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在分立的集成电路装置之间发射信号,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使用数字驱动的开关电容器发射器或桥电荷泵发射器的差分信令技术。
技术介绍
单端信令系统对于将要从一个集成电路装置(芯片)发射至另一个芯片的每个比特流采用单条信号导线。作为对比,差分信令系统明确要求两条信号导线,因此在片外引脚和信号导线的数目由封装约束所限制的情况下,通常认为单端信令具有优势。然而,单端信令系统实际上要求每通道更多电子线路,而不仅仅是一条信号导线。从发射器流至接收器的电流必须返回到发射器以形成完整的电路,并且在单端信令系统中所返回的电流流过一组共享导线,典型的是电源端子。为了保持返回电流物理上靠近信号导线,共享返回端子通常是例如芯片封装或印刷电路板的封装中的物理层,以允许信号导线构造为带线或微带。因此,单端信令系统总是要求> N个管脚和导线,来在芯片之间运载N个比特流,并且典型地这一开销大约为10-50%。单端信令系统在接收器处要求为了让接收器在(典型地)表示“0”和“ I ”的两个信号电平之间进行区分的参考电压。相比之下,差分信令系统不要求参考电压:接收器只需要对差分信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射器电路,包括:采用电容器预充电子电路,其包括配置为在时钟的正相位期间预充电至供电电压的第一电容器,和配置为在所述时钟的负相位期间预充电至所述供电电压的第二电容器;以及放电和多路复用器子电路,其配置为在所述时钟的所述负相位期间耦合所述第一电容器至包括第一信令线和第二信令线的差分信令对的所述第一信令线以驱动所述第一信令线,并且配置为在所述时钟的所述正相位期间耦合所述第二电容器至所述差分信令对的所述第一信令线以驱动所述第一信令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30 US 13/361,8431.一种发射器电路,包括: 采用电容器预充电子电路,其包括配置为在时钟的正相位期间预充电至供电电压的第一电容器,和配置为在所述时钟的负相位期间预充电至所述供电电压的第二电容器;以及 放电和多路复用器子电路,其配置为在所述时钟的所述负相位期间耦合所述第一电容器至包括第一信令线和第二信令线的差分信令对的所述第一信令线以驱动所述第一信令线,并且配置为在所述时钟的所述正相位期间耦合所述第二电容器至所述差分信令对的所述第一信令线以驱动所述第一信令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配置为第一飞跨电容器,并且所述第二电容器配置为第二飞跨电容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器电路,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线为负信令线,并且所述放电和多路复用器子电路进一步配置为,当数据信号在所述时钟的所述负相位期间为低时,从所述第一飞跨电容器传送电荷,并且生成电流至所述第二信令线中来驱动所述第二信令线为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线为正信令线,并且所述放电和多路复用器子电路进一步配置为,当数据信号在所述时钟的所述负相位期间为高时,从所述第一飞跨电容器传送电荷,并且生成电流至所述第一信令线中来驱动所述第一信令线为高。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器电路,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线为负信令线,并且所述放电和多路复用器子电路进一步配置为,当数据信号在所述时钟的所述正相位期间为低时,从所述第二飞跨电容器传送电荷,并且生成电流至所述第二信令线中来驱动所述第二信令线为高。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器电路,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W·波尔顿,托马斯·黑斯廷斯·格里尔,
申请(专利权)人:辉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