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属于采油工程领域中的一种油井封隔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热采稠油套变井采用的小直径双密封分层注汽封隔器。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稠油热采井吞吐轮次的增加,套管变形、缩径现象日益突出。由于套管变形、缩径,采用常规热采封隔器(最小外径> Φ 150_)无法通过套变段(套变位置大多在油层中、上部位),使部分油井不能实施分层注汽措施,导致油层纵向动用不均,吞吐效果差,严重影响该类油井的采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直径双密封分层注汽封隔器,其满足套变井分层注汽的需要,可有效提高套变井油层动用程度,改善蒸汽吞吐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直径双密封分层注汽封隔器,所述封隔器包括:中心管;液缸外套,其具有外套主体、上延伸块和下延伸块,所述外套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外侧中部,所述外套主体的外侧向上延伸有所述上延伸块,所述上延伸块的内侧形成上液缸,所述外套主体的外侧向下延伸有所述下延伸块,所述下延伸块的内侧形成下液缸;上胶筒和下胶筒,上胶筒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外侧上部,且上胶筒位于上液缸的上方,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直径双密封分层注汽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包括:中心管;液缸外套,其具有外套主体、上延伸块和下延伸块,所述外套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外侧中部,所述外套主体的外侧向上延伸有所述上延伸块,所述上延伸块的内侧形成上液缸,所述外套主体的外侧向下延伸有所述下延伸块,所述下延伸块的内侧形成下液缸;上胶筒和下胶筒,上胶筒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外侧上部,且上胶筒位于上液缸的上方,所述上胶筒的上端连接有上压帽,上胶筒的下端内侧设有上窄下宽的锥形空间,所述下胶筒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外侧下部,且下胶筒位于下液缸的下方,下胶筒的下端连接有下压帽,下胶筒的上端内侧设有上宽下窄的锥形空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直径双密封分层注汽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包括: 中心管; 液缸外套,其具有外套主体、上延伸块和下延伸块,所述外套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外侧中部,所述外套主体的外侧向上延伸有所述上延伸块,所述上延伸块的内侧形成上液缸,所述外套主体的外侧向下延伸有所述下延伸块,所述下延伸块的内侧形成下液缸; 上胶筒和下胶筒,上胶筒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外侧上部,且上胶筒位于上液缸的上方,所述上胶筒的上端连接有上压帽,上胶筒的下端内侧设有上窄下宽的锥形空间,所述下胶筒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外侧下部,且下胶筒位于下液缸的下方,下胶筒的下端连接有下压帽,下胶筒的上端内侧设有上宽下窄的锥形空间; 上锥形胀体和下锥形胀体,其分别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中心管的外侧,所述上锥形胀体的下端连接于上液缸上,上锥形胀体的上端呈锥形而连接于上胶筒的锥形空间内,所述下锥形胀体的上端连接于下液缸,下锥形胀体的下端连接于下胶筒的锥形空间内;所述上锥形胀体具有上锥形主体和连接在上锥形主体下端的第一延伸杆,所述上锥形主体的上端呈锥形,所述第一延伸杆插设于所述上液缸内,并连接在上述上延伸块的内侧,随着上液缸内的液体的膨胀,所述上锥形主体呈向上移动设置;所述下锥形胀体具有下锥形主体和连接在下锥形主体上端的第二延伸杆,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军,郎宝山,吴非,付明,杨帆,贾德方,李吉贵,郭斌建,刘恒,李晓玲,孙丽娜,刘昌龙,张志中,袁东旭,张鸿璐,刘如杰,熊伟,田玉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