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学堂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外敷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253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外敷剂。中医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为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所致,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具有疏肝理气,清热祛湿,健脾补气的中药八月札、鸡骨草、佛手、滇獐牙菜、龙胆草、奶汁树、广东金钱草、泽兰、蛇莓、赤芍、珍珠草、薏苡仁、白术,共研细末,由我院制剂室用蜂蜜调成膏状外敷剂,敷于患者肝胆经穴位,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5.2%,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副作用小,治疗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外敷剂
技术介绍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不及时清除体内病毒,病毒复制会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表现出临床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不适、腹痛、腹泻等等,此外,随着病情的恶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还会出现蜘蛛痣、黄疸、肝掌等症状,并迁延不愈,势必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对人们健康危害甚大;目前西医在治疗上没有理想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外敷剂,通过中药外治,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肝区皮肤外表进行吸收,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通过直达肝脏,助肝脏解毒。抑制病毒复制,降酶,保护肝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从而可防止肝细胞的继续坏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外敷剂。中医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为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八月札10-35份、鸡骨草5-30份、佛手7-13份、滇獐牙菜10-25份、龙胆草10-15份、奶汁树3-9份、广东金钱草9-20份、泽兰8_13份、蛇莓6_16份、赤芍10-15份、珍珠草8-19份、薏苡仁6-20份、白术10-22份。优选的,八月札23份、鸡骨草18份、佛手10份、滇獐牙菜18份、龙胆草13份、奶汁树6份、广东金钱草15份、泽兰10份、蛇莓11份、赤芍12份、珍珠草14份、薏苡仁13份、白术15份。·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研末蜜调备用。方中:八月札、鸡骨草、佛手、滇獐牙菜、龙胆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清肝利胆,泻肝胆火;珍珠草,奶汁树平肝清热,利水解毒,祛风利湿;广东金钱草、泽兰、蛇莓、赤芍清热祛湿,利尿通淋,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散瘀止痛;薏苡仁、白术利水渗湿,健脾补气。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选自2006年3月 2009年10月本科收治的慢性肝炎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男85例,女45例;年龄19 75岁;病程4 15年;慢性乙型肝炎88例,慢性丙型42例。对照组130例,男83例,女48例;年龄20 80岁,病程5 18年;慢性乙型肝炎81例,慢性丙型肝炎49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P >0.05,无统计学意义。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及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异常及肝纤维化异常。3、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外敷剂,即称取:八月札23g、鸡骨草18g、佛手10g、滇猜牙菜18g、龙胆草13g、奶汁树6g、广东金钱草15g、泽兰10g、蛇莓llg、赤芍12g、珍珠草Hg、薏苡仁13g、白术15g,共研末,用蜂蜜调成膏状,贴于双侧章门、期门、京门等肝胆经穴位,外敷部位药膏平摊在右乳头下约5cm处,以纱布及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更换敷贴一次,每30次为I个疗程;对照组予保肝、对症支持等基础治疗;给予10%葡萄糖250mL+甘草酸二胺150mg,日I次,静点;两组均治疗三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四:疗效标准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区无明显压痛或叩痛,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且无明显压痛及叩痛,肝功能指标有4项恢复正常或原值下降50%以上;无效:上述各种指标无改善。五:治疗结果(I)两组治疗三个疗程后症状改善比较见表I。表I两组治疗三个疗程后症状改善比较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外敷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八月札10-35份、鸡骨草5-30份、佛手7-13份、滇獐牙菜10-25份、龙胆草10-15份、奶汁树3-9份、广东金钱草9-20份、泽兰8-13份、蛇莓6_16份、赤芍10-15份、珍珠草8-19份、薏苡仁6-20份、白术10-2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外敷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八月札23份、鸡骨草18份、佛手10份、滇獐牙菜18份、龙胆草13份、奶汁树6份、广东金钱草15份、泽兰10份、蛇莓11份、赤苟12份、珍珠草14份、薏该仁13份、白术 15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外敷剂。中医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为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所致,为此,本专利技术选择具有疏肝理气,清热祛湿,健脾补气的中药八月札、鸡骨草、佛手、滇獐牙菜、龙胆草、奶汁树、广东金钱草、泽兰、蛇莓、赤芍、珍珠草、薏苡仁、白术,共研细末,由我院制剂室用蜂蜜调成膏状外敷剂,敷于患者肝胆经穴位,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5.2%,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副作用小,治疗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文档编号A61P31/12GK103230551SQ20131016062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学堂, 隋玉玲 申请人:李学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外敷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八月札10?35份、鸡骨草5?30份、佛手7?13份、滇獐牙菜10?25份、龙胆草10?15份、奶汁树3?9份、广东金钱草9?20份、泽兰8?13份、蛇莓6?16份、赤芍10?15份、珍珠草8?19份、薏苡仁6?20份、白术10?2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堂隋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李学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