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轧花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除籽率较高的轧棉辊筒。
技术介绍
轧棉使从籽棉的棉籽上轧下棉纤维的过程,也称轧花。被轧下的棉纤维称为原棉或皮棉,是纺织厂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和棉籽间具有一定的连结力,轧棉时,棉籽和纤维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纤维受到比连结力稍大的作用力,同时棉籽不断翻滚,使棉籽上长度在16毫米以上的可纺纤维都被轧下。纤维和棉籽的连结力约为单根纤维强力的25 50%。在正常情况下,轧棉不会轧断纤维。轧棉有皮辊轧棉机和锯齿轧棉机两类,其原理即通过皮辊与刀片或者锯齿的作用,使棉籽和纤维相互分离。所得纤维分别称为皮辊棉和锯齿棉。皮辊轧产量低,作用缓和,不易轧断纤维,适宜加工长绒棉或成熟度差的籽棉和留种棉等。锯齿轧棉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因其具有清花部件,故锯齿棉杂质少,短绒率(皮棉中长度在16_以下的短绒量对皮棉量的百分比)低,纤维长度整齐度好,且生产率很高。两种轧棉方式由于棉纤维于棉籽的分离装置不够完善,或多或少的存在破籽混入纤维中的情况,使轧好的棉条含籽量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籽轧棉辊筒,该除籽轧棉辊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籽轧棉辊筒,包括中空的皮辊(100)和容纳所述皮辊(100)的轧棉外壳(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棉外壳(200)上按顺序开有喂棉入口(210)、出籽口(220)和棉条出口(240),所述出籽口(220)内侧的一边平行于所述皮辊(100)轴线设置有轧棉肋条(230),所述棉条出口(240)内侧的一边平行于所述皮辊(100)轴线设置有剥棉毛刷(250),所述皮辊(100)及所述轧棉外壳(200)的壁面为网状透气结构,所述皮辊(100)上设置有通向其内部的输气道,所述轧棉外壳(200)的外部的非开口端包裹有输气壳(300),所述输气道和所述输气壳(300)均连接鼓风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海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弘贸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