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375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7:19
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包括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2)的已填埋区(21)与未填埋区(22)之间或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坡体平台设置的环形的分隔挡坝(1),所述分隔挡坝(1)上覆盖有无纺土工布(4)和HDPE膜(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平原型垃圾填埋场和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利用HDPE膜的隔水性能,一方面可阻挡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未填埋区的雨水透过分隔挡坝向已填埋区汇集,起到分流雨水和污水的作用,减少已填埋区的污水处理量;另一方面可阻挡雨水从其周围的坡体流入山谷型垃圾填埋场,从而减少污水处理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填埋场的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传统山谷型垃圾填埋场范围外部分的雨水通过截洪沟的方式对雨水进行导排,防止雨水流入填埋场库区内,但截洪沟造价成本高,且会破坏防渗系统的整体性;而传统的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由于垃圾填埋场面积较大、范围广,而且是露天作业,填埋场范围内,因下雨汇集的雨水和污水混合在一起,在未实行雨污分流时,造成污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流雨水和垃圾填埋场的污水、减少污水处理量的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包括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已填埋区与未填埋区之间或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坡体平台设置的环形的分隔挡坝,所述分隔挡坝上覆盖有无纺土工布和HDPE膜。所述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已填埋区与未填埋区之间的分隔挡坝由碎石筑成且其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已填埋区与未填埋区之间的分隔挡坝的顶部和朝向未填埋区的坡面由内 到外依次覆盖有无纺土工布和HDPE膜。所述无纺土工布和HDPE膜通过碎石袋压固在所述分隔挡坝的顶部,所述HDPE膜通过挤压焊接固定在所述坡面底部。所述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已填埋区与未填埋区之间的分隔挡坝高度为2m-3m。所述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坡体平台设置的环形的分隔挡坝由砂袋堆筑而成且其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坡体平台设置的环形的分隔挡坝上由内到外依次覆盖有HDPE膜和无纺土工布,所述HDPE膜通过挤压焊接固定在分隔挡坝两侧坡面底部,所述HDPE膜通过碎石袋压固在所述分隔挡坝两侧坡面底部。所述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坡体平台设置的环形的分隔挡坝顶部宽度为500_,底部宽度为1000mm,高度为0.5m_lm。所述HDPE膜为1.5mm厚或2.0mm厚的单糙面或双糙面HDPE膜。本技术适用于对平原型和山谷型的垃圾填埋场进行雨污分流,对于平原型垃圾填埋场,本技术包括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的已填埋区与未填埋区之间的分隔挡坝,该分隔挡坝由碎石筑成且截面形状为梯形,其上依次覆盖有无纺土工布和HDPE膜(SP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可阻挡未填埋区的雨水透过分隔挡坝向已填埋区汇集,起到分流雨水和污水的作用,减少已填埋区的污水处理量;无纺土工布可防止分隔挡坝I的碎石对HDPE膜造成损坏,以保证HDPE膜的隔水性能。对于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本技术包括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坡体平台设置的环形的分隔挡坝,该分隔挡坝由砂袋堆筑而成且其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分隔挡坝从下往上依次覆盖有HDPE膜和无纺土工布,利用HDPE膜的隔水性能,本技术可阻挡雨水从其周围的坡体流入山谷型垃圾填埋场,从而减少污水处理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平原型垃圾填埋场及其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平原型垃圾填埋场及其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平原型垃圾填埋场2分为已填埋区21和未填埋区22,为防止未填埋区22的雨水混入已填埋区21从而减少污水处理量,本技术具有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2的已填埋区21与未填埋区22之间的分隔挡坝1,该分隔挡坝I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分隔挡坝I由碎石筑成且其截面形状为梯形,高度为2m-3m,两个坡面分别朝向已填埋区21和未填埋区22。所述分隔挡坝I的顶部和朝向未填埋区22的坡面由内到外依次覆盖有无纺土工布4和HDPE膜5 (即高密度聚乙烯膜),所述无纺土工布4和HDPE膜5通过碎石袋6压固在分隔挡坝I的顶部,所述HDPE膜5通过挤压焊接固定在所述坡面底部。HDPE膜5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可阻挡未填埋区22的雨水透过分隔挡坝I向已填埋区21汇集,起到分流雨水和污水的作用,减少已填埋区21的污水处理量。而无纺土工布4设置在HDPE膜5与分隔挡坝I之间可防止分隔挡坝I的碎石对HDPE膜5造成损坏,以保证HDPE膜5的隔水性能。与平原型垃圾填埋场不同,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环绕着山体,雨水容易顺着山体的坡体(表面设有防渗层7)向底部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汇集,为阻拦雨水,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坡体平台(该坡体平台可由截洪沟3填平而成,亦设有防渗层7)设有环形的分隔挡坝1,如图3所示,所述分隔挡坝I由砂袋堆筑而成且其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分隔挡坝I的两个坡面及顶部由内到外依次覆盖有HDPE膜5和无纺土工布4,所述HDPE膜5通过挤压焊接固定在分隔挡坝I两侧坡面底部,所述HDPE膜5通过碎石袋6压固在所述分隔挡坝I两侧坡面底部,这样,该环状的分隔挡坝I可拦截周围坡体的流下的雨水,而无纺土工布4起到保护HDPE膜5的作用。所述分隔挡坝I顶部宽度优选为500mm,底部宽度优选为1000mm,高度优选为0.5m-lm,所述HDPE膜5优选为1.5mm厚或2.0mm厚的单糙面或双糙面HDPE膜。权利要求1.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2)的已填埋区(21)与未填埋区(22)之间或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坡体平台设置的环形的分隔挡坝(I ),所述分隔挡坝(I)上覆盖有无纺土工布(4)和HDPE膜(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2)的已填埋区(21)与未填埋区(22)之间的分隔挡坝(I)由碎石筑成且其截面形状为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挡坝(I)的顶部和朝向未填埋区(22)的坡面由内到外依次覆盖有无纺土工布(4)和HDPE膜(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土工布(4)和HDPE膜(5)通过碎石袋(6)压固在所述分隔挡坝(I)的顶部,所述HDPE膜(5)通过挤压焊接固定在所述坡面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挡坝(I)高度为2m_3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坡体平台设置的环形的分隔挡坝(I)由砂袋堆筑而成且其截面形状为梯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挡坝(I)上由内到外依次覆盖有HDPE膜(5 )和无纺土工布(4),所述HDPE膜(5 )通过挤压焊接固定在分隔挡坝(I)两侧坡面底部,所述HDPE膜(5)通过碎石袋(6)压固在所述分隔挡坝(I)两侧坡面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挡坝(I)顶部宽度为500mm,底·部宽度为1000mm,高度为0.5m_lm。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HDPE膜(5)为1.5mm厚或2.0mm厚的单糙面或双糙面HDPE膜。专利摘要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包括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2)的已填埋区(21)与未填埋区(22)之间或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坡体平台设置的环形的分隔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HDPE膜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贯穿平原型垃圾填埋场(2)的已填埋区(21)与未填埋区(22)之间或沿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坡体平台设置的环形的分隔挡坝(1),所述分隔挡坝(1)上覆盖有无纺土工布(4)和HDPE膜(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晖许宇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胜义环保有限公司周晓晖许宇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