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411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包括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剪力墙卡接、另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卡接的矩形平台板架以及设于矩形平台板架上的平台面层,在矩形平台板架上沿所述电梯深度方向向下层延伸有竖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顶部与矩形平台板架连接,底部与浇筑完成的楼板支撑连接,在竖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之间设有可与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向支撑杆,矩形平台板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第二支模支撑杆。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利用下层已浇筑完成的墙体和楼板作为平台的支撑,在平台顶部铺设木板,操作人员站在平台上进行模板支设。操作安全,支设简单,不会对周围构件产生影响,减少了材料用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施工工具技术领,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T D ο
技术介绍
目前,高建筑工程中普遍设计电梯满足垂直运输或人群疏散。电梯井是一个上下贯通的通道,电梯井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属于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因素,对此过程中的施工防护要求也较高,故电梯井部位在施工必须搭设专门的操作平台。现行的操作平台结构复杂,导致安全系数低,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电梯井的防坠落,是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检查点和控制点。如何确保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的安全、经济,是一项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一般高层建筑的电梯井道内施工是用钢管脚手架从底到顶搭设,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梯井施工作业,中间用钢丝绳卸荷,一般每5层卸荷一次。该方法的缺点是:(I)、由于钢管自身的力学承载力,架体高度超过50m时,架体稳定性不牢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2)、一般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较长,钢管多采用租赁,钢管材料的占用时间较长,钢管的租金比较大,不利于工程成本的节约;(3)、搭设脚手架比较麻烦,耗费时间,无形中延长了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包括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剪力墙卡接、另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卡接的矩形平台板架以及设于矩形平台板架上的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在矩形平台板架上沿所述电梯深度方向向下层延伸有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顶部与矩形平台板架连接,底部与浇筑完成的楼板支撑连接,在竖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之间设有可与所述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向支撑杆,所述矩形平台板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第二支模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从磊张洪波黑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