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喷非织造布、其制造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300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稳定的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所述熔喷非织造布为细纤维、且通过热塑性树脂纤维彼此的熔接而产生的粗纤维(熔接个数)极少;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熔喷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由聚烯烃纤维形成,(i)平均纤维直径为2.0μm以下,(ii)纤维直径分布CV值为60%以下,(iii)每100根纤维的熔接个数为15个以下,以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所述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从喷出高温高速空气的狭缝31的出口部的两侧面供给30℃以下冷却空气,从而使纺出的熔融树脂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熔喷非织造布、其制造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极细纤维形成,柔软、且均匀性优异,适于过滤器用途、卫生材料用途以及电池用隔膜用途的熔喷非织造布、其制造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介绍
熔喷非织造布与纺粘非织造布相比,可以为极细纤维,因此柔软性优异,可单独或者与其他非织造布等层叠而用于以过滤器用途为代表的卫生材料、衣料、包装材料、电池用隔膜等。熔喷非织造布由于是使熔融树脂以高温高速的流体牵引细化,因此容易产生球状物(球状)、飞轮(fly)状物,提出了各种消除它们的方法。例如,提出了下述各种方案:使熔喷用模头的模心(dienose)尖端部、模心前端部与唇板(lipplate)尖端部的距离等在特定范围内的方法(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103466号公报);使用唇板尖端部间的宽度(气刀的间隔)为0.4~0.8mm的模头的方法(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91267号公报);在使喷丝板的孔口直径为0.1~0.5mm以下,使每个单孔的排出量为0.05~0.8g/分钟、优选为0.1~0.5g/分钟的条件下制造的方法(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95645号公报);使牵引用流体流路的间隔(气隙)、模心前端部与唇板尖端部的距离及其比在特定范围内的方法(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200135号公报)或者使平均纤维直径在0.1~5.0μm范围内的方法(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4-163353号公报)等。另外,作为得到细纤维的熔喷非织造布的方法,提出了通过对纺出的长丝从侧面吹送温度50℃以上的2次鼓风,使纺出的长丝的冷却、固化延迟而细化的方法(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6-83511号公报)。现状是,通过上述提出的方法,虽然可以制造纤维直径分布稍窄的熔喷非织造布,但不能完全防止由于熔融挤出时产生的纤维的熔接而导致的平均纤维直径成倍以上的粗纤维的产生。另外,虽然在使平均纤维直径在0.1~5.0μm范围内的方法(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4-163353号公报)中,得到了纤维直径的变动率(CV)在30%以下的熔喷非织造布,但将由专利文献5记载的方法得到的熔喷非织造布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评价方法评价时,纤维直径的变动率(CV)为9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10346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9126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9564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20013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4-163353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6-835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目前的情形,其目的在于获得稳定地制造细纤维且通过热塑性树脂纤维彼此的熔接而产生的粗纤维[熔接个数]极少的熔喷非织造布的方法、该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装置、以及该熔喷非织造布。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熔喷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由聚烯烃纤维形成,(i)平均纤维直径为2.0μm以下,(ii)纤维直径分布CV值为60%以下,(iii)每100根纤维的熔接个数为15个以下;以及一种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将纤维堆积在移动的捕集板上而成的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是将熔喷用模头压送的熔融的热塑性树脂从多个小孔并列的喷丝板纺出,并且通过从夹持小孔的列而设置的狭缝中喷出的高温高速空气进行牵引细化而成,从喷出上述高温高速空气的上述狭缝的出口部的两侧面供给30℃以下的冷却流体、优选为冷却空气,使纺出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冷却;以及一种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熔喷用模头的前端部装卸自由地安装有为了导入用于冷却纺出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冷却流体的附件。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熔喷非织造布通过纤维彼此的熔接而产生的粗纤维极少,因此例如使用了该熔喷非织造布的过滤器具有微粒捕集效率极高这样的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以及装置,可以稳定地制造细纤维、细纤维的熔接极少的熔喷非织造布。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简单且紧凑,并且可以不大幅度设计变更通用的制造装置来构成。附图说明图1是使基本构成与本专利技术的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装置一致的现有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从下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装置的熔喷用模头得到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熔喷非织造布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截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熔喷非织造布制造装置中的空气流的流动的概略图。图5是表示相邻的小孔14的孔间距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热塑性树脂>作为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熔喷非织造布的极细纤维的原料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具体地可以例示例如,作为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以及1-辛烯等α-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谓LLDPE)、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丙烯均聚物)、聚丙烯无规共聚物、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等聚烯烃、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酰胺(尼龙-6、尼龙-66、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等)、聚氯乙烯、聚酰亚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丙烯腈、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离子交联聚合物或其混合物等。其中,优选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谓LLDPE)、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丙烯无规共聚物等丙烯系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等。<丙烯系聚合物>在上述热塑性树脂中,由丙烯系聚合物得到的熔喷非织造布的耐化学品性优异,因而优选。作为这样的丙烯系聚合物,是熔点(Tm)为155℃以上、优选为157~165℃范围内的丙烯的均聚物或丙烯与极少量的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碳原子数2以上、优选为2~8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α-烯烃的共聚物,优选为丙烯均聚物。丙烯系聚合物只要能够熔融纺丝,则对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D1238、230℃、负荷2160g)没有特殊限制,但通常在1~1000g/10分钟、优选在5~50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在10~100g/10分钟的范围内。<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为下述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纤维堆积在移动的捕集板上而成的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是将熔喷用模头压送的熔融的热塑性树脂(熔融树脂)从多个小孔并列的喷丝板纺出,并且通过从夹持小孔的列而设置的狭缝中喷出的高温高速空气进行牵引细化而成,从喷出上述高温高速空气的上述狭缝的出口部的两侧面供给30℃以下、优选为5~25℃、更优选为5~20℃的冷却流体,使纺出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冷却。作为上述冷却流体可以列举水和空气,但在使用水的情况下,有可能在非织造布中水分残留而产生霉,另外有可能由于来源于水的微量金属成分附着于纤维而不适于作为半导体产业中使用的精密过滤器用非织造布、或者隔膜用非织造布。因此,作为上述冷却流体,优选为冷却空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纺出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以高温高速空气牵引细化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熔喷非织造布、其制造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2.06 JP 2010-2720021.一种熔喷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由聚烯烃纤维形成,(i)平均纤维直径为2.0μm以下,(ii)纤维直径分布CV值为60%以下,(iii)每100根纤维的熔接个数为15个以下。2.一种熔喷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由丙烯系聚合物纤维形成,(i)平均纤维直径为2.0μm以下,(ii)纤维直径分布CV值为60%以下,(iv)α晶比率小于0.9。3.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原晓雄梶山晋吾铃木健一盐出浩久久保乔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