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639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8:48
一种通用型背光模组,包括外边框(10)以及嵌入该外边框(10)内的背光模块(20),该背光模块(20)包括光源单元(21)以及驱动单元(22),该驱动单元(22)载有驱动电路的线路板(221),该线路板(221)上设有连接所述光源单元(21)的第一连接端(222)、用于连接50管脚以下液晶面板的第二连接端(223)以及用于连接60管脚液晶面板的第三连接端(224)。本新型结构的背光模组通过一种新型结构设计,使线路板集成了引线及FPC两种连接方式的焊接设计,以及配合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胶框,胶框结构可以同时提供引线及FPC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特别涉及LCD面板用背光源模组的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现有背光结构中,搭配40管脚与50管脚的液晶面板,使用的是FPC连接方式;搭配60管脚的液晶面板使用的是引线连接方式。搭配40管脚及50管脚液晶面板的FPC连接背光与搭配60管脚液晶面板的引线连接背光需分别使用两套不同结构的背光,两者无法互通互用。在相同尺寸的液晶面板规格下,造成了生产工艺上的限制及开发资源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通用型背光模组,设计分别兼容40管脚(50管脚)和60管脚的两种接线模式,解决现有技术中两者不能通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这种通用型背光模组,包括外边框以及嵌入该外边框内的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光源单元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载有驱动电路的线路板,该线路板上设有连接所述光源单元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50管脚以下液晶面板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用于连接60管脚液晶面板的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两端的正面上,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线路板背面的中间部位。所述外边框的一侧开有第一透孔以及中部开有第三透孔,所述第三连接端对应第一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型背光模组,包括外边框(10)以及嵌入该外边框(10)内的背光模块(20),该背光模块(20)包括光源单元(21)以及驱动单元(22),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22)载有驱动电路的线路板(221),该线路板(221)上设有连接所述光源单元(21)的第一连接端(222)、用于连接50管脚以下液晶面板的第二连接端(223)以及用于连接60管脚液晶面板的第三连接端(2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政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深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