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261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制成下述的层积体,可得到橡胶层与氟树脂层的粘接性、耐药品性优异的层积体。所述层积体为具备橡胶层(A)以及层积在(A)上的氟树脂层(B)的层积体,其中,(A)由硫化用橡胶组合物形成,该硫化用橡胶组合物含有:未硫化橡胶(a1);选自由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盐、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盐、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以及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a2);氧化镁(a3);以及二氧化硅(a4);相对于(a1)100质量份,(a2)的含量为1.0质量份~5.0质量份;(B)含有氟聚合物组合物,该氟聚合物组合物含有具有来自乙烯和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的氟聚合物(b1),(b1)中,来自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相对于全部聚合单元为60摩尔%以上,且该(b1)的熔点为20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积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积体。
技术介绍
以往,出于近来环境意识的提高,在汽车业界中通过添加醇而进行了燃料品种的多样化,对于耐化学药品性优异的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大。此外出现了在比现有燃料更高温度下使用的需求,要求有除了耐化学药品性外还兼具耐热性的材料。另外,在燃料传输用软管中,从振动吸收的方面出发,要求有柔软性优异的软管。出于满足这些要求特性的目的,有人提出了具有氟树脂层与橡胶层的层积体的提案。但是,氟树脂层与橡胶层不容易粘接。为了提高氟树脂层与橡胶层的界面粘接性,作为橡胶层中所用的橡胶,使用环氧化橡胶或环氧化橡胶与橡胶的共混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专利文献I)。另外还已知,为了将橡胶与氟树脂直接粘接,使用具有羰基等反应性官能团的热塑性氟树脂作为氟树脂,进一步在该热塑性氟树脂与橡胶层的至少一方中混合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这样的多官能性化 合物(专利文献2)。还已知有下述的燃料软管,该燃料软管具备二烯系橡胶层与偏二氟乙烯系共聚物(THV)层相邻的层结构,所述二烯系橡胶层是在NBR等二烯系橡胶中添加DBU盐等并同时添加硫系硫化剂、氨基甲酸金属盐和噻唑系金属盐中的至少一者、以及氧化镁而成的(专利文献3)。还已知可使用以偏二氟乙烯为必须成分的氟代聚合物、将脱氟化氢组合物混合,来改善固化性弹性体化合物与氟代聚合物层的粘接性(专利文献4)。还已知有下述方法通过将脱氟化氢组合物混合在固化性弹性体中,从而使含有来自包括六氟丙烯、四氟乙烯以及乙烯在内的共聚单元的共聚物的氟代聚合物与固化性弹性体结合(专利文献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7-26650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2240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261079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表2001-526972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表2001-5271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以偏二氟乙烯系共聚物(THV)或偏二氟乙烯为必须成分的氟代聚合物的耐碱性、耐胺性差,因而专利文献3和4所记载的技术中具有无法得到耐化学药品性优异的层积体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方法中,可以使用的氟树脂限于低熔点的氟树脂,无法实现耐热性优异的氟树脂与橡胶的粘接,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积体,该层积体在不使用接合剂、并且不对橡胶层与氟树脂层的各层施以表面处理的情况下将橡胶层与耐热性优异的氟树脂层牢固地粘接,耐化学药品性也优异。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考虑通过将作为氟树脂的具有来自乙烯和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的氟聚合物(ETFE)制成与橡胶的层积体来改善层积体的耐化学药品性。于是令人吃惊地发现,即使在ETFE的熔点高的情况下,在以特定组成含有来自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的情况下,ETFE也与橡胶牢固地粘接,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积体,其是具备橡胶层(A)以及层积在橡胶层(A)上的氟树脂层(B)的层积体,该层积体的特征在于橡胶层(A)为由硫化用橡胶组合物形成的层;硫化用橡胶组合物含有未硫化橡胶(al);选自由1,8- 二氮杂双环(5. 4. O)十一碳-7-烯盐、I, 5- 二氮杂双环(4. 3. O)壬-5-烯盐、I, 8- 二氮杂双环(5. 