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方法,虚拟智能卡设置在一张物理智能卡中,物理智能卡设有虚拟智能卡管理层以及与虚拟智能卡管理层通讯的智能卡网络服务器,智能卡网络服务器用于与外部的浏览器进行通讯,该方法包括:在物理智能卡中存储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信息;智能卡网络服务器接收浏览器的浏览请求信息后,将浏览请求信息传送至虚拟智能卡管理层;虚拟智能卡管理层获取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信息并生成浏览页面,将生成的页面数据传送至智能卡网络服务器;智能卡网络服务器向浏览器输出所述页面数据,浏览器显示所接收的页面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方法能显示虚拟智能卡的版面设计等信息,便于虚拟智能卡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卡,具体涉及智能卡的可视化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卡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多种
,如移动通讯系统中手机使用的SIM卡、 银行存取款使用的借记卡或信用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公交卡、记录社保信息的社保卡等。现有大多的上述智能卡只能作为单一卡种使用,如仅能作为SIM卡或公交卡使用, 往往导致个人需要携带大量的智能卡,不但不利于人们携带,也不利于人们对多张智能卡的保存与管理,给持卡人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现有的一些智能卡内设置多个应用文件,每个应用文件存储有不同领域的应用,如一些应用文件对应的程序用于移动通讯,另一些应用文件对应的程序用于保存银行帐号信息等。但不同应用文件之间可能相互访问,甚至一些应用文件会篡改其他应用文件的数据,导致智能卡所存储的信息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给智能卡的安全使用带来极大的急 ^^ ο现有技术中,一些物理智能卡中设置了多张虚拟智能卡,该种物理智能卡的层次结构如图ι所示。物理智能卡由下至上设有硬件层11、操作系统层12、虚拟智能卡管理层 13以及虚拟智能卡层14,其中虚拟智能卡层14内设有两张虚拟智能卡15、16,当然,也可设置更多的虚拟智能卡。虚拟智能卡管理层13对两张虚拟智能卡15、16进行管理,包括给每一虚拟智能卡 15、16分配单独的存储空间以及单独占用的I/O接口、设置每一虚拟智能卡15、16的访问权限,确保虚拟智能卡15、16在独占的内存空间内运行,从而确保每一虚拟智能卡15、16相互独立地工作,且一张虚拟智能卡内的数据不会被另一张虚拟智能卡篡改。由于该物理智能卡中设置了虚拟智能卡的安全访问机制,从软件上实现虚拟智能卡的安全隔离,可确保每一虚拟智能卡15、16安全独立地运行,从而实现物理智能卡的“一卡多用”。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物理智能卡的虚拟智能卡由不同的发卡方开发,一般由一方开发物理智能卡并预设一张虚拟智能卡,然后交由其他发卡方继续开发其他虚拟智能卡, 因此物理智能卡开发完毕后版面一般已经设计完毕,但物理智能卡的版面普遍较小,无法显示多张虚拟智能卡的信息,导致虚拟智能卡无法像物理智能卡一样显示其版面设计。同时,人们使用虚拟智能卡时,往往希望看到虚拟智能卡的个性化信息,例如持卡人的照片、虚拟智能卡的发卡方信息等,现有的虚拟智能卡无法满足人们可视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虚拟智能卡设置在一张物理智能卡中,物理智能卡设有用于管理虚拟智能卡的虚拟智能卡管理层以及与虚拟智能卡管理层通讯的智能卡网络服务器,智能卡网络服务器用于与外部浏览器进行通讯,该方法包括在物理智能卡中存储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信息;智能卡网络服务器接收来自浏览器的浏览请求信息后,将浏览请求信息传送至虚拟智能卡管理层;虚拟智能卡管理层获取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信息并生成浏览页面,将生成的页面数据传送至智能卡网络服务器;智能卡网络服务器向浏览器输出页面数据;浏览器显示页面数据。优选地,物理智能卡中设置的虚拟智能卡数量至少为二张;物理智能卡所存储的虚拟智能卡可视化信息包括每一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信息。