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仪器,确切的说是一种用于教学的除尘演示教具。
技术介绍
在小学六年级的科学课本《环境和我们》的教学中,小学生针对工厂里烟囱废气的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如处理疑惑不解,同时教师又苦于教材没有配置相关的教具,很难向学生对工业除尘进行直观、生动的讲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很难达到课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除尘演示装置,以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技术的方案是由支架、透明圆筒、阳极、阴极、吊杆及手摇感应电机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在支架的上端设有透明圆筒,所述透明圆筒为一内径设为80-150mm的塑料薄筒,薄筒壁厚小于1mm,用于模拟工业电除尘器壳体,透明圆筒的上端设有筒盖,筒盖为绝缘材料制成,筒盖设置于圆筒的顶部,筒盖的中心处设有直径为IOmm的中心孔,筒盖的上端设有吊杆,吊杆上设有阴极线,吊杆设为绝缘杆,用于固定和悬吊阴极线,所述的阴极线直径设为1.5mm的铜丝,通过吊杆固定后由筒盖的中心孔悬吊于透明圆筒中,其悬吊于圆筒内的长度为透明圆筒高度的三分之二,支架的右侧设有手摇感应电机,手摇感应电机的前侧设有轮盘,轮盘上设有手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教学的除尘演示装置,由支架、透明圆筒、阳极、阴极、吊杆及手摇感应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端设有透明圆筒(2),透明圆筒的上端设有筒盖(5),筒盖设置在透明圆筒的顶部,筒盖的中心处设有中心孔,筒盖的上端设有吊杆(6),吊杆上设有阴极线(4),支架的右侧设有手摇感应电机(10),手摇感应电机的前端设有轮盘(11),轮盘上设有手柄(14),感应电机的左上端设有正极(12),正极的右侧设有负极(13),负极上装有负极连接线(7),负极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有阴极线的上端,透明圆筒的后侧外壁上设有阳极(3),阳极上设有阳极连接线(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影,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县段郢乡中心学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