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流折返封闭式高效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250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流折返封闭式高效反应器,包括罐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加药管,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壁上的布水板、出水折流板、第二折流板、第一折流板和第三折流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罐体上侧外壁上的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污水通过进水管、药物通过加药管分别进入环流折返封闭式反应器,然后经过反应器内部的多个折流板后进行多次折返混合运动,实现了污水与药物的高效充分混合,且该反应器无需能耗、混合效率高,依靠污水自身的重力即可实现与药物的混合,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卧式立式都可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流折返封闭式高效反应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污水处理工程中,向污水中添加药物进行反应是一个很普遍的工艺过程,要达到好的处理效果,需要将药物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污水量很大,药物与污水混合均匀比较难,目前也有类似的设备,但是这样的设备成本高、效率低,也比较耗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无能耗、反应时间短、混合效果好、体积小、安装方便的反应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流折返封闭式高效反应器,包括罐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一端的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罐体另一端的出水管、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且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加药管、若干个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壁上的折流板、设置在所述罐体上侧外壁上的排气装置。进一步,所述折流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壁上且靠近所述进水管一侧的布水板、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壁上且靠近所述出水管一侧的出水折流板、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布水板和所述出水折流板的第二折流板、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布水板和所述第二折流板之间的第一折流板、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出水折流板和所述第二折流板之间的第三折流板。进一步,所述反应器还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所述罐体下侧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数量为2个。进一步,所述第一折流板和所述第三折流板均为环形折流板。进一步,所述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下侧外壁上的放空管。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污水通过进水管、药物通过加药管分别进入环流折返封闭式高效反应器,并经过布水板首先进行环形布水,同时进行初次混合,然后依次经过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第三折流板,污水撞击各种折流板后会进行多次折返混合运动,最后污水经过出水折流板完成环形出水,并经过出水管流出,完成污水与药物的高效充分混合。该反应器无需能耗,依靠污水自身的重力即可实现混合,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卧式立式都可行。附图说明图1为环流折返封闭式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环流折返封闭式高效反应器,包括罐体9、进水管1、出水管8、加药管2、布水板3、出水折流板7、第二折流板5、第一折流板4、第三折流板6、排气装置12、放空管10和支持座11,其中第一折流板4和第三折流板6均为环形折流板,而第二折流板5为圆形结构。进水管I设置在罐体9的一端,出水管8设置在罐体9的另一端,加药管2设置在进水管I上且与进水管I连通,布水板3设置在罐体9内壁上且靠近进水管I的一侧,出水折流板7设置在罐体9内壁上且靠近出水管8的一侧,第二折流板5设置在罐体9的内壁上且位于布水板3和出水折流板7之间,最优的是设置在罐体9的中部,第一折流板4设置在罐体9内壁上且位于布水板3和第二折流板5之间的位置,第三折流板6设置在罐体9内壁上且位于出水折流板7和第二折流板5之间的位置,排气装置12设置在罐体9上侧外壁上,并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多个排气装置12,放空管10设置在罐体9下侧的外壁上。在实际操作中,污水从进水管I进入罐体9内部,药物经加药管2加入罐体9,污水和药物经过布水板3时进行了初次混合,且布水板3的横截面是一个类似于字母“V”型的结构,使得污水折返混合的效果更佳,污水经布水板3进入罐体9,实现了环形布水,再依次穿过第一折流板4、第二折流板5、第三折流板6、出水折流板7,最后从出水管8流出,通过设置各种折流板,使得污水和药物进行多次折返混合运动,混合更加充分和均匀。通过罐体9上侧的排气装置12,可以将罐体9中的气体排出,保证了罐体9的有效容积,在污水处理完后,可以通过罐体9下侧的放空管10,将内部多余的污水排出,支撑座11主要是起到支撑整个罐体9的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应器是卧式的结构,根据实际的需要,反应器也可做出立式的结构,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罐体9内部可以再增加数个折流板或者去掉几个折流板。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环流折返封闭式高效反应器,包括罐体(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罐体(9 ) 一端的进水管(I)、 设置在所述罐体(9)另一端的出水管(8)、 设置在所述进水管(I)上且与所述进水管(I)连通的加药管(2)、 若干个设置所述罐体(9)内壁上的折流板、 设置在所述罐体(9 )上侧外壁上的排气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包括 设置在所述罐体(9)内壁上且靠近所述进水管(I) 一侧的布水板(3)、 设置在所述罐体(9)内壁上且靠近所述出水管(8) —侧的出水折流板(7)、 设置在所述罐体(9) 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布水板(3)和所述出水折流板(7)之间的第二折流板(5)、 设置在所述罐体(9)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布水板(3)和所述第二折流板(5)之间的第一折流板(4)、 设置在所述罐体(9)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出水折流板(7)和所述第二折流板(5)之间的第三折流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所述罐体(9)下侧的支撑座(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1)的数量为2个。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4)为环形折流板。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流板(6)为环形折流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9)下侧外壁上的放空管(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环流折返封闭式高效反应器,包括罐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加药管,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壁上的布水板、出水折流板、第二折流板、第一折流板和第三折流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罐体上侧外壁上的排气装置。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污水通过进水管、药物通过加药管分别进入环流折返封闭式反应器,然后经过反应器内部的多个折流板后进行多次折返混合运动,实现了污水与药物的高效充分混合,且该反应器无需能耗、混合效率高,依靠污水自身的重力即可实现与药物的混合,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卧式立式都可行。文档编号C02F1/00GK203095642SQ20122066286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孙连军, 孙涛, 黄俊波 申请人:无锡工源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流折返封闭式高效反应器,包括罐体(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9)一端的进水管(1)、设置在所述罐体(9)另一端的出水管(8)、设置在所述进水管(1)上且与所述进水管(1)连通的加药管(2)、若干个设置所述罐体(9)内壁上的折流板、设置在所述罐体(9)上侧外壁上的排气装置(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连军孙涛黄俊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工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