优选地,虚拟智能卡管理层接收到浏览请求信息后,获取相应虚拟智能卡的可视息 ο优选地,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信息包括虚拟智能卡的版面设计以及个性化信息。优选地,虚拟智能卡的版面设计包括虚拟智能卡的正面版面设置以及背面版面设计。优选地,个性化信息为版面设计的链接信息。优选地,虚拟智能卡管理层生成的浏览页面为静态HTML页面或动态HTML页面。优选地,智能卡网络服务器应用HTTP协议向外部输出页面数据。优选地,HTTP协议建立在TCP/IP协议或BIP协议上。优选地,智能卡网络服务器是基于HTTP协议的轻量级网络服务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虚拟智能卡设置在一张物理智能卡中,物理智能卡设有用于管理虚拟智能卡的虚拟智能卡管理层以及与虚拟智能卡管理层通讯的可视化服务器,智可视化服务器用于与外部终端进行通讯,该方法包括在物理智能卡中存储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信息;可视化服务器接收来自终端的请求信息后,通过虚拟智能卡管理层获取可视化信息;可视化服务器将可视化信息返回到终端。优选地,可视化服务器和终端采用用户自定义的通信协议。优选地,可视化服务器采用用户自定义的信息格式将可视化信息返回到终端。 优选地,用户自定义的通信协议是直接扩展的APDU命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物理智能卡中设置智能卡网络服务器,其可将虚拟智能卡管理层生成的浏览页面向外部输出。这样,当物理智能卡与外部的浏览器建立通讯后,智能卡网络服务器可向浏览器发送页面数据,人们可通过浏览器观看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信息,包括虚拟智能卡的版面设计及个性化信息,使得虚拟智能卡的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清楚地了5解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配合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卡可视化体系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卡可视化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物理智能卡具有硬件层、操作系统层、虚拟智能卡管理层以及虚拟智能卡层,其中硬件层包括物理智能卡的硬件设备,如中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等。操作系统层运行在硬件层上,包括物理智能卡的操作系统(COS)。参见图2,虚拟智能卡管理层31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用于对虚拟智能卡层40中的多张虚拟智能卡41、42进行管理,包括设置每一虚拟智能卡41、42的单独占用存储空间、 内存空间、I/O接口等,并设置每一虚拟智能卡41、42的访问权限,即设置虚拟智能卡41、42 的安全机制。虚拟智能卡管理层31可以访问存储器33,对存储器33存储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虚拟智能卡层40运行在虚拟智能卡管理层上,其设置有多张虚拟智能卡41、42, 每一虚拟智能卡41、42分别具有与现有单一物理智能卡相同的功能,可实现各种应用,如通讯、公交计费、记录社保信息等。每一虚拟智能卡41、42具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并且独立运行自己的应用程序以实现各自的功能。物理智能卡还设有智能卡网络服务器32,其是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软件模块。 智能卡网络服务器32类似于普通的网络服务器,其可接收网络所传送的请求信息,并根据请求信息作出响应,返回响应信息。本实施例中,智能卡网络服务器32可与外部的浏览器50进行通讯。浏览器50是设置在终端,如手机、计算机、POS机、具有机顶盒的电视机等的软件模块,其可与智能卡网络服务器32建立通讯连接。智能卡网络服务器32可接收浏览器50所发送的HTTP报文, 并对所接收的HTTP报文进行解析处理。对HTTP报文解析处理后,智能卡网络服务器32可向浏览器50返回HTTP响应信息。浏览器50接收HTTP响应信息后,可将HTTP响应信息显示出来。智能卡网络服务器32与浏览器50之间使用HTTP协议进行通讯,HTTP协议可建立在TCP/IP协议或BIP (Bearer Independent Protocol)协议上,因此智能卡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洪峰,康建明,鲁志军,孟宏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