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搅拌器,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的旋转轴,空腔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重合,在旋转轴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固定在旋转轴的外壁上,在旋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与空腔连通,且通孔设置在搅拌叶片的上方,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环,且搅拌环的内壁与旋转轴的外壁接触,在搅拌环上设置有连接板,且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环的下方。该搅拌器减少了自重,同时能够满足搅拌时的应力要求,降低了能够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搅拌器,属于机械、化工以及医药等领域,用来将物质进行搅拌和匀的工序。
技术介绍
搅动液体使之发生某种方式的循环流动,从而使物料混合均匀或使物理、化学过程加速的操作。搅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①气泡在液体中的分散,如空气分散于发酵液中,以提供发酵过程所需的氧液滴在与其不互溶的液体中的分散,如油分散于水中制成乳浊液;③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悬浮,如向树脂溶液中加入颜料,以调制涂料;④互溶液体的混合,如使溶液稀释,或为加速互溶组分间的化学反应等。此外,搅拌还可以强化液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并使物料受热均匀。搅拌的方法有机械搅拌和气流搅拌。搅拌槽内液体的运动,从尺度上分为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总体流动的流量称为循环量,加大循环量有利于提高宏观混合的调匀度(见混合程度)。湍流脉动的强度与流体离开搅拌器时的速度有关,加强湍流脉动有利于减小分隔尺度与分隔强度。不同的过程对这两种流动有不同的要求。液滴、气泡的分散,需要强烈的湍流脉动;固体颗粒的均匀悬浮,有赖于总体流动。搅拌时能量在这两种流动上的分配,是搅拌器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搅拌机,是一种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混合物或适宜稠度的机器。搅拌机分为好多种,有 强制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双卧轴搅拌机等等。在搅拌混合物时,两相的密度差、粘度及界面张力对搅拌操作有很大影响。密度差和界面张力越小,物系越易于达到稳定的分散;粘度越大越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循环流动和足够的湍流脉动,并消耗较大的搅拌功率。搅拌机是由多个参数决定的,用任何一个单一参数来描述一台搅拌机是不可能的。桨叶的排液量与桨叶本身的流量准数,桨叶转速的一次方及桨叶直径的三次方成正比。而搅拌消耗的轴功率则与流体比重,桨叶本身的功率准数,转速的三次方及桨叶直径的五次方成正比。在一定功率及桨叶形式情况下,桨叶排液量以及压头可以通过改变桨叶的直径和转速的匹配来调节,即大直径桨叶配以低转速(保证轴功率不变)的搅拌机产生较高的流动作用和较低的压头,而小直径桨叶配以高转速则产生较高的压头和较低的流动作用。在搅拌槽中,要使微团相互碰撞,唯一的办法是提供足够的剪切速率。从搅拌机理看,正是由于流体速度差的存在,才使流体各层之间相互混合,因此,凡搅拌过程总是涉及到流体剪切速率。剪切应力是一种力,是搅拌应用中气泡分散和液滴破碎等的真正原因。必须指出的是,整个搅拌槽中流体各点剪切速率的大小并不是一致的。通过对剪切速率分布的研究表明,在一个搅拌槽中至少存在四种剪切速率数值,就桨叶区而言,无论何种浆型,当桨叶直径一定时,最大剪切速率和平均剪切速率都随转速的提高而增加。但当转速一定时,最大剪切速率和平均剪切速率与桨叶直径的关系与浆型有关。当转速一定时,径向型桨叶最大剪切速率随桨叶直径的增加而增加,而平均剪切速率与桨叶直径大小无关。在进行搅拌时,传统的旋转轴都是实心的,重量重,耗费了电机转动的做功,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搅拌设备的消耗大量能源的情况,提供了一种简易搅拌器,该搅拌器减少了自重,同时能够满足搅拌时的应力要求,降低了能够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简易搅拌器,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的旋转轴,空腔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重合,在旋转轴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固定在旋转轴的外壁上,在旋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与空腔连通,且通孔设置在搅拌叶片的上方,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环,且搅拌环的内壁与旋转轴的外壁接触,在搅拌环上设置有连接板,且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环