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超然专利>正文

颈椎复位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1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颈椎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器设置有呈ㄇ字形状用以供该植入物植入椎体之间的植入空间,在对应于该植入空间的四个角隅分别设置有以供该骨钉穿设并打入椎体先进行复位的复数个装设孔;在其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供操作工具插入并带动该固定器位移,使椎体间的距离撑开藉以植入植入物于椎体间的带动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固定器可先定位于颈椎,使受伤位移的椎体复回原位后,不必拆卸固定器即可将植入物体植入于椎体间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有关一种固定于椎体之间的颈椎复位固定器
技术介绍
现有对颈椎椎体受损的复原或复位手术,均是以传统方式将病患的病体切开,于该缺乏椎间支撑力量的上、下两节椎体间,植入一人工制的植入物,以提供该病患的椎体间的支撑及复原回原来的形状与位置,如台湾专利公告第569764、439494、395237、390200、374722号等,均是类似的椎间植入物,接着再利用一复位装置装设于上、下两节椎体,以令椎体与植入物定位,使椎体达复位之效。上述的复位装置可参阅台湾专利公告第569763号的「一种锁孔脊椎骨板固定复位装置」,其中揭露该装置设有数个锁孔形长槽穿孔,该等锁孔形长槽穿孔为具有一体成形成一大穿孔及一或数个小穿孔端,且其系实质上可配合数个骨钉使用,该等骨钉实质上依序包含有一体成形的一钉部、一颈部及一头部,该等骨钉实质上为经由该等锁孔形长槽穿孔,将该锁孔脊椎骨板固定复位装置与一或数个脊椎骨节相结合固定。但此一习知装置于使用时,首先须将植入物植入椎间,再将复位装置定位于上、下两节椎体,若椎体受伤造成位移变形,则需先将复位装置定位于椎体上,以令椎体复回原位后拆去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椎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器(1、1’、1”)设置有呈ㄇ字形状用以供该植入物(c)植入椎体(a、b、d)之间的植入空间(10、10’、10”),在对应于该植入空间(10、10’、10”)的四个角隅处分别设置有以供骨钉(2)穿设并打入椎体(a、b、d)先进行复位的数个装设孔(11、11’、11”);在其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供操作工具插入并带动该固定器(1、1’、1”)位移,使椎体(a、b、d)间的距离撑开藉以植入植入物(c)于椎体(a、b、d)间的带动点(12、12’、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然
申请(专利权)人:王超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