈120°夹角的V字形,而开口相对,且其角平分线441、451与开口4的轴线46垂直。由于本技术的扳手同时设有平行的第一及第二面41、42,以及位于第一及第二面41、42上的缺口44、45,使得该开口可兼具有夹持螺帽5二相对边51及二相对角52的功能。请参阅图4A,当使第一及第二面41、42水平插入而夹持螺帽5的二相对边51时,只需转动30°即可,再请参阅图4B,抽出扳手的开口4,使握柄3反向转动30°,再由上面下套入螺帽5,以二缺口44、45与螺帽5的二相对角52接-->触,此时,该螺帽5的一边51亦同时与第三面43接触,便可使螺帽5转动30°。所以,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扳手所转动角度仅现行开口扳手的转动角度一半(即30°),即可转动螺帽5。上述的第一实施例虽然在第一及第二面41、42上开设二缺口44、45,可能会在转动螺帽5时稍许降低扭力,如图4B所示,但是,由于第三面43可与螺帽5的一边51接触,这样,以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加抵迫力,以弥补扭力的不足。请参阅图5,其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此第二实施例是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呈平直状的第三面43上增设五个第二缺口6,所有第二缺口6亦为120°夹角的V字形,且其各角平分线61与第一及第二面41、42缺口44、45的角平分线441、451相交于一点P,因此使得第二实施例的第三面43呈圆弧状而非平直状。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由于设有二个缺口44、45及五个第二缺口6而共有七个缺口,可以在每一次与螺帽5接触时,皆能保持四个相邻边51及三个相邻角52(如图6A所示),或四个相邻角52及三个相邻边51(如图6B所示)的接触,大大地增强转动螺帽5的扭力。因此,其转动螺帽5的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不同的是其与螺帽5接触的面积大幅度地增加了,而接触面积增加当然产生较大的施力面积及夹持度,既不易滑脱也可增加转动扭力,为一更佳的开口扳手。请参阅图7,其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其是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呈平直状的第三面43上设有一个第三缺口7,该第三-->缺口7亦为120°夹角的V字形,且其角平分线71与第一及第二面41、42缺口44、45的角平分线441、451相交于一点Q。上述的第三实施例由于设有二个缺口44、45及一个第三缺口7而共有三个缺口,可以在每一次与螺帽5接触时,均能保持二个相对边62与一个相邻角52(如图8A)或二个相对角52及一个边51(如图8B所示)的接触。因此,其转动螺帽5的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不同的是其增加与螺帽5的角52的接触,当然产生较大的施力及夹持度,既不易滑脱亦可增加转动扭力。当然,本技术仍有许多实施例,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例如,上述的开口轴线与握柄轴线之间可设计为15°的夹角,这样,更可发挥本技术的使用效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口扳手,设有一握柄,此握柄一端延伸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柄一端的开口设有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一及第二面,该第一及第二面于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缺口,且以一第三面与所述的第一及第二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扳手,设有一握柄,此握柄一端延伸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柄一端的开口设有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一及第二面,该第一及第二面于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缺口,且以一第三面与所述的第一及第二面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及第二面分别为一平直面,其上缺口分别设于该二面近中段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面为一平直面并与第一及第二面垂直相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缺口是呈120°夹角的V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照
申请(专利权)人:魏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