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9436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有关于一种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主要包含有至少一门锁部件、一活动设置于该门锁部件上的外杆、一与该外杆连接的连接杆、一与该连接杆配合动作的下杆及一枢接于该门锁部件上的执行组件,其中连接杆上设有接触部,且该执行组件上则设有一与该接触部相互抵触的对接部,藉此,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出租车上时,当车门锁为锁定状态,同时车外乘客拉起车把手时,其接触部并无法与对接部进行抵触,使得车门无法开启,再当把手被复归定位后再次拉起时,即可让接触部与对接部进行抵触并达到开门的便利性,同时藉由上述的结构达到具有结构简单及有效降低成本的实用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提供一种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执行组件与机构间的搭配运作即可达到开门便利性优势的车辆用门锁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应用于车门锁上的装置,大多是较为简单的机械结构,然而,在台湾省由于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下造就许多以出租车为职业的司机,而在出租车于载客时,常容易发生在车门锁欲准备解除的同时,位于车外的乘客已拉住车门把手准备上车,但此时由于车辆的车门锁来不及反应,因此常造成车外乘客与司机间僵持不下的窘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锁的装置,改善现有开启车门的缺点,而本技术能在车门锁锁定状态下,让乘客拉第二次车门把手时即可具有开启车门的实用便利性,不必再与司机有着僵持不下的开门窘境。本技术主要包括:至少一门锁部件、一活动设置于该门锁部件上的外杆、一与该外杆连接的连接杆、一与该连接杆配合动作的下杆及一枢接于该门锁部件上的执行组件,其中上述所提及的连接杆上设有一接触部,且该执行组件上设有一与该接触部相互抵触的对接部。呈上所述,该执行组件包含:一第一杆体及一与该第一杆体平行设置的第二杆体,其中第一杆体一端设有一第一穿孔部及第二穿孔部,而第二杆体则设有一与第一穿孔部对应的第三穿孔部 及一对应第二穿孔部的第四穿孔部,另一方面第一穿孔部及该第三穿孔部上穿设有柱体,而第一穿孔部又设有一与该柱体配合动作的弹性组件。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当车辆门锁为锁定状态时,首先位于车门外的乘客随即有第一次开启车门把手的动作,此时由于接触部与对接部尚未抵触因此车门无法被开启,因此当第二次拉起车门把手时,其车门把手所带动的钢索同步拉动外杆、连接杆、下杆及执行组件进行运作,使得接触部与对接部得以进行抵触,并使门锁部件为开启状态,藉以达到开门的操作便利性,同时藉由上述的结构达到结构简单、重量减轻及有效降低成本的实用进步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减轻机构重量。二、结构简单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图8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局部示意图三,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包括:至少一门锁部件1,该门锁部件I上设有一传输组件11及一与该传输组件11相互枢接的转轴12,且该转轴12穿设于下述第二穿孔部184及下述第四穿孔部187,再该门锁部件I 一侧处设有一支撑架体13,又该门锁部件I上设有一与下述下杆17配合动作的微控装置14 ;一活动设置于该门锁部件I上的外杆15,该外杆15上设有一固定部151,且该固定部151与一车门锁连接;一与该外杆15连接的连接杆16,设有一接触部161,连接杆16上设有一供下述下杆17进行连接的活动部162 ;一与该连接杆16配合动·作的下杆17,该下杆17设有一与该门锁部件I连接的缓冲组件171 ;一枢接于该门锁部件I上的执行组件18,设有一与该接触部161相互抵触的对接部181,对接部181设于下述柱体188上。呈上所述,其中该执行组件18包含:—第一杆体182,该第一杆体182 —端设有一第一穿孔部183及第二穿孔部184 ;一与该第一杆体182平行设置的第二杆体185,设有一与该第一穿孔部183对应的第三穿孔部186,且该第二杆体185设有一对应该第二穿孔部184的第四穿孔部187 ;一穿设于该第一穿孔部183及该第三穿孔部186的柱体188 ;一与该柱体188配合动作的弹性组件189,位于该第一穿孔部183上。如附图5至附图7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为有效提升人员开启车门把手时,其车门锁的机构能有效跟上人员拉起把手的速度,因此将本技术应用于车辆门锁上;当驾驶者于行驶过程中欲进行停靠路边以供乘客进行上车的动作时,车门锁为锁定状态,而乘客在认为车门锁为开启状态时拉起车门把手,此时,驾驶者亦同时开启中控门锁并无法让位于车外的乘客拥有开启车门3的目的,其原因在于连接杆16上的接触部161及执行组件18上的对接部181无法相互抵触,因此当乘客将车门把手放开使车门把手复归原位后,当乘客再一次拉起车门把手时,其外杆15上所设置固定部151被钢索带动产生位移,同步使得外杆15带动连接杆16及下杆17进行连接,并让连接杆16上的接触部161抵触到执行组件18上的对接部181,当执行部件18产生位移时亦驱动门锁部件上的传输组件及转轴进行运作,使乘客达到拉起车门把手二次即可在锁定状态下开启车门3,以达到开门操作便利性的优势,同时藉由上述的结构达到具有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及减轻机构重量的实用目的。如附图8所示,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通过于门锁部件Ia上进一步装设有一防尘罩2a,保护该些组件免于受到外界的侵害,除了可以避免水气或灰尘等异物附着于该些组件上,更可防止有心人以工具破坏或企图撬开门锁行窃, 使整体的安全强度更高。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门锁部件; 一活动设置于该门锁部件上的外杆; 一与该外杆连接的连接杆,设有一接触部; 一与该连接杆配合动作的下杆; 一枢接于该门锁部件上的执行组件,设有一与该接触部相互抵触的对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执行组件包含: 一第一杆体,该第一杆体一端设有一第一穿孔部及第二穿孔部; 一与该第一杆体平行设置的第二杆体,设有一与该第一穿孔部对应的第三穿孔部,且该第二杆体设有一对应该第二穿孔部的第四穿孔部; 一穿设于该第一穿孔部及该第三穿孔部的柱体; 一与该柱体配合动作的弹性组件,位于该第一穿孔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 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门锁部件上设有一传输组件及一与该传输组件相互枢接的转轴,且该转轴穿设于该第二穿孔部及该第四穿孔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对接部设于该柱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杆设有一与该门锁部件连接的缓冲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门锁部件一侧处设有一支撑架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门锁部件上设有一与该下杆配合动作的微控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杆上设有一供该下杆进行连接的活动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杆上设有一固定部,且该固定部与一车门锁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门锁部件上设有一防尘罩。专利摘要本技术为有关于一种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主要包含有至少一门锁部件、一活动设置于该门锁部件上的外杆、一与该外杆连接的连接杆、一与该连接杆配合动作的下杆及一枢接于该门锁部件上的执行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门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门锁部件;一活动设置于该门锁部件上的外杆;一与该外杆连接的连接杆,设有一接触部;一与该连接杆配合动作的下杆;一枢接于该门锁部件上的执行组件,设有一与该接触部相互抵触的对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政汤馨
申请(专利权)人: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