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944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具有一个第一面和一个第二面;开关还包括一个第一驱动件、一个第二驱动件和一个滑动件;滑动件滑动地安装在壳体中;滑动件上形成有一个第一配合部和一个第二配合部;第一驱动件设置在壳体中,且第一驱动件的一部分穿过第一面并延伸到壳体的外部;第一驱动件包括一个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与第一配合部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第一驱动件的转动与滑动件的直线运动相互转换;第二驱动件设置在壳体中,且第二驱动件的一部分穿过第二面并延伸到壳体的外部;第二驱动件包括一个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与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第二驱动件的转动与滑动件的直线运动相互转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一般包括一个控制机构用以手动控制。控制机构可以使布置在开关正面的转动手柄(称为“正面手柄”),或者是布置在侧面的转手手柄(称为“侧面手柄”)。然而,现有的开关一般采用“正面手柄”和“侧面手柄”中的一个,通常只能从一个面对开关进行控制操作,对于结构和线路布置情况不同的电气设备、配线箱等的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从多个面进行控制操作的开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开关,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个第一面和一个第二面;所述开关还包括一个第一驱动件、一个第二驱动件和一个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滑动件上形成有一个第一配合部和一个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面并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一个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动与所述滑动件的直线运动相互转换;所述第二驱动件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面并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一个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动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直线运动相互转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垂直于所述第二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件还包括一个第一杆体;所述第一凸出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上的凸轮结构;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滑动件上的凹陷或孔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还包括一个第二杆体;所述第二凸出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上的凸轮结构;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滑动件上的凹陷或孔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滑动件;所述第二杆体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杆体的轴线和所述滑动件。进一步地,在所述滑动件的沿所述第一杆体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两侧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档块、一个第二档块和一个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档块和所述第二档块之间;所述开关还包括一个输出装置;所述输出装置包括一个筒状的本体和多个轮齿;所述本体的周面上形成有一个缺口和至少一个凸块;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位于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缺口中;所述凸块伸入到所述凹槽中;所述轮齿形成在所述本体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开关还包括一个弹簧操作装置;所述弹簧操作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滑动件活动连接。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开关中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转动可驱动滑动件作直线运动,且滑动件的直线运动可进一步驱动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转动,这样,无论操作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中的哪一个,均可使两者的最终位置相同,例如,均处于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也即,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便于操作的第一驱动件或第二驱动件,均可实现对开关的控制。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开关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沿图4中线V-V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2中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滑动件之间的传动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开关的关闭过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开关的打开过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00开关110壳体112第一壳体114第二壳体115第一面116第二面120第一驱动件122第一杆体123第一凸出部130第二驱动件132第二杆体133第二凸出部140滑动件142基体1421第一配合部1422第二配合部1423第一档块1424第二档块1425凹槽143连接部1432连接孔170连接件150输出装置152本体1521 缺口1522 凸块154 轮齿160弹簧操作装置I支架2弹簧3滑块4操作机构4a接触轴4b支撑轴4c操作部4d摇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开关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开关100的内部结构不意图。如图1和图2所不,开关100包括一个壳体110、一个第一驱动件120、一个第二驱动 件130、一个滑动件140、一个输出装置150和一个弹簧操作装置160。其中,第一驱动件120、第二驱动件130、滑动件140、输出装置150和弹簧操作装置160设置在壳体110中;滑动件140可将第一驱动件120/第二驱动件130的转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后驱动第二驱动件130/第一驱动件120转动,并可驱动弹簧操作装置160进行储能;在弹簧操作装置160释放能量时,滑动件140可在弹簧操作装置160作用下作直线运动,并可驱动第一驱动件120和第二驱动件130转动,同时,可带动输出装置150转动以输出扭矩。具体地,壳体110可用于安装第一驱动件120、第二驱动件130、滑动件140、输出装置150和弹簧操作装置16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壳体110可包括一个第一壳体112和一个第二壳体114。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4可通过卡扣、螺丝连接等方式组装在一起。此外,壳体110具有一个第一面115和一个第二面11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面115大致垂直于第二面116。第一驱动件120设置在壳体110中,且第一驱动件120的一部分穿过第一面115并延伸到壳体Iio的外部,用于安装旋钮等以便于用户操作第一驱动件120。当然,第一驱动件120也可以与自动控制机构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件120大致呈杆状,包括一个第一杆体122和一个第一凸出部123。第一凸出部123形成在第一杆体122上,用于与滑动件140相互作用以传递运动(下文中将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和图4-5所示,第二驱动件130设置在壳体110中,且第二驱动件130的一部分穿过第二面116并延伸到壳体110的外部,用于安装旋钮等以便于用户操作第二驱动件130。当然,第二驱动件130也可以与自动控制机构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30大致垂直于第一驱动件120。第二驱动件130大致呈杆状,包括一个第二杆体132和一个第二凸出部133。第二凸出部133形成在第二杆体132上,用于与滑动件140相互作用以传递运动(下文中将作进一步说明)。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凸出部133可以为设置在第二杆体132上的凸轮结构。如图3至图5所示,滑动件140滑动地设置在壳体110中。滑动件140大致呈板状,可大致垂直于第二驱动件130。滑动件140可包括一个基体142和一个连接部143。基体142大致呈板状。基体142上形成有一个第一配合部1421和一个第二配合部1422。第一配合部142 1和第二配合部1422间隔地设置在基体142上,分别用于与第一驱动件120和第二驱动件130配合以传递动力。具体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100),包括一个壳体(110),所述壳体(110)具有一个第一面(115)和一个第二面(116);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0)还包括一个第一驱动件(120)、一个第二驱动件(130)和一个滑动件(140);所述滑动件(140)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10)中;所述滑动件(140)上形成有一个第一配合部(1421)和一个第二配合部(1422);所述第一驱动件(12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中,且所述第一驱动件(120)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面(115)并延伸到所述壳体(110)的外部;所述第一驱动件(120)包括一个第一凸出部(123);所述第一凸出部(12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421)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驱动件(120)的转动与所述滑动件(140)的直线运动相互转换;所述第二驱动件(13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中,且所述第二驱动件(130)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面(116)并延伸到所述壳体(110)的外部;所述第二驱动件(130)包括一个第二凸出部(133);所述第二凸出部(133)与所述第二配合部(1422)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二驱动件(130)的转动与所述滑动件(140)的所述直线运动相互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华宋磊陈松林蒲恩强王砚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