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353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装置,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天线占用区域而能够确保充分的天线性能。具备:基板主体(2);接地面(GND),在基板主体上形成;天线占用区域(AOA),与基板主体的一边(2a)相接设置;狭缝部(S),从该区域向基板主体的一边(2a)的相反方向延伸并在接地面中被空出;馈电图案(3),在狭缝部内延伸形成,在基端侧设置有馈电点,并且在中途连接有第一无源元件(P1),前端侧朝向基板主体的一边并在天线占用区域内延伸;电介质天线的天线元件(AT),与馈电图案的前端部连接并沿着基板主体的一边设置;第二无源元件(P2),被连接在天线元件(AT)与相邻的接地面之间;以及接地连接图案(5),连接馈电图案的前端部与接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电介质天线的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通信设备中,作为安装在无线电路基板上的天线元件之一,可以举出使用电介质的表面安装型天线,即所谓的电介质天线。该电介质天线在电介质的基材上设置有进行天线动作的辐射电极。另外,以往,使用该电介质天线的单极型或倒F型天线这样的开放型天线形式是主流。通常,在单极型、倒F型等开放型天线的情况下,由于开放端的阻抗高,因此需要确保安装的天线元件与接地之间的距离尽可能长。所以,为了充分确保天线性能,在形成有接地面的基板中,需要去除安装的天线元件周边的接地使天线元件远离接地面。但是,实际将电介质天线作为天线元件安装在基板上时,考虑设备的小型化,作为天线可利用的空间(天线占用区域)在多数情况下有限,从而存在因天线元件周边的接地的影响造成无法充分发挥天线性能的弊端。因此,为了尽量减少接地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将安装天线元件的位置安装在基板的端部等。因此,以往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以下天线结构,进行天线动作的电容供电型的辐射电极被设置在基体上,该基体被搭载在电路基板的非接地区域,设置有用于电连接电路基板的接地电极与基体的辐射电极的接地用线。该天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行本真介齐藤岭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