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352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灵活调整多谐振的各谐振频率的天线装置。具备:基板主体(2);以及接地图案(GP)、第一单元(3)、第二单元(4)和第三单元(5);接地图案能够接地并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第一单元设置有第一无源元件(P1)和第一天线元件(AT1)并延伸,第二单元的前端部与连接部(C)连接并延伸,第三单元与第二无源元件(P2)连接并延伸,第一单元与其他单元空开间隔延伸以能够产生与其他单元之间、与接地图案之间的各寄生电容,接地图案在从与连接部(C)对置的位置到与第一无源元件对置的位置的范围内配置前端并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多谐振的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通信设备中,为了使天线的谐振频率实现多谐振,提出了具备辐射电极和介质块的天线,或使用开关、控制电压源的天线装置。例如,作为利用介质块的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将辐射电极形成于树脂成型体,进而通过粘合剂使介质块一体化从而得到高效率的复合天线。另外,作为使用开关、控制电压源的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具备第一辐射电极;第二辐射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辐射电极的中途部与第二辐射电极的基端部之间,用于使第二辐射电极与第一辐射电极电连接或切断的开关的天线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10-8100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10-166287号公报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留有以下课题。即,在利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介质块的技术中,使用激励辐射电极的介质块,每个设备都需要介质块、辐射电极图案等的设计,存在根据其设计条件天线性能劣化、不稳定因素增加的弊端。另外,由于辐射电极形成在树脂成型体的表面,因此需要在树脂成型体上设计辐射电极图案,根据安装的通信设备或其用途,需要天线设计、模具设计,招致成本的大幅增加。进而,由于通过粘合剂使介质块与树脂成型体一体化,因此除了粘合剂的Q值以外还存在根据粘合条件(粘合剂的厚度、粘合面积等),天线性能劣化、不稳定因素增加的弊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使用开关、控制电压源的天线装置的情况下,为了通过开关进行谐振频率的切换,需要控制电压源的结构、电抗电路等,存在每个设备的天线结构复杂化,不具有设计的自由度,难以进行容易的天线调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活调整多谐振的各谐振频率,能够根据每个设备、用途廉价且容易地确保天线性能,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薄型化的天线装置。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采用以下结构。即,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绝缘性的基板主体;以及在该基板主体上分别由金属箔形成图案的接地图案、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所述接地图案在基端侧能够接地并在一个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单元延伸使得在配设在所述接地图案的基端侧附近的基端设置有馈电点,并且在沿着所述接地图案配设的中间部连接有第一无源元件,在与该第一无源元件相比更前端侧设置有电介质天线的第一天线元件,所述第二单元延伸使得基端连接在所述接地图案的基端侧,并且前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单元 的与所述第一无源元件相比更基端侧的所述中间部,所述第三单元延伸使得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单元的与所述第一无源元件相比更基端侧,第二无源元件连接在中间,所述第一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所述第三单元和所述接地图案空开间隔延伸,以能够产生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的寄生电容、与所述第三单元之间的寄生电容、以及与所述接地图案之间的寄生电容,所述接地图案延伸使得前端配设在从与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的连接部对置的位置到与所述第一无源元件对置的位置的范围内。在该天线装置中,由于第一单元对于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和接地图案空开间隔延伸,以能够产生与第二单元之间的寄生电容、与第三单元之间的寄生电容、以及与接地图案之间的寄生电容,因此通过有效地利用与期望的谐振频率不发生自谐振的负载元件的第一天线元件与各元件间的寄生电容,能够使其多谐振。另外,根据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一、第二无源元件的选择,能够灵活调整各谐振频率,能够得到与用途和设备、设计条件相应的可双谐振的天线装置。此外,对于带宽,能够根据各元件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各寄生电容的设定进行调整。另外,能够在基板主体的平面内设计,与使用现有的介质块、树脂成型体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根据作为电介质天线的第一天线元件的选择,能够实现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另外,无需模具、设计变更等的成本,能够实现低成本。进而,由于接地图案在从与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连接部对置的位置到与第一无源元件对置的位置的范围内配设前端并延伸,因此在接地图案与第一单元之间产生寄生电容,接地图案发挥作为向沿着该接地图案的方向产生高频电流的流动的高频电流控制部的功能,即使不在基板主体的表面上形成大的接地面,也能够降低与馈电点连接的同轴电缆等的布线对天线特性造成的影响。因此,由于不需要大的接地面,因此能够使基板主体的尺寸(相当于天线占用面积)小型化。并且由于能够降低连接的同轴电缆等的布线的影响,因此能够得到配线和基板设置中的高自由度。此外,使接地图案在从与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连接部对置的位置到与第一无源元件对置的位置的范围内配设前端并延伸的理由是当接地图案短于与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连接部对置的位置延伸时,无法充分确保为了降低同轴电缆等的影响所需的与第一单元之间的寄生电容,当接地图案长于与第一无源元件对置的位置延伸时,通过向沿着接地图案的方向的高频电流的流动,对作为相邻的高阻抗部分的第一单元的前端部产生影响,从而天线性能劣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具有:第一延伸部,从设置在所述接地图案侧的馈电点在远离所 述接地图案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延伸部,从该第一延伸部的前端向沿着所述接地图案的方向延伸,到与所述第二单元的连接部为止;第三延伸部,从该第二延伸部的前端向沿着所述接地图案的方向延伸;第四延伸部,从该第三延伸部的前端在远离所述接地图案的方向上延伸;第五延伸部,从该第四延伸部经由在沿着所述接地图案的方向上并列设置的所述第一无源元件和所述第一天线元件从该第一天线元件的前端向所述接地图案延伸;以及第六延伸部,从该第五延伸部的前端沿着所述接地图案向所述第一延伸部延伸,所述第二单元具有:第七延伸部,在远离所述接地图案的方向上延伸;第八延伸部,从该第七延伸部的前端在沿着所述接地图案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九延伸部,从该第八延伸部的前端在远离所述接地图案的方向上延伸并到达与所述第一单元的连接部,所述第三单元具有:第十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在与该第一延伸部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十一延伸部,从该第十延伸部沿着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S卩,在该天线装置中,由于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具有上述各延伸部,因此能够使第六延伸部与第一天线元件之间的寄生电容、第六延伸部与接地图案之间的寄生电容、第八延伸部与接地图案之间的寄生电容、第八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的寄生电容、第四延伸部与第i^一延伸部的前端之间的寄生电容、第三延伸部与第i^一延伸部之间的寄生电容、以及第二延伸部与第十一延伸部之间的寄生电容产生,能够得到各谐振频率的高的调整自由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具有与所述第三单元的前端部对置形成以能够产生寄生电容的宽幅部。即,在该天线装置中,由于第一单元具有与第三单元的前端部对置形成以能够产生寄生电容的宽幅部,因此易于设定第三单元的前端部与宽幅部之间的寄生电容,并且天线整体的有效面积扩大,可得到宽带化、高增益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单元的前端部设置有电介质天线的第二天线元件。即,在该天线装置中,由于在第三单元的前端部设置有电介质天线的第二天线元件,因此通过第二天线元件能够缩短第三单元的前端部的长度,能够进一步减小整体的天线占用面积。另外,采用上述宽幅部的情况下,由于易于受到与该宽幅部的寄生电容的影响,因此能够实现宽带化、高增益化。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行本真介齐藤岭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