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斌专利>正文

俯卧位可调角度式颈椎定点斜板复位治疗床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02301 阅读:4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7:58
一种俯卧位可调角度式颈椎定点斜板复位治疗床及使用方法,用于颈椎关节功能紊乱等的关节复位治疗。所述治疗床包括主体和在主体一个端面上的头部支撑架,头部支撑架通过连接轴相连接,连接轴可以上下旋转以带动头部支撑架的上下角度调整,头部支撑架通过伸缩杆的伸缩进行上述角度调整,并通过伸缩杆进行位置固定,所述头部支撑架包括圆弧面和位于圆弧面内侧的孔,所述头部支撑架的角度调整为在水平面的向上20°至向下20°范围内进行调整。该治疗床的使用方法包括:让患者俯卧在该治疗床上,患者的头部被头部支撑架支撑,其额头放在圆弧面的额头支撑小车上,根据患者病变椎体棘突位置调整角度,使用者立于患者患侧头部,调整好头部角度后进行关节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颈椎关节功能紊乱等的关节复位治疗。
技术介绍
颈部软组织性疾病及颈椎源性疾病都会造成颈椎骨关节的功能紊乱。颈椎骨关节为软组织提供框架支撑和三维空间运动轨道,而软组织则为颈椎骨关节提供连接、稳定和动力功能,两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在病理上相互影响。遇上急慢性损伤时容易伤筋骨,伤骨必然连及肌肉,伤筋则肯定影响骨关节功能紊乱,所谓“伤筋动骨”即是此意。急慢性损伤、年龄增大、环境受潮寒冷等、工作方式及强度及运动方式等不当,首先影响的便是外部肌肉等软组织的力学特征的改变,而且影响一侧颈椎的动力功能,从而形成机体左右两侧的不对称,其直接影响结果便是造成力学概念上的应力集中,具体体现为左右关节受力失衡,充血、水肿等无菌性炎症反应,机化、钙沉积和骨质增生,便成为颈椎部疾病最为常见的发病途径。治疗上应遵循一松解,二调整的原则。在病人的颈椎治疗时,采用的仍然是现有的普通病床,这种病床会使得病人的头悬空,因此增加了关节运动手法的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通过头部支撑的俯卧位姿势对患者治疗的治疗床,该治疗床能够减小患者头部重力并降低了关节运动手法的阻力,通过病人俯卧位时,头部放在可调角度头部支撑架上达到支撑,并且头部可以适当旋转,从而以最佳效果配合医生的关节复位。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床,包括治疗床主体和和在治疗床主体一个端面上的头部支撑架,头部支撑架通过连接轴相连接,连接轴可以上下旋转以带动头部支撑架的上下角`度调整,头部支撑架通过伸缩杆的伸缩进行上述角度调整,并通过伸缩杆进行位置固定,所述头部支撑架包括圆弧面和位于圆弧面内侧的孔,所述头部支撑架的角度调整为在水平面的的向上约20°至向下约20°范围内进行调整。所述头部支撑架还包括横向支撑部和位于横向支撑部外侧并与横向支撑部垂直的两个纵向支撑部13,所述圆弧面的两端与纵向支撑部连接。所述横向支撑部、纵向支撑部和圆弧面为一体形成。所述圆弧面上设置导轨和在导轨上进行弧面滑动的额头支撑小车。所述导轨长度为圆弧面弧形长度的I至1/2倍。所述圆弧面与纵向支撑架连接的两个端部到圆弧面的中央位置具有逐渐向下延伸的弧状凹部,其中中央位置为最下端,该弧状凹部向下延伸的最大垂直高度为圆弧面高度的约1/4至1/2。所述头部支撑架的纵向支撑部包括拉伸滑轨,以根据患者的头部尺寸调整头部支撑架的圆弧面内侧孔的大小。该治疗床的使用方法包括:让患者俯卧在该治疗床上,患者的头部被头部支撑架支撑,其额头放在圆弧面的额头支撑小车上,患者的鼻子和嘴巴位于中间的孔上,患者的肩部以下部位位于治疗床主体上,根据患者病变椎体棘突位置调整角度,以下角度以相对于水平面为基准,C7、C6椎体病变采用俯卧向下15度,C5椎体病变采用俯卧向下10度,C4椎体病变采用俯卧向下5度或接近水平位,C3椎体病变采用俯卧水平位或向上5度,C2椎体病变(寰枢关节半脱位)采用俯卧向上10度,Cl椎体病变(寰枕关节半脱位)采用俯卧向上10-15度,使用者立于患者患侧头部,调整好头部角度,一手拇指放于患椎横突位置,另一首放于对侧颞部以进行关节复位。该治疗床的使用方法还包括,让患者俯卧于该治疗床上,根据患者的头部尺寸调整头部支撑架的圆弧面内侧孔的大小的步骤。