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自立袋的包含全部聚乙烯材料的膜结构体。该膜结构体可以是对每一层都具有特殊要求的单层膜或多层膜结构体。该组合得到下述膜结构体,其具有适当的刚性以用作自立袋,同时还可提供可接受的水蒸汽透过率和良好的耐撕裂性。这种膜具有改进的耐久性特征,因为至少对于仅包含聚乙烯树脂的优选实施方式来说,它们应该会允许膜的向下计量,并且可以更容易的再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自立袋(stand-up pouches)的膜结构体。该膜结构体仅由聚乙烯类聚合物制成,但是却表现出可接受的刚性、韧性和阻隔性质以允许它们用于自立袋。
技术介绍
和
技术实现思路
历史上,用于食品、家庭或个人护理市场的塑料袋都是水平放置的。但是,当这些袋子水平放置时,对于消费者来说难以确定它的内容物,因为主要显示面通常是隐蔽的。因此期望开发能够在直立的零售货架上竖直自立的袋子,由此包装可以在朝前面并且正对购物者以及吸引购物者的注意。如今,这样的袋子称为自立袋(或“SUP”),其在全世界且特别是在亚洲是普通的景象。这些SUP广泛用于终端应用并且还聚焦于用于瓶子的替代包装。不同的聚合物可以用于SUP结构体。可以制备它们以满足多种需要和要求。为了用作自立袋,用于制备袋子的膜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刚性,使得袋子可以自立而不会变得扭曲并失去它们的形状。此外,它们必须表现出合适的韧性以使得它们不容易破裂。此外,它们应当能够使用工业中使用的普通热密封设备进行密封。对于一些应用,还期望的是这些袋子提供对水分、光和/或氧气透过的阻隔性。目前,市场上大部分SUP用聚 乙烯(PE)膜(单膜或共挤出膜)与另一种材料层压制备以提供刚性或其他所需性质。通常这种其它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使用聚丙烯和/或铝箔和/或聚酰胺(尼龙)的地方还存在其他结构。但是,却没有仅用聚乙烯制备的自立袋。仅使用聚乙烯树脂获得能够用作自立袋的膜对于耐久性的目的来说是期望的。一般而言,使用聚乙烯将会允许伴随着向下计量该膜同时仍保留了适当的耐刺破性。这由此将降低用于运输包装材料需要的能量的量以及降低送去进行垃圾填埋的废弃物的体积。此夕卜,包括单一种类树脂例如聚乙烯的膜结构体可能更容易再循环利用。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包括其本身适用于自立袋、不需要与另一膜层压的单膜结构体。针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单膜”表示在单个生产步骤中制备的膜,例如在挤出工艺中制备的膜。正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生产方法例如挤出和共挤出可以制备具有一层或多层的膜,其为针对本公开目的的“单膜”。本专利技术的单膜是共挤出膜,其包括至少三层。第一表面层(X)包括50到100%(基于层(X)的重量)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该聚乙烯具有0.89到0.91g/cm3的密度和小于1.3dg/min熔体指数,且峰值熔点为85。。到105°C,分子量分布Mw/Mn为2.0到3.0。这种单膜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核心层(Y),该核心层(Y)包括60到100% (基于层(Y)的重量)的在分子量方面具有多峰分布的第一多峰聚乙烯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多峰聚乙烯包括源自乙烯和至少一种C3-Cltl α -烯烃(优选为C6-C8)的单元,且其中该第一多峰聚乙烯聚合物具有0.950-0.965g/cm3的密度、小于1.20dg/min的熔体指数、大于120°C的峰值熔点、和大于5.0的分子量分布M /Mn比率。本专利技术的单膜进一步包括第二表面层(Z),该第二表面层(Z)包括50到100% (基于层(Z)的重量)的在分子量方面具有多峰分布的第二多峰聚乙烯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二多峰聚乙烯包括源自乙烯和至少一种C3-Cicia-烯烃(优选SC6-C8)的单元,所述第二多峰聚乙烯聚合物具有0.950-0.965g/cm3的密度、小于1.20dg/min的熔体指数、120°C到135°C的峰值熔点、和大于5.0的分子量分布MwZK比率。单膜中的第二表面层(Z)可以进一步包括O到50% (基于层(Z)的重量)的包含源自乙烯和至少一种C3-Cltl α -烯烃(优选为C6-C8)的单元的共聚物,且其中聚乙烯聚合物具有0.91-0.95g/cm3的密度、小于1.2dg/min的熔体指数、大于110°C的峰值熔点,和大于3.0的分子量分布Mw/Mn比率。