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411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包括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剪力墙卡接、另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卡接的矩形平台板架以及设于矩形平台板架上的平台面层,在矩形平台板架上沿所述电梯深度方向向下层延伸有竖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顶部与矩形平台板架连接,底部与浇筑完成的楼板支撑连接,在竖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之间设有可与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向支撑杆,矩形平台板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第二支模支撑杆。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利用下层已浇筑完成的墙体和楼板作为平台的支撑,在平台顶部铺设木板,操作人员站在平台上进行模板支设。操作安全,支设简单,不会对周围构件产生影响,减少了材料用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施工工具技术领,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T D ο
技术介绍
目前,高建筑工程中普遍设计电梯满足垂直运输或人群疏散。电梯井是一个上下贯通的通道,电梯井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属于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因素,对此过程中的施工防护要求也较高,故电梯井部位在施工必须搭设专门的操作平台。现行的操作平台结构复杂,导致安全系数低,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电梯井的防坠落,是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检查点和控制点。如何确保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的安全、经济,是一项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一般高层建筑的电梯井道内施工是用钢管脚手架从底到顶搭设,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梯井施工作业,中间用钢丝绳卸荷,一般每5层卸荷一次。该方法的缺点是:(I)、由于钢管自身的力学承载力,架体高度超过50m时,架体稳定性不牢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2)、一般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较长,钢管多采用租赁,钢管材料的占用时间较长,钢管的租金比较大,不利于工程成本的节约;(3)、搭设脚手架比较麻烦,耗费时间,无形中延长了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保障工人的施工安全,又能使得电梯井剪力墙的成型质量得到保证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包括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剪力墙卡接、另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卡接的矩形平台板架以及设于矩形平台板架上的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在矩形平台板架上沿所述电梯深度方向向下层延伸有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顶部与矩形平台板架连接,底部与浇筑完成的楼板支撑连接,在竖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之间设有可与所述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向支撑杆,所述矩形平台板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第二支模支撑杆。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竖向支撑杆沿矩形平台板架宽度方向垂直于矩形平台板架设置两条。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斜向支撑杆分别与两竖向支撑杆及靠近浇筑完成的剪力墙一侧的矩形平台板架连接。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竖向支撑杆底端与斜向支撑杆底端相连,在斜向支撑杆底端的端部设于与所述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直角部适配的角钢件。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斜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设有加强筋。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第二支模支撑杆设置四根,分别设于矩形平台板架的四个角上。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矩形平台板架上设有吊环。本技术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的优点是:本支模平台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利用下层已浇筑完成的墙体和楼板作为平台的支撑,在平台顶部铺设木板,操作人员站在平台上进行模板支设。本技术支模平台操作安全,支设简单,不会对周围构件产生影响,减少了材料用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支设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的俯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包括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剪力墙I卡接、另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2卡接的矩形平台板架3以及设于矩形平台板架3上的平台面层4,在矩形平台板架3上沿电梯深度方向向下层延伸有竖向支撑杆5,竖向支撑杆5沿矩形平台板架3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矩形平台板架3设置两条。竖向支撑杆5的顶部与矩形平台板架3连接,底部与浇筑完成的楼板2支撑连接,在竖向支撑杆5与矩形平台板架3之间设有可与矩形平台板架3及竖向支撑杆5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6的斜向支撑杆7,矩形平台板架3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第二支模支撑杆8,第二支模支撑杆8设置四根,分别设于矩形平台板架3的四个角上。斜向支撑杆7分别与两竖向支撑杆5及靠近烧筑完成的剪力墙I一侧的矩形平台板架3连接。竖向支撑杆5的底端与斜向支撑杆7的底端相连,在斜向支撑杆7的底端的端部设有与下层烧筑完成的楼板2的直角部9适配的角钢件10。在斜向支撑杆7与矩形平台板架3及竖向支撑杆5之间设有加强筋11,矩形平台板架上设有吊环12。直角边比电梯井高度矮15cm,平台面层4铺50mm厚普通脚手板,矩形平台板架3由16#槽钢焊接而成,支架由两根Φ28钢筋和16#号槽钢组成,支座为140mmX 140mmX 16mm角钢;在矩形平台板架3上焊四个吊环12,高度与上部平台齐平,方便放置脚手板,在矩形平台板架3的四个角上分别焊接一根长两米的Φ48钢管,作为第二支模支撑杆8,并以此作为电梯井第二支模平台,第二支模支撑杆8与电梯井剪力墙相距30cm ;支模平台安装完毕后在其直角边焊接两个直径24的三级钢钢筋,作为电梯井口防护。由于平台为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稳定的原理,只要将平台支座支设在下一层的入口处,平台即牢固的卡在电梯井内。拆模后用塔吊吊钩勾住吊环12,使平台略微倾斜,即可将平台平稳提升。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 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包括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剪力墙卡接、另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卡接的矩形平台板架以及设于矩形平台板架上的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在矩形平台板架上沿所述电梯深度方向向下层延伸有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顶部与矩形平台板架连接,底部与浇筑完成的楼板支撑连接,在竖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之间设有可与所述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向支撑杆,所述矩形平台板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第二支模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支撑杆沿矩形平台板架宽度方向垂直于矩形平台板架设置两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斜向支撑杆分别与两竖向支撑杆及靠近浇筑完成的剪力墙一侧的矩形平台板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支撑杆底端与斜向支撑杆底端相连,在斜向支撑杆底端的端部设有与所述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直角部适配的角钢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斜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设有加强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支模支撑杆设置四根,分别设于矩形平台板架的四个角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矩形平台板架上设有吊 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包括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剪力墙卡接、另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卡接的矩形平台板架以及设于矩形平台板架上的平台面层,在矩形平台板架上沿所述电梯深度方向向下层延伸有竖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顶部与矩形平台板架连接,底部与浇筑完成的楼板支撑连接,在竖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之间设有可与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向支撑杆,矩形平台板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第二支模支撑杆。运用三角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包括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剪力墙卡接、另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卡接的矩形平台板架以及设于矩形平台板架上的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在矩形平台板架上沿所述电梯深度方向向下层延伸有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顶部与矩形平台板架连接,底部与浇筑完成的楼板支撑连接,在竖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之间设有可与所述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向支撑杆,所述矩形平台板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第二支模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从磊张洪波黑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