4. O) i^一碳-7-烯以及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a2);氧化镁(a3);以及二氧化硅(a4); 相对于未硫化橡胶(al) 100质量份,化合物(a2)大于I. O质量份且为5. O质量份以下;氟树脂层⑶为由氟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层;氟聚合物组合物含有氟聚合物(bl),该氟聚合物(bl)具有来自乙烯和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氟聚合物(bl)中,来自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相对于全部聚合单元为60摩尔%以上,且该氟聚合物(bl)的熔点为200°C以上。硫化用橡胶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选自由硫黄硫化体系硫化剂和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硫化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硫化剂(a5)。硫化用橡胶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选自由氨基甲酸金属盐和噻唑系金属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盐(a6)。未硫化橡胶(al)优选为非氟橡胶。未硫化橡胶(al)优选为丁腈橡胶。化合物(a2)优选为选自由1,8_ 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_7_烯、1,8_苄基-1,8-二氮杂双环(5. 4. 0)-7-十一碳烯鎗氯化物、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的萘甲酸盐、1,8-二氮杂双环(5.4.0) i^一碳-7-烯的苯酚盐、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的邻苯二甲酸盐、以及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_7_烯的甲酸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优选氟聚合物(bl)为具有来自乙烯、四氟乙烯和含氟乙烯基单体(e)的聚合单元的共聚物;含氟乙烯基单体(e)为下式(5)所表示的单体CH2=CF- (CF2)n-X2 (5)(式中,X2为H或F。η为I 10的整数。);来自乙烯和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相对于全部聚合单元合计为90摩尔% 99. 9摩尔%。本专利技术的层积体优选在氟树脂层(B)的两侧层积有橡胶层(A)。本专利技术的层积体优选在橡胶层(A)的两侧层积有氟树脂层(B)。本专利技术的层积体优选在橡胶层(A)上或氟树脂层(B)上进一步含有除橡胶层(A)和氟树脂层(B)以外的聚合物层(C)。优选本专利技术的层积体是对上述层积体进行硫化处理而得到的,橡胶层(A)硫化而成的橡胶层(Al)与氟树脂层(B)被硫化粘接。专利技术的效果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层积体,在氟树脂层与橡胶层进行层积时,由于具有上述构成,在橡胶硫化时可得到化学上牢固的粘接,因而在粘接中无需特別的工序,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成型,成型也容易进行。并且耐化学药品性以及耐热性也优异。进一步地,由于可通过挤出成型这样的普通方法进行成型,因而也能够进行薄膜化,从柔软性的方面考虑也有改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层积体的特征在于,其具备橡胶层(A)以及层积在橡胶层(A)上的氟树脂层⑶。下面对各层进行说明。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层积体中的氟树脂层(B)进行说明。(B)氟树脂层氟树脂层(B)为由氟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层。氟聚合物组合物至少含有具有来自乙烯和四氟乙烯(TFE)的聚合单元的氟聚合物(bl)。由于氟树脂层(B)为由含有氟聚合物(bl)的氟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层,因而本专利技术层积体的耐化学药品性优异。近年来正在进行燃料的多样化,由于其耐化学药品性优异,因而其在使用此类各种燃料的情况下也是有用的。氟聚合物(bl)中,来自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下文中也称为“TFE单元”。)相对于全部聚合单元为60摩尔%以上,且其熔点为200°C以上。以往,聚偏二氟乙烯(PVdF)或熔点为200°C以上这样的耐热性优异的具有来自乙烯和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的氟聚合物无法实现与橡胶的牢固粘接。而在本专利技术的层积体中,由于氟聚合物组合物含有氟聚合物(bl),该氟聚合物(bl)含有60摩尔%以上的TFE单元,因而即使氟聚合物(bl)的熔点为200°C以上,也可实现氟树脂层(B)与橡胶层(A)的牢固粘接。并且,由于氟聚合物(bl)具有上述构成,因而本专利技术层积体的耐化学药品性更为优异。氟聚合物(bl)的TFE单元相对于全部聚合单元优选为62摩尔%以上、更优选为63摩尔%以上。并且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井利昭桑岛祐己小野刚稻叶刚志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