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639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8:48
一种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包括外框架(10)以及嵌于该外框架(10)的背光源组块(20),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触摸屏组块(30),该触摸屏组块(30)也嵌于所述外框架(10),并于所述背光源组块(20)叠合放置。由于触摸屏装配在胶框内部,装配槽的四周有挡边,组装触摸屏的时候可以做到准确定位,从而提高工艺效率。再者触摸屏装配于胶框内部,胶框的外挡边略高于触摸屏的外表面,在运输或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保护触摸屏不受外力冲击或显著的吸收了大部分外力的冲击,让触摸屏更加坚实。最后由于新型结构中省去了上铁框这一组件,有效的降低了整个背光模组的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特别涉及背光源模块的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现有附带触摸屏的背光模组结构设计是外置型的,即组装好背光模组之后,再将触摸屏通过自带的双面胶粘贴于背光模组上铁框50的外表面(如图1中所示)。由于外置型的组装工艺在装配过程中,缺少定位参照基准,无法做到准确定位。同时粘贴于背光模组上铁框外表面的触摸屏在运输或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破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背光模组结构设计,采用将触摸屏组块也嵌入外框内,在不改变组件整体厚度的前提下,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不准确以及容易破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这种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包括外框架以及嵌于该外框架的背光源组块,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触摸屏组块,该触摸屏组块也嵌于所述外框架,并于所述背光源组块叠合放置。所述外框架的构件端面呈台阶状,构成上下两个不同尺寸的第一容纳空间以及第二容纳空间,所述触摸屏组块和背光源组块分别嵌于上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大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所述触摸屏组块嵌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背光源组块嵌于上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或者所述背光源组块嵌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触摸屏组块嵌于上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触摸屏组块与背光源组块之间设置有黑白胶层。由于触摸屏装配在胶框内部,装配槽的四周有挡边,组装触摸屏的时候可以做到准确定位,从而提高工艺效率。再者触摸屏装配于胶框内部,胶框的外挡边略高于触摸屏的外表面,在运输或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保护触摸屏不受外力冲击或显著的吸收了大部分外力的冲击,让触摸屏更加坚实。 最后由于新型结构中省去了上铁框这一组件,有效的降低了整个背光模组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由图2中可知,这种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包括外框架10以及嵌于该外框架10的背光源组块20,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触摸屏组块30,该触摸屏组块30也嵌于所述外框架10,并于所述背光源组块20叠合放置。本新型结构的背光在保持总的模组厚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增加胶框的厚度,将整个触摸屏组装在背光模组的内部,即在同一个背光模组的胶框内,可以同时组装上液晶玻璃及触摸屏。由图2中可知,所述外框架10的构件端面呈台阶状,构成上下两个不同尺寸的第一容纳空间11以及第二容纳空间12,所述触摸屏组块30和背光源组块20分别嵌于上述第一容纳空间11和第二容纳空间12内。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大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2,所述触摸屏组块30嵌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内,所述背光源组块20嵌于上述第二容纳空间12内;或者所述背光源组块20嵌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内,所述触摸屏组块30嵌于上述第二容纳空间12内。本技术将框架设计为台阶状,一方面便于两个不同组件的安装,同时,利用台阶也可以支撑上面的组件,避免上面组件的压力过分作用于下面的组件,有效保护两个组件的安全使用。由图2中可知,为固定背光源组件以及加强其与触摸屏之间的连接,所述触摸屏组块30与背光源组块20之间设置有黑白胶层4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包括外框架(10)以及嵌于该外框架(10)的背光源组块(20),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触摸屏组块(30),该触摸屏组块(30)也嵌于所述外框架(10 ),并于所述背光源组块(20 )叠合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0)的构件端面呈台阶状,构成上下两个不同尺寸的第一容纳空间(11)以及第二容纳空间(12),所述触摸屏组块(30)和背光源组块(20)分别嵌于上述第一容纳空间(11)和第二容纳空间(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大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2),所述触摸屏组块(30)嵌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内,所述背光源组块(20)嵌于上述第二容纳空间(12)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大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2),所述背光源组块(20)嵌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内,所述触摸屏组块(30)嵌于上述第二容纳空间(12)内。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组块(30)与背光源组块(20 )之间设置有黑白胶层(40)。专利摘要一种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包括外框架(10)以及嵌于该外框架(10)的背光源组块(20),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触摸屏组块(30),该触摸屏组块(30)也嵌于所述外框架(10),并于所述背光源组块(20)叠合放置。由于触摸屏装配在胶框内部,装配槽的四周有挡边,组装触摸屏的时候可以做到准确定位,从而提高工艺效率。再者触摸屏装配于胶框内部,胶框的外挡边略高于触摸屏的外表面,在运输或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保护触摸屏不受外力冲击或显著的吸收了大部分外力的冲击,让触摸屏更加坚实。最后由于新型结构中省去了上铁框这一组件,有效的降低了整个背光模组的成本。文档编号F21V19/00GK203099537SQ20132006108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专利技术者蔡政祥 申请人:深圳市中深光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触摸屏的背光模组,包括外框架(10)以及嵌于该外框架(10)的背光源组块(20),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触摸屏组块(30),该触摸屏组块(30)也嵌于所述外框架(10),并于所述背光源组块(20)叠合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政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深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