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友林专利>正文

自调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993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调板手是一种常用工具.由手柄、支点、铆钉、铜套及板头四部分组成.使用时将板头套入六角螺母及圆头螺母,顺时针方向推动手炳的舌端,可自动顶住欲起动的螺母的第三边,可旋紧.连续旋紧时,不必拿出扳头,将手柄逆时针方向略加松动并向前推进,即可对螺母换边,继续旋紧.将扳手翻转180度,套入螺母,逆时针方向推动手柄即可旋松螺母.(*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扳手技术是一种常用工具。众所周知,扳手有固定尺寸的成套的开口扳手和套筒扳手、可调间距的活动扳手,可以替换端部的棘轮扳手,以及《世界专利技术》1985年第3期中所提到的多用扳手等等,它们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以活动扳手为例,它间距可调使用方便,但由于可调部分容易松动,对适配螺丝、螺母又是两边受力,不易压紧,常常打滑,有些美中不足。本扳手正是为了既保持活动扳手方便、可调的优点,又克服其使用时容易打滑的不足而专门设计的。这里提供的扳手由以下部份组成,参考附图1,1是手柄,2支点铆钉,3扳头,4铜套。手柄外型同一般活动扳手。尾端有孔,便于挂放,尾端至支点中心的长度为113毫米,厚度为8毫米,在手柄支点孔加一个铜套,铜套厚为2毫米,与活动扳手不同的是:从支点铆钉开始至头端,是一个舌状构型5,舌部厚度略小于4毫米,支点中心至舌端距离为28毫米,这个尺寸是考虑到以适配小至6毫米的六角螺母而定的,支点中心至舌底平坦部份的距离为12毫米,这个尺寸是考虑到以适配大至12毫米的六角螺母而定的。尺寸不是绝对严格的,包括舌部的弧形,既要考虑到受力强度,又要考虑到适配螺母的尺寸范围。铆钉直径为6毫米,是连接手柄和扳头的支点,也是自调适应螺母范围的支点。-->扳头,呈一不规则卵圆形,当然头端外形是一个半卵形,见图中之3。支点中心到7的对称轴的距离为10毫米,至头顶为38毫米,宽部最大为34毫米,扳头侧厚呈楔形,与手柄舌部搭接处的厚度达10毫米,以便中部铣槽,图中之6,槽宽4毫米,其深度以能配合手柄舌部通过连接支点在槽中灵活活动为度,头端厚度渐收至4毫米。除了考虑外观之外,这部份厚度是考虑到适配6-12毫米螺丝、螺母的一般厚度的。扳头中部六角螺母适配孔7是适配上述尺寸范围的六角螺丝、螺母的,孔端呈60度角后扩张至呈半六角外形。孔的最大尺寸既考虑到可自由放进最大的12毫米螺丝、螺母,又考虑到扳头的结构强度,同样,其尺寸不是绝对严格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图是以1:1的实物大小绘制的。整个扳手的外型尺寸为150×34毫米,适应螺丝、螺母范围为6-12毫米,至于小于此范围的或大于此范围的,如14-20毫米、22-28毫米等等,同样原理,可依图按比例缩放而实现。另一个可实施方案是:对扳头适配螺孔的两条呈60度角的主边的内侧,对称地开一些锯齿槽,这种齿槽类似于常见的钢丝钳中的齿槽,图略,这样扳手除了主要适用六角螺丝、螺母外,还可以用于方形或圆头的螺丝和螺母。使用方法:扳头套入螺母,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舌部就自动贴紧螺母形成三边固定,可旋紧。连续旋紧时,不必拿出扳头,将手柄逆时针方向略加松动并向前推进,即可对螺母换边,继续按顺时针方向旋紧。将扳手翻转180度,套入螺母,逆时针方向推动手柄即可旋松螺母。本扳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调整,适应范围广,且对螺母基本上是三边受力,螺母越紧则压得越紧,不会打滑也不会损-->坏螺母。材料:钢。表面淬火。附图说明:图1为扳手正视图,图2是它的侧视图,作为实施方案之一,比例是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手柄及扳头所组成的自调扳手,其特征是手柄1有一舌形端部5,并通过支点铆钉2及铜套4与扳头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手柄及扳头所组成的自调扳手,其特征是手柄1有一舌形端部5,并通过支点铆钉2及铜套4与扳头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扳手其特征为扳头3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蔡友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