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环的数量为两个,连接板设置在两个搅拌环之间,且连接板同时与两个搅拌环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环在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旋转轴穿过固定环,固定环的一端与搅拌环的端面固定,且固定环上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同时穿透固定环和旋转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设置有套环,套环套合在旋转轴的外壁上,搅拌叶片设置在套环的外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为三个,且相邻的搅拌叶片之间的距离相同,三个搅拌叶片设置在同一高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搅拌器减少了自重,同时能够满足搅拌时的应力要求,降低了能够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一空腔;2—通孔;3—旋转轴;4一搅拌环;5—固定环;6—固定螺栓;7—连接板;8—套环;9一搅拌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搅拌器,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I的旋转轴3,空腔I的轴线与旋转轴3的轴线重合,在旋转轴3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9,搅拌叶片9固定在旋转轴3的外壁上,在旋转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2,通孔2与空腔I连通,且通孔2设置在搅拌叶片9的上方,所述旋转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环4,且搅拌环4的内壁与旋转轴3的外壁接触,在搅拌环4上设置有连接板7,且搅拌叶片9设置在搅拌环4的下方。在本技术中,旋转轴3为内部中空且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而金属制成的旋转轴3在旋转时的扭矩都满足应用条件,不会出现变形,通孔2是将空腔I中的热量散发出来,利用搅拌叶片9和搅拌环4的双重搅拌,增加搅拌的效率,而空心的旋转轴3,使得自身减少,在搅拌时更加轻松,降低了能量消耗。所述搅拌环4的数量为两个,连接板7设置在两个搅拌环4之间,且连接板7同时与两个搅拌环4固定。两个搅拌环4为一组,在本技术中可以设置多组搅拌环4,更加能够提升搅拌效率。所述搅拌环4在远离连接板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5,旋转轴3穿过固定环5,固定环5的一端与搅拌环4的端面固定,且固定环5上设置有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6同时穿透固定环5和旋转轴3。两个搅拌环4中间设置连接板7,构成一组搅拌环4,在两个搅拌环4上均设置有固定环5,以保证其位置的固定,固定螺栓6是保证其位置的固定,增加其工作的稳定性。所述旋转轴3的底端设置有套环8,套环8套合在旋转轴3的外壁上,搅拌叶片9设置在套环8的外壁上。套环8是方便搅拌叶片9固定的结构,使得搅拌叶片9通过套环8后是整体固定在旋转轴3上的,能够将搅拌叶片9整体取出,缩短更换的时间。所述搅拌叶片9的数量为三个,且相邻的搅拌叶片9之间的距离相同,三个搅拌叶片9设置在同一高度。搅拌叶片9的数量不限定,根据实际搅拌物质的浓度进行选择,只要保证其相邻搅拌叶片9之间的距离相同即可,搅拌叶片9是作为将物质搅拌起来,混合均匀的部件。采取上述方式,就 能较好地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I)的旋转轴(3),空腔(I)的轴线与旋转轴(3)的轴线重合,在旋转轴(3)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9),搅拌叶片(9 )固定在旋转轴(3 )的外壁上,在旋转轴(3 )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2 ),通孔(2 )与空腔(I)连通,且通孔(2)设置在搅拌叶片(9)的上方,所述旋转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环(4),且搅拌环(4)的内壁与旋转轴(3)的外壁接触,在搅拌环(4)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1)的旋转轴(3),空腔(1)的轴线与旋转轴(3)的轴线重合,在旋转轴(3)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9),搅拌叶片(9)固定在旋转轴(3)的外壁上,在旋转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2),通孔(2)与空腔(1)连通,且通孔(2)设置在搅拌叶片(9)的上方,所述旋转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环(4),且搅拌环(4)的内壁与旋转轴(3)的外壁接触,在搅拌环(4)上设置有连接板(7),且搅拌叶片(9)设置在搅拌环(4)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康利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