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47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来旋动一紧固件的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包括一本体、一枢装于本体的一安装座上的卡掣装置、一组装于安装座上用来改变卡掣装置止逆方向的制动装置、一旋动装置以及一传动装置。旋动装置具有一轴装于本体的一握杆内的传动杆,及一用来驱动传动杆旋转的旋杆,传动装置具有一装设于传动杆的第一端部的第一组件,及一设置于卡掣装置上且被第一组件连动的第二组件。当使用者旋转旋动装置的一旋杆时,通过旋动装置的一传动杆带动第一组件并连动第二组件,使卡掣装置可沿一自身轴线旋转而旋动所述紧固件。(*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棘轮扳手,特别涉及一种不受一紧固件所处环境的局限,而可快速旋动所述紧固件的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2)
技术介绍
以往扳手在使用时需要相当大的旋转空间来驱动如螺帽或螺杆等的紧固件,使用者往往需要在扣上及脱离紧固件的动作间来回往复旋动操作。为了改善以往扳手的缺点,如图1所示,有部分业者设计出一种棘轮扳手1,所述棘轮扳手1是通过一制动装置来使使用者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不必进行脱离结合件的动作,仅需直接来回反复地扳动棘轮扳手即可带动一螺帽或一螺杆螺动,以螺杆为例,螺杆在进行结合作用时可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将螺杆缓慢地旋入一螺孔内而位于一未紧迫状态,第二阶段则是开始用力旋紧螺杆使其可紧迫欲紧固的工件,然而,碍于紧固件所处环境空间的限制,例如在汽车引擎室内部,其可供旋动的角度往往很小,因此,操作以往棘轮扳手1时必须多次且反复地扳动扳手1,始能完成第一阶段将螺杆送入螺孔内直到接近紧迫状态,例如若可供扳手旋动的角度为30度,则让螺杆植进一个螺距,使用者需将扳手往复扳动12次,才能让螺杆转足一圈,此种操作方式不但费时且需要相当多次反复扳动扳手1,因此,如何让使用者在有限的操作空间下能够更迅速地使用棘轮扳手1便成为有待改善的课题。(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让使用者迅速地使用,且不受操作空间影响的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本技术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用于旋动一紧固件,此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包括一本体、一可旋动但止逆地被组装于安装座上的卡掣装置、一与被动轮单向制结来改变卡掣装置止逆方向的制动装置、一旋动装置以及一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具有一握杆,及一设置于握杆一前端部的安装座,握杆具有一沿其一中心轴线延伸的通孔,安装座具有一与通孔连通的安装室,卡掣装置包括一组装于安装座的安装室内的被动轮,及一与被动轮一体设置的卡掣件,旋动装置具有一轴装于握杆的通孔内的传动杆,及一用来驱动传动杆旋转的旋杆,传动杆具有相远离的第一、二端部,第一端部是靠近安装座,第二端部是靠近握杆的一后端部,旋杆组装在传动杆的第二端部,传动装置具有一装设于传动杆第一端部的第一组件,及一设置于卡掣装置上的第二组件,第二组件是被第一组件啮合而可连动。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棘轮扳手的一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3是一组合局部剖视图,显示图2中一制动装置的第一、二压块相对一卡掣装置的一棘轮的组合卡抵状况,其中,卡掣装置是可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图4是类似图3的另一状态图,显示制动装置的第一、二压块相对卡掣装置的棘轮的卡抵状况,其中,卡掣装置是可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图5是较佳实施例的一平面图,显示制动装置的一枢摆块组装于一安装座的一底板上,其中,枢摆块位于底板上相对一旋推块的相反侧。图6是较佳实施例一沿一握杆长度方向剖视的组合侧向剖视图,显示一传动装置的第一、二组件的啮合状况。(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2一较佳实施例是通过一套筒21用来旋动一紧固件20,此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2包括一本体3、一卡掣装置4、一制动装置5、一旋动装置6以及一传动装置7。