这一组分可以是多峰的或单峰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是适用于自立袋的层压膜结构体,其包括第一膜和至少一个层压至第一膜的第二膜。该第一膜是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层(A)的共挤出膜,该表面层㈧包括70到100% (基于层㈧的重量)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该聚乙烯具有0.89到0.91g/cm3的密度和小于1.3dg/min的熔体指数、85°C到105°C的峰值熔点以及2.0到3.0的分子量分布Mw/Mn。第一膜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层(B),该附加层(B)包括70到100%(基于层(B)的重量)的在分子量方面具有多峰分布的第一多峰聚乙烯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多峰聚乙烯包括源自乙烯和至少一种C3-Cicia-烯烃(优选SC6-C8)的单元,且其中第一多峰聚乙烯聚合物具有0.950-0.965g/cm3的密度、小于1.20dg/min的熔体指数、大于120°C的峰值熔点、和大于5.0的分子量分布Mw/Mn比率。为了形成膜结构体而层压至第一膜的第二膜也是共挤出膜,但是其包括至少三层。第一表面层(C)包括60到100% (基于层(C)的重量)的在分子量方面具有多峰分布的第二多峰聚乙烯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二多峰聚乙烯包括源自乙烯和至少一种C3-Cltl α-烯烃(优选为C6-C8)的单元,且其中第二多峰聚乙烯聚合物具有0.91到0.93g/cm3的密度、小于1.20dg/min的熔体指数、大于110°C的峰值熔点、和3.0到4.0的分子量分布Mw/Mn比率。第二膜还包括至少一个核心层(D),该核心层包括70到100% (基于层(D)的重量)的在分子量方面具有多峰分布的第三多峰聚乙烯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三多峰聚乙烯包括源自乙烯和至少一种C3-Cicia-烯烃(优选SC6-C8)的单元,所述第三多峰聚乙烯聚合物具有0.950-0.965g/cm3的密度、小于1.20dg/min的熔体指数、120°C到135°C的峰值熔点、和大于5.0的分子量分布Μ /Μη比率。第二膜还包括第二表面层(E),该表面层包括60到100% (基于层(E)的重量)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包括源自乙烯和至少一种C3-Cltl α -烯烃(优选为C6-C8)的单元,其中所述共聚物具有0.91到0.93g/cm3的密度、小于1.20dg/min的熔体指数、大于110°C的峰值熔点、和3.0到4.5的分子量分布Mw/Mn比率。第一膜和第二膜以使得第一膜的附加层(B)与第二膜的表面层(C)相邻的方式进行层压。虽然除所述那些以外的其他材料也可以与所列举的材料共混形成单独的层,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层压膜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其没有、 或基本上没有特征不为聚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的聚合物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层压膜结构体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单膜结构体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聚合物”指的是通过使单体聚合制备的聚合物化合物,而不管单体是相同类型还是不同类型。一般性术语聚合物因此包括通常用于指代仅由一种类型的单体制备的聚合物的术语“均聚物”以及指的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的“共聚物”。“聚乙烯”将表示包括超过50重量%的源自乙烯单体的单元的聚合物。这包括聚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其含义为源自两种或更多种共聚单体的单元)。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常见形式的聚乙烯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罗莎,
申请(专利权)人: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陶氏巴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