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正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633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正脊机器人,组成部分包括支柱、座位、座位升降装置、支柱套管、套管分段连接装置、固定带、头套、头套旋转装置和脊柱侧向推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柱套管可移动地套在支柱上,所述支柱套管下端与座位相连,座位由座位升降装置调节其离落点平面的距离并可瞬间释放使之快速落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治疗部位明确,力度、幅度、速度等动作指标可精确量化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脊柱保健和治疗脊柱椎间病的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三维正脊机器人
技术介绍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脊柱相关性疾病等脊柱椎间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简称椎间病,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其临床表现虽然不同,但其病因、病理和治疗原则基本相同。本专利技术人经数十年临床研究认为引起这一系列病症的主要原因是脊柱超限度运动或超负荷承载等不良力学行为导致椎骨间相对位置的三维方向改变(失衡)合并椎骨间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出入神经根管的神经根和血管的损伤。椎间盘突出只是椎间软组织损伤的一种表现,并不是引起病症的元凶。自然状态是最佳状态,治疗此病的首选方法应是极限微创伤性的矫正疗法,即用不介入人体的力使脊柱椎间结构回归或接近自然状态的方法。在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时再采用手术疗法。医生应用力学的方法,如牵拉、旋转、顶推、按压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椎间病具有明显的疗效,这是不争的事实。除中国有推拿正骨手法外,美国的Chiropractic、欧洲的正骨术、日本、泰国和韩国的整脊手法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和明显的疗效。究其手法的关键动作,不外乎牵拉、旋转、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正脊机器人,组成部分包括支柱(1)、座位(2)、座位升降装置(201)、固定带(302)、头套(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柱套管(3)、头套旋转装置(5)和脊柱侧向推拉装置(6),套管分段连接装置(301);支柱套管(3)可移动地套在支柱(1)上,所述支柱套管(3)下端与座位(2)相连,座位(2)由座位升降装置(201)调节其离落点的距离并可瞬间释放使之快速落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正脊机器人,组成部分包括支柱(I)、座位(2)、座位升降装置(201)、固定带(302)、头套(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柱套管(3)、头套旋转装置(5)和脊柱侧向推拉装置出),套管分段连接装置(301); 支柱套管(3)可移动地套在支柱(I)上,所述支柱套管(3)下端与座位(2)相连,座位(2)由座位升降装置(201)调节其离落点的距离并可瞬间释放使之快速落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正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套管分段连接装置(301)可将套在支柱(I)上的与固定带(302)相连接的套管分段连接,使患者的病变椎间位于分段处,以保证正脊的作用力主要作用在病变处。3.根据权利要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维正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