本体3包括有一握杆31,此握杆31具有彼此相互远离的一前端部311与一后端部312,握杆31还具有一沿其一中心轴线310延伸的通孔313(见图6),及一套设于后端部312外围的胶质握持垫314,而本体3具有一螺接设置于握杆31的一前端部311的安装座32,同时,此安装座32具有一与通孔313连通的安装室321,安装座32具有一底板322、一框绕底板322周围的围板323,以及一可拆卸地盖设于围板323顶缘并对应底板322的顶板324,并且在底板322中间位置形成有一贯通板体的枢孔325,而顶板324也具有一穿孔326,安装室321即以上述底板322、围板323以及顶板324共同界定形成。卡掣装置4可旋动但止逆地被组装于安装座32上,具有一可拆卸地枢装于前述枢孔325的枢转部41,一形成于枢转部41顶端而位于安装室321内的被动轮42,及一突伸出安装室321外的卡掣件43,卡掣件43由前述顶板324上的穿孔326伸露于安装室321外,此卡掣件43外观是被设计成配合不同尺寸套筒21来旋动紧固件20,其中,被动轮42可为一棘轮构造或一摩擦轮构造,以下是以棘轮构造来进行说明。同时,如图3、4所示,制动装置5是组装于安装座32上用来改变卡掣装置4的止逆方向,此制动装置5具有一第一压块51与一第二压块52,第一、二压块51、52分别枢设于前述底板322上,并具有相互对应的两受推面511、521以及两卡抵面512、522,且制动装置5还具有一设置于第一压块51与围板323间的第一弹簧53、一设置于第二压块52与围板323间的第二弹簧54,以及枢设于第一、二压块51、52的间的旋推块55,旋推块55可被旋转至推抵第一压块51的受推面511位置,也可被旋转至推抵第二压块52的受推面521位置,分别使第一、二压块51、52的卡抵面512、522与棘轮42卡抵,即可改变卡掣装置4的可旋转方向。如图3、4及5所示,旋推块55是配合一枢设于底板322上的枢摆块56使用,此枢摆块56是位于底板322上旋推块55的相反侧位置,枢摆块56是与旋推块55相互铆固而可以一体摆动,使用者可以推摆枢摆块56来旋动旋推块55以达到改变旋推块55方向的效果。当第一压块51卡抵于棘轮42时,卡掣装置4可以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本体3也可依此方向通过第一压块51的卡抵面512同步地驱转卡掣装置4,反之,当第二压块52卡抵于棘轮42时,卡掣装置4便可以依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本体3同样可以依此方向通过第二压块52的卡抵面522同步地来驱转卡掣装置4。如图2、6所示,旋动装置6具有一轴装于握杆31的通孔313内的传动杆61,及一用来驱动传动杆61旋转的旋杆62,传动杆61具有相远离的第一、二端部611、612,第一端部611是靠近安装座32,第二端部612是靠近握杆31的后端部312,旋动装置6还具有一旋转盘63,此旋转盘63是以紧迫配合的方式固定设置于传动杆61的第二端部612,且可与传动杆61同步旋动,而上述旋杆62是可收折地被枢装于旋转盘63上。传动装置7是具有一装设于传动杆61的第一端部611的第一组件71,以及一设置于卡掣装置4上的第二组件72,而第二组件72是被第一组件71连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二组件71、72为相啮合的两伞形齿轮,但不以此种齿轮型态为限,也可采用以往蜗杆或摩擦轮等设计;第一组件71是与传动杆61一体旋动,而第二组件72则是组装于卡掣装置4的棘轮42上方的位置,同样是与卡掣装置4一体旋动。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旋转旋动装置6的旋杆62时,通过传动杆61带动第一组件71并连动第二组件72,使卡掣装置4可沿一自身轴线40旋转来带动套筒21而旋动所述紧固件20。因此,使用者在使用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2进行旋紧动作时,可先以手旋动旋杆62,旋杆62同步带动旋转盘63及传动杆61,使第一组件71可以旋动第二组件72,借此,卡掣装置4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进给的棘轮扳手,用于旋动一紧固件,它包括一本体、一可旋动但止逆地被组装于安装座上的卡掣装置、一与被动轮单向制结来改变卡掣装置止逆方向的制动装置、一旋动装置以及一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具有一握杆,及一设置于握杆一前端部的安装座,握杆具有一沿其一中心轴线延伸的通孔,安装座具有一与通孔连通的安装室,卡掣装置包括一组装于安装座的安装室内的被动轮,及一与被动轮一体设置的卡掣件,旋动装置具有一轴装于握杆的通孔内的传动杆,及一用来驱动传动杆旋转的旋杆,传动杆具有相远离的第一、二端部,第一端部是靠近安装座,第二端部是靠近握杆的一后端部,旋杆即组装在传动杆的第二端部,传动装置具有一装设于传动杆第一端部的第一组件,及一设置于卡掣装置上的第二组件,第二组件是被第一组件啮合而可连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翌智
申请(专利权)人:坤智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