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可视化投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8101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可视化投运方法,包括:对变电站进行建模并生成变电站三维设备场景;加载所述电站三维设备场景,搜索充电拓扑节点电气连接,生成变电站充电拓扑模型;分析所述变电站充电拓扑模型,实时计算在充电过程绘制的正在充电拓扑节点集合;动态绘制所述正在充电拓扑节点集合的充电链路,展现充电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准确、逼真地反映现场设备及环境的状态,形象直观地演示投运充电过程,方便用户全方面多角度地查看现场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可视化投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属于电力系统仿真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必须保证变电站中的设备时刻处于正常状态。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有新变电站替换老变电站,更多的新变电站慢慢加入电网投运。为了保证变电站投运工作的顺利开展,运行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运前准备工作,往往需要运行人员到现场熟悉一二次设备并对运行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另外,为了确保变电站的顺利投运,各级管理人员在变电站投运前需要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并演习投运充电方案。为了满足上述变电站投运前和投运期间的各项工作要求,运行人员主要通过照片、视频、二维接线图、现场查看等人工方式熟悉现场设备、演示投运方案和投运过程。以上工作方式存在无法全方面、多角度地查看现场设备,或现场设备展示不够直观,无法形象地演示投运充电过程等问题。目前,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仿真培训、可视化展示、虚拟试验等应用中,能够更加准确、逼真地反映现场设备及环境的状态,大大提升了用户的视觉感受和人机交互体验。虽然这种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电网的各个环节中,但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可视化投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变电站进行建模并生成变电站三维设备场景;加载所述变电站三维设备场景,搜索充电拓扑节点电气连接,生成变电站充电拓扑模型;分析所述变电站充电拓扑模型,实时计算在充电过程绘制的正在充电拓扑节点集合;动态绘制所述正在充电拓扑节点集合的充电链路,展现充电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可视化投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变电站进行建模并生成变电站三维设备场景; 加载所述变电站三维设备场景,搜索充电拓扑节点电气连接,生成变电站充电拓扑模型; 分析所述变电站充电拓扑模型,实时计算在充电过程绘制的正在充电拓扑节点集合; 动态绘制所述正在充电拓扑节点集合的充电链路,展现充电过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可视化投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变电站进行建模并生成变电站三维设备场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对变电站中各个设备及其部件创建三维模型并导出三维模型文件; 加载所述三维模型文件,生成与真实场景相符合的三维设备场景; 绑定三维设备模型和设备状态实时数据记录。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可视化投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加载所述变电站三维设备场景,搜索充电拓扑节点电气连接,生成变电站充电拓扑模型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1)遍历变电站实际场景中的所有电力设备和电气接线,生成变电站充电拓扑节点集合; 2)搜索充电拓扑节点相邻连通的充电拓扑节点,建立充电拓扑节点的连接关系; 3)按步骤2)搜索所有充电拓扑节点电气连接,生成充电拓扑模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可视化投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充电拓扑节点相邻连通的充电拓扑节点,建立充电拓扑节点的连接关系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a)遍历充电拓扑节点设备模型的各顶点,计算出所有充电拓扑节点外包立方体的中心点坐标和长、宽、高; (b)判断当前充电拓扑节点的外包立方体是否与其他充电拓扑节点的外包立方体有相交,如果有相交,得到与该充电拓扑节点的外包立方体相交关系的充电拓扑节点子集合,如果没有相交,返回继续搜索下一个充电拓扑节点的外包立方体; (c)针对充电拓扑节点子集合,进一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香赵自刚杨立波习新魁王国平赵春雷潘正魁吴海宏王炎军王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