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公交车载的电致发光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9900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公交车载的电致发光动态广告导乘装置,涉及电致发光领域。它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上表面的外电极层,所述外电极层上表面设有由若干发光板拼接而成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上表面设有由若干电极板拼接而成的内电极层;每块发光板均与外电极层电连接,每块发光板均与一块电极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不仅显示的画面的层次感较强,视觉效果较好,而且自身的厚度较薄,重量较轻,便于安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致发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交车载的电致发光动态广告导乘装置
技术介绍
公交车上的广告导乘装置主要用于播放广告或其他节目,以达到供乘客观看和娱乐的目的。目前,常见的用于公共汽车上的广告导乘装置主要包括导光板,驱动装置提供的视频信息通过导光板显示。现有的广告导乘装置播放画面时,由于广告导乘装置的导光板为整体结构,因此通过导光板显示的画面比较呆板,没有层次感,视觉效果较差;而且导光板的厚度至少为3_,进而使得广告导乘装置的整体厚度至少为10_。因此,广告导乘装置不仅厚度较厚,而且重量较重,不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交车载的电致发光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它在使用时不仅显示的画面的层次感较强,视觉效果较好,而且自身的厚度较薄,重量较轻,便于安装。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公交车载的电致发光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上表面的外电极层,所述外电极层上表面设有由若干发光板拼接而成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上表面设有由若干电极板拼接而成的内电极层;每块发光板均与外电极层电连接,每块发光板均与一块电极板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 上,所述发光层与内电极层之间设有电介质层,所述电介质层包括若干电介质板,每块电介质板均与一块发光板对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电极层主要由透明的氧化铟锡制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每块电介质板均主要由钛酸钡制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光板、电介质板和电极板的数量均为四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层的厚度为90um 150u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电极层的厚度为0.0lum 0.05u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每块发光板的厚度均为0.1um 20u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每块电介质板的厚度均为0.1um 30u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每块电极板的厚度均为0.0lum 0.07u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的发光层由若干发光板拼接而成,每块发光板发出的发光光源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由于发光层上的若干发光板能够成分段闪烁,因此发光层能够形成可闪动的电致发光光源,进而使得显示画面能够分段闪烁,不仅层次感较强,而且视觉效果较闻。(2)本技术的基层的厚度为90um 150um,外电极层的厚度为0.0lum 0.05um,发光板的厚度为0.1um 20um,电介质板的厚度为0.1um 30um,电极板的厚度为0.0lum 0.07um。与
技术介绍
中的广告导乘装置的厚度相比,本技术发光板的厚度和整体厚度均较薄。因此,本技术的厚度较薄,重量较轻,便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连接框图。图中:1_基层,2-外电极层,3-发光层,4-发光板,5-电介质板,6-电介质层,7-电极板,8-内电极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用于公交车载的电致发光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包括基层I,基层I上表面设有外电极层2,外电极层2上表面设有发光层3,发光层3上表面设有电介质层6,电介质层6上表面设有内电极层8。外电极层2和内电极层8能够为发光层3供电,发光层3通电后发出的发光光源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发光层3由四块发光板4拼接而成;电介质层6由四块电介质板5拼接而成,电介质板5能够对发光板4起到绝缘作用,保护发光板4的安全;内电极层8由四块电极板7拼接而成。每块发光板4均与外电极层2电连接,每块发光板4均与一块电极板7电连接。基层I主要采用PET透明膜制成,其耐热性较好,抗弯曲强度较高,基层I的厚度为130um。外电极层2由透明的氧化铟锡制成,其导电性能较好,外电极层2的厚度为0.03um。每块发光板4均主要由发光粉和粘接剂按1:1的比例混合制成,每块发光板4的厚度均为10um。每块电介质板5均主要由钛酸钡和粘接剂按1:1的比例混合制成,其介电性能较好,每块电介质板5的厚度均为15um。每块电极板7均主要由银浆印刷而成,其导电性较好,每块电极板7的厚度均为0.04um。在实际应用中,发光板4、电介质板5和电极板7的数量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选择,为了保证发光板4能够绝缘和正常工作,发光板4、电介质板5和电极板7的数量相同。基层I的厚度可以为90um 150um,外电极层2的厚度可以为0.0lum 0.05um,发光板4的厚度可以为0.1um 20um,电介质板5的厚度可以为0.1um 30um,电极板7的厚度可以为0.0lum 0.07um。为了保证发光板4和电介质板5的质量,制作发光板4的发光粉优选为美国OSRAM公司出产的GG24发光粉;制作发光板4的粘接剂优选为武汉依元科技有限公司出产的5100 #粘接剂。为了保证电介质板5的质量,制作电介质板5的钛酸钡优选为高电介质性能的无机填料钛酸钡;制作电介质板5的粘接剂优选为武汉依元科技有限公司出产的6100 #粘接剂。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用于公交车载的电致发光动态广告导乘装置(以下简称广告导乘装置)使用时,广告导乘装置与驱动电源连接,驱动电源与车载电源连接。车载电源为驱动 电源供电,驱动电源使得广告导乘装置发光闪烁;驱动电源内设有GPS信号接收装置,GPS信号接收装置能够将需播放的画面信息通过驱动电源传输至广告导乘装置,进而使得广告导乘装置播放的画面与GPS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画面信息保持一致。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车载电源为驱动电源供电,外电极层2和内电极层8通过驱动电源通电,进而使得发光层3上的发光板4通电发光、并在显示画面上显示。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公交车载的电致发光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包括基层(I)和设于基层(I)上表面的外电极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层(2)上表面设有由若干发光板(4)拼接而成的发光层(3),所述发光层(3)上表面设有由若干电极板(7)拼接而成的内电极层(8);每块发光板(4)均与外电极层(2)电连接,每块发光板(4)均与一块电极板(7)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3)与内电极层(8)之间设有电介质层(6),所述电介质层(6)包括若干电介质板(5),每块电介质板(5)均与一块发光板(4)对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层(2)主要由透明的氧化铟锡制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块电介质板(5)均主要由钛酸钡制成。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板(4)、电介质板(5 )和电极板(7 )的数量均为四块。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I)的厚度为90um 150u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层(2)的厚度为0.0lum 0.05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公交车载的电致发光动态广告导乘装置,包括基层(1)和设于基层(1)上表面的外电极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层(2)上表面设有由若干发光板(4)拼接而成的发光层(3),所述发光层(3)上表面设有由若干电极板(7)拼接而成的内电极层(8);每块发光板(4)均与外电极层(2)电连接,每块发光板(4)均与一块电极板(7)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波程亚三尚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盛世德璐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