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珍专利>正文

活动扳手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30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活动扳手的改进结构,包括握柄、固定夹块、活动夹块,其中,握柄前端设有弧形容置槽,固定夹块的下阶面上设有齿轮枢定孔,活动夹块块体一侧处延伸有齿条,在固定夹块的齿轮枢定孔上设有三个齿轮,另有一活动齿轮设于握柄的弧形容置槽间,并且在固定夹块与活动夹块间设有弹簧,使用时能迅速夹紧定位,并具有如棘轮般的作用快速地在原位变换夹设位置,从而提高扳手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活动扳手。一般传统的活动扳手,系靠手的转动调整螺杆以控制扳口的张开大小,藉以对不同规格的螺帽或螺丝等零件进行转动的松、锁动作,其使用上则具有下列缺点其一,习用活动扳手以手转动调整螺杆以调整扳口大小的方式太麻烦,且较浪费时间。其二,习用活动扳手将扳口套置于螺帽后,在转动上,若遇较小空间或障碍物,则在转至一定角度范围后,须重新将扳手拿起,再一次将扳口套置于螺帽上而进行转动松锁的作业,如此反覆进行下,不仅非常麻烦,且亦浪费时间,同时作业的效率亦大打折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可快速、确实夹紧定位,同时能于原位重覆转动以进行松锁作业的活动扳手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活动扳手,包括一握柄,其前端设有一端呈钩体的弧形容置槽,而其上方设有一枢定孔,下方则设有一椭圆孔及弹簧套槽;一固定夹块,其块体上设上下阶面,下阶面上设有一长导孔,并设有齿轮枢定孔,其上侧并设有一弹簧定位槽,而其下侧方则设有一导槽;一活动夹块,其块体一侧延伸设有一齿条,该齿条上穿设有二端呈凸出状的定位凸体,而其一侧则设有一弹簧定位槽;一夹块弹簧,系套设于固定夹块的弹簧定位槽与活夹块的弹簧定位槽间;一握柄弹簧,系套置于握柄的弹簧套槽上;三个齿轮及一活动齿轮,其中三个齿轮系枢定于固定夹块的齿轮枢定孔上,另一活动齿轮则系置放于固定夹块上与握柄的弧形容置槽间;一上盖,其上设有枢定孔与长导孔。兹配合图式,详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功能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份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夹紧螺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松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6是本技术的平面图及立体图。请参阅附图,由图显示,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上系包括一握柄10、一固定夹块11、一活动夹块12、一夹块弹簧13、一握柄弹簧14、三个齿轮15、16、17加一活动齿轮18及上盖19等结构元件所组成;其中,握柄10之前端设有弧形容置槽20,而其上方设有一枢定孔21,下方则设有一椭圆孔22及弹簧套槽23;固定夹块11呈上下阶面状,下阶面上设有一长导孔24,并设有齿轮枢定孔25、26、27,其上侧并设有一弹簧定位槽28,而其下侧方则设有一导槽29;活动夹块12其一侧延伸设有一齿条30,该齿条30上穿设有二端呈凸出状的定位凸体31,而其一侧则设有一弹簧定位槽32;夹块弹簧13系套设于固定夹块11的弹簧定位槽28与活动夹块12的弹簧定位槽32间;握柄弹簧14则系套置于握柄10的弹簧套槽23上;三个齿轮15、16、17系枢定于固定夹块11的齿轮枢定孔25、26、27上,其中齿轮15、16与齿条30相啮合,而齿轮17可与齿轮15、16相啮合,另一活动齿轮18则系置放于固定夹块11上与握柄10的弧形容置槽20间;上盖19上设有长导孔33与枢定孔,可加以组合为一体。如图5所示,系本技术的组合平面图,其系不须使用时的闭合状态;如图3、6所示,当欲松锁螺帽40时,只须用手将活动夹块12拉开即可形成夹口夹住螺帽40,此时夹块弹簧13会产生弹性夹紧的作用,而顺时针转动扳手时,四个齿轮15、16、17、18与齿条30的齿会相互紧密啮合靠紧,使活动夹块12牢牢固定不动,而能顺利将螺帽40旋转;而如图4所示,当于原位变换夹设位置时,则并不须将扳手拿起重新套置,而只须将扳手稍往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活动齿轮18将受握柄10的弧钩体41带动而脱离与齿轮16、17及齿条30的啮合关系,因此,活动夹块12仅靠夹块弹簧13的弹力而贴触于螺帽40上,而能做适度的移动,因此,可顺利让扳手原位变换夹设的位置,然后能如棘轮起子般于原位重覆进行扳转的动作。上述结构中,握柄10上的椭圆孔22具有适当的孔距,其配合定位销42的装设,可有效控制握柄10的转动距离。藉由上述结构元件的设计与组合,可突破传统活动扳手的结构形式,使用上可快速、确实夹紧螺帽或螺丝等零件,定位后能于原位变换夹设位置,可重覆转动以进行松锁作业,不受空间及障碍物的影响,可充分提高其使用效能及作业的效率。权利要求一种活动扳手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一握柄,其前端设有一端呈钩体的弧形容置槽,而其上方设有一枢定孔,下方则设有一椭圆孔及弹簧套槽;一固定夹块,其块体上设上下阶面,下阶面上设有一长导孔,并设有齿轮枢定孔,其上侧并设有一弹簧定位槽,而其下侧方则设有一导槽;一活动夹块,其块体一侧延伸设有一齿条,该齿条上穿设有二端呈凸出状的定位凸体,而其一侧则设有一弹簧定位槽;一夹块弹簧,系套设于固定夹块的弹簧定位槽与活夹块的弹簧定位槽间;一握柄弹簧,系套置于握柄的弹簧套槽上;三个齿轮及一活动齿轮,其中三个齿轮系枢定于固定夹块的齿轮枢定孔上,另一活动齿轮则系置放于固定夹块上与握柄的弧形容置槽间;一上盖,其上设有枢定孔与长导孔。专利摘要一种活动扳手的改进结构,包括握柄、固定夹块、活动夹块,其中,握柄前端设有弧形容置槽,固定夹块的下阶面上设有齿轮枢定孔,活动夹块块体一侧处延伸有齿条,在固定夹块的齿轮枢定孔上设有三个齿轮,另有一活动齿轮设于握柄的弧形容置槽间,并且在固定夹块与活动夹块间设有弹簧,使用时能迅速夹紧定位,并具有如棘轮般的作用快速地在原位变换夹设位置,从而提高扳手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5B13/00GK2405706SQ99252308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国珍 申请人:刘国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扳手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一握柄,其前端设有一端呈钩体的弧形容置槽,而其上方设有一枢定孔,下方则设有一椭圆孔及弹簧套槽;一固定夹块,其块体上设上下阶面,下阶面上设有一长导孔,并设有齿轮枢定孔,其上侧并设有一弹簧定位槽 ,而其下侧方则设有一导槽;一活动夹块,其块体一侧延伸设有一齿条,该齿条上穿设有二端呈凸出状的定位凸体,而其一侧则设有一弹簧定位槽;一夹块弹簧,系套设于固定夹块的弹簧定位槽与活夹块的弹簧定位槽间;一握柄弹簧,系套置于握柄的弹簧套槽 上;三个齿轮及一活动齿轮,其中三个齿轮系枢定于固定夹块的齿轮枢定孔上,另一活动齿轮则系置放于固定夹块上与握柄的弧形容置槽间;一上盖,其上设有枢定孔与长导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珍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