附图说明图1为颈椎治疗床的俯视图,图2为颈椎治疗床的王视图,图3为颈椎治疗床的左视图,图4为头部支撑架的主视5为头部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6为头部支撑架的左视7为额头支撑小车的俯视8为头部小滑车工作示意9为头部支架上下旋转示意图I治疗床,2控制屏,3头部支撑架,4额头支撑小车,5固定座,6伸缩杆,7连接轴,8导轨,9圆弧面,10孔,11横向支撑部,12凸起支撑伸缩杆,13纵向支撑部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3所示,治疗床I包括治疗床主体和在治疗床主体一个端面上的头部支撑架3,头部支撑架3通过连接轴7相连接,连接轴7可以上下旋转以带动头部支撑架3的上下角度调整,头部支撑架3角度调整到适合颈椎治疗者的角度时,通过伸缩杆6进行固定。该伸缩杆6 —端与头部支撑架的横向支撑部11固定,优选与横向支撑部11下部的凸起12固定,另一端与固定座5固定,该固定座5固定在治疗床的纵向中心位置,优选伸缩杆固定在治疗床前侧的两个床腿之间,并在该两个床腿之间固定支撑座5使用的横杆(图未示出)。伸缩杆6,其一方面可以伸缩以适应头部支撑架角度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伸缩到需要位置时,能够固定长度,以防止治疗过程中头部支撑架3角度发生变动。如图9所示,伸缩杆6的伸缩可由伺服电机驱动,可支持头部支撑架在水平面的向上约20°至向下约20°范围内进行调整,伺服电机可由位于治疗床侧面的控制屏2进行自动化控制,以方便使用者进行自动化调整。图4-6所示,头部支撑架3包括横向支撑部11、位于横向支撑部11外侧并与横向支撑部11垂直的两个纵向支撑部13、圆弧面9和位于圆弧面9与横向支撑部11之间的孔10,圆弧面9的两端与纵向支撑部13连接,所述横向支撑部11、纵向支撑部13和圆弧面9可以一体形成。如图5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圆弧面9具有圆弧形状,以方便治疗者头部的放置;如图6所示,圆弧面9从端部到中央位置具有逐渐向下延伸的弧状凹部,其中中央位置为最下端,以方便治疗者额头的放置,弧状凹部向下延伸的最大垂直高度为圆弧面高度的约1/4至1/2。该圆弧面9向下延伸弧度与治疗者的额头相配,圆弧面9的向下延伸的弧度一方面与患者的头部弧度相适应,另一方面对患者的头部进行保护作用。孔10的大小以放入患者的鼻子和嘴巴为最适宜。为适应大部分治疗者的面部支撑,可选择如下的优选尺寸进行设置,如图4-5所示,连接轴7与凸起12的水平间距a优选为145_,纵向支撑部13与圆弧面9的连接处与凸起12的水平间距b优选为130mm。此外,圆弧面板9的最远端与凸起12的水平间距优选在300mm-575mm之间。此外优选治疗床主体的横向尺寸为600mm。为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需要,纵向支撑部13可以包括拉伸滑轨,从而根据患者的头部尺寸调整头部支撑架的圆弧面内侧孔的大小。如图1、5和7所示,在圆弧面9上设置有导轨8,在导轨8上设置有额头支撑小车4,额头支撑小车4的下部可以在导轨8上沿弧面滑动,其上部用于支撑患者的额头。导轨8可沿着圆弧面的弧形长度进行设置,或者设置在以中央位置为准向两侧延伸的各1/2处,即导轨8的设置长度为圆弧面弧形长度的I至1/2倍。图8示出了额头支撑小车的运动示意图,额头支撑小车4可沿着导轨8左右运动。治疗床在不使用时,头部支撑架3与治疗床主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当患者治疗时,首先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整纵向支 撑部13的尺寸,当纵向支撑部13为固定尺寸时,可以省略掉该步骤。让患者俯卧在该治疗床上,患者的头部被头部支撑架3支撑,患者的肩部以下部位位于治疗床主体上,具体来说患者的额头放在圆弧面9的额头支撑小车4上,至少患者的鼻子和嘴巴位于中间的孔上。根据患者病变椎体棘突位置调整角度,C7、C6椎体病变采用俯卧向前15度,C5椎体病变采用俯卧向前10度,C4椎体病变采用俯卧向前5度或接近水平位,C3椎体病变采用俯卧水平位或向后5度,C2椎体病变(寰枢关节半脱位)采用俯卧向后10度,Cl椎体病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床,包括治疗床主体和和在治疗床一个端面上的头部支撑架,头部支撑架通过连接轴相连接,连接轴可以上下旋转以带动头部支撑架的上下角度调整,头部支撑架通过伸缩杆的伸缩进行上述角度调整,并通过伸缩杆进行位置固定,所述头部支撑架包括圆弧面和位于圆弧面内侧的孔,所述头部支撑架的角度调整为在水平面的向上约20°至向下约20°范围内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祝宝莲刘洪云
申请(专利权)人:周斌祝宝莲刘洪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