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井压井液制用的装置,是一种压井液混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水井作业过程中,对于静液面高于300m的井要采取压井措施,防止作业时发生井喷。压井就是将密度高于井液密度的入井液灌入井筒,使其在井筒的液柱压力高于地层压力,使地层内的高压流体不能依自身能量喷到井口以上。为了防止地层受压井液的污染,要对入井液进行配制,在入井液里加入防止地层过敏的药剂并混合均匀,目前使加入药剂混合均匀的办法是用搅办机,需要在配制罐上安装设备,并架设电缆,使其井场设备多,安装工作量大,井场澡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压井液混配装置,减少井场设备,减少安装工作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入井液输入管、前阀门、加料筒、负压发生器、混合液储存罐、混合管、后阀门,负压发生器上安装加料筒,负压发生器左端连接入井液输入管,入井液输入管上有前阀门,负压发生器右端连接混合管,混合管上安装后阀门,混合管的尾端插入混合液储存罐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入井液输入管进入的高压入井液经过负压发生器时,流速加快,压力下降,在负压发生器里形成低压区,加料筒里的药剂进入负压发生器与其混合后形成的防污染压井液流至混合液储存罐内,负压发生器没有运动部件,不需要安装电力设施,可以减少设备,减少设备安装工作,井场无澡音。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由图可知,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入井液输入管1、前阀门2、加料筒3、负压发生器4、混合液储存罐5、混合管6、后阀门7,负压发生器4上安装加料筒3,负压发生器4左端连接入井液输入管1,入井液输入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井液混配装置,包括入井液输入管(1)、前阀门(2)、加料筒(3)、负压发生器(4)、混合液储存罐(5)、混合管(6)、后阀门(7),其特征是:负压发生器(4)上安装加料筒(3),负压发生器(4)左端连接入井液输入管(1),入井液输入管(1)上有前阀门(2),负压发生器(4)右端连接混合管(6),混合管(6)上安装后阀门(7),混合管(6)的尾端插入混合液储存罐(5)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强,胥宝栋,胡攀峰,徐长峰,廉海荣,杨堃,
申请(专利权)人:陈洪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