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桂彬专利>正文

一种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7951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包括一下端面(12)为网状结构的槽体(1),沿所述槽体上端面(11)周围设置有挂耳(2),所述槽体侧面(13)包括若干个均匀设置的支撑柱(131),支撑柱(131)固定连接于所述槽体上端面(11)和所述槽体下端面(12)之间,在所述部分支撑柱(131)上固定有卡柱(3),所述卡柱(3)与所在支撑柱(131)所呈角度为锐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窨井防护装置为上端面开口而下端面为网状结构的槽体,既可以保证路面的废水能顺利通过该防护装置流入下水道中,又能阻止杂物落入窨井而堵塞下水道或砸伤检修人员,还能避免人跌落至窨井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且该防护装置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于窨井口处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纵横交错,窨井分布密集。由于窨井多分布在人群流量大的道路上,而目前部分城市的窨井盖依旧采用的是铸铁材质,容易失窃,所以在雨天或是晚上常发生行人掉入无盖窨井的事故。相对于铸铁材质,有些城市已经采用低廉的钢钎混泥土材料制作窨井盖,通过调查,自从采用钢钎混泥土窨井盖后,因窨井盖被盗而造成行人误跌至窨井的事故发生率有所降低,但采用钢钎混泥土窨井盖却存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例如,当钢钎混泥土窨井盖由于长期使用破损时,破损的碎片以及路面的杂物容易掉入下水道,长期积累,将造成下水道堵塞;另外,当对下水道检修时,窨井盖被移开,仍会给行人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再者,当窨井盖被移开后,路面的杂物极易掉入窨井,对在窨井内进行检修的人员造成身体伤害。因此,面对部分城市并未完全普及钢钎混泥土窨井盖以·及钢钎混泥土窨井盖仍然存在的不足,窨井安全防护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窨井口能起到防护作用且制作简单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包括一下端面为网状结构的槽体,沿所述槽体上端面周围设置有挂耳,所述槽体侧面包括若干个均匀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槽体上端面和所述槽体下端面之间,在部分支撑柱上固定有卡柱,卡柱与所在支撑柱所呈角度为锐角。上述方案中,专利技术人结合现有窨井和窨井盖的形状将防护装置设置为槽体结构,便于将防护装置安装在窨井口处的窨井盖下方。其中防护装置上端开口,下端网状结构设计既可使路面上的废水顺畅的通过防护装置流入下水道,又可阻挡人和杂物落入窨井,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而经安装后,本专利技术中的挂耳卡扣在窨井口边缘,防止防护装置跌落至下水道;另外,卡柱与所在支撑柱形成倒刺结构,卡在窨井壁,进一步使防护装置固定。所述卡柱与其所在支撑柱所呈锐角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参考原则是卡柱与所在支撑柱所呈角度要保证足够大,以使卡柱与窨井壁的结合力足以承担一个人的重力,但倾斜的角度又不能过大,避免安装不方便。优选的,所述卡柱与所在支撑柱所呈锐角为30-45 度。所述槽体下端面网状结构既可以是软性网体,如可抗腐蚀和抗压性比较强的尼龙网或帆布网;所述槽体下端面网状结构同样也可是刚性网体,例如由耐腐蚀金属材料通过焊接形成的网体。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刚性网体包括若干金属柱以及金属柱间的网眼。刚性网体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选择多种方式,主要用于防护人或大体积的物体坠入窨井和便于路面的废水排放,例如由多个平行放置的长条状金属柱分别与下端面外框焊接形成的图形、交集于一点的多个长条状金属柱分别与下端面外框焊接形成的图形、一圆形金属柱边缘与下端面外框边缘焊接有多个长条状金属柱的图形、一矩形金属柱边缘与下端面外框边缘焊接有多个长条状金属柱的图形、多个横向放置的长条状金属柱与多个竖向放置的长条状金属柱相交形成的网格状图形。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挂耳上设置有通孔。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槽体、卡柱及挂耳表面覆盖有保护层。具体的,所述保护层为防护漆或PVC胶体。鉴于窨井口的形状常见为圆形或方形,为了使本专利技术与窨井口形状相配套,所述槽体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圆形或均为矩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选取刚性材料锻造出两个形状相同、大小有别且为规则图形的框架;(2)在小框架内部区域固定防护网;(3)将大框架和小框架相对应放置,并在大框架和小框架之间焊接多个为刚性材质的支撑柱,从而使大框架、支撑柱以及小框架形成一槽体;(4)在大框架周围均匀焊接多个带通孔的挂耳;(5)在部分支撑柱上对应焊接卡柱,在焊接时卡柱与所在支撑柱的角度为锐角,且卡柱的高度不超过所在支撑柱的高度;(6)对框架、支撑柱、挂耳以及卡柱进行防锈处理。上述步骤中,所述框架、支撑柱、挂耳以及卡柱优选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铁合金材质以防止失窃。为了能提高所述铁合金材质的韧性,所述铁合金各成分的重量比如下:C:0.06-0.40wt% ;Mn:0.5-2.8wt% ;S1:0.3-0.7wt% ;Cr:0-1.8wt% ;S:0-0.5wt% ;其余为Fe ;所述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冶炼:冶炼铁合金,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6-0.40wt%, Mn:0.5-2.8wt%,S1:0.3-0.7wt%, Cr:0-1.8wt%, S:0-0.5wt%,其余为 Fe ; b.退火:将步骤a中冶炼的铁合金加热并升温至850_880°C并保持此温度2_4小时,然后降温至120-150°C并冷却至室温;c.加热、煅造:将步骤b中退火后的铁合金加热升温至650-680°C并保持此温度1-3小时,然后升温至880-920°C并保持此温度1_3小时,再升温至1060-1125°C并保持此温度0.5-2小时,最后出炉锻造;d.热处理:将c步骤锻造后的铁合金加热升温至650-680°C并保持此温度1.5-2.5小时,然后升温至850-880°C并保持此温度2_4小时,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其中:上述步骤(I)中,所述框架的形状优选圆形或矩形;上述步骤(2)中,在小框架内部区域进行防护网固定时,可以选择尼龙网或帆布网并通过绑定的方式固定在小框架上,也可以将多个铁条通过焊接与小框架固定;上述步骤(3)中,在利用支撑柱将大框架和小框架进行焊接固定时,要首先将大框架与小框架平行放置,保证最终形成的防护装置在被安装时更加便捷;上述步骤(4)中,在挂耳上设置通孔,方便工作人员借助连接工具穿透挂耳上的孔,使挂耳与窨井口边缘固定,还可方便检修人员利用挂钩或绳索提起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装置;上述步骤(5)中,卡柱与所在支撑柱的角度优选为30-45度;上述步骤(6)中,防锈处理的优选方式是喷涂防护漆或覆盖PVC胶体。为了防止防锈漆脱落,在喷涂防护漆后要通过隧道式烤箱对防护漆进行分段烘烤,烘烤参数为:100-120°C,0.3 小时-0.5 小时;150-180°C, I 小时_2 小时;60—120°C,0.4 小时-0.8 小时。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为上端面开口且下端面为网状结构的槽体,既可以保证路面的废水能顺利通过该防护装置流入下水道中,又能阻止杂物落入窨井而堵塞下水道或砸伤检修人员,还能避 免人跌落至窨井而造成安全事故;(2)本专利技术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通过在槽型体上端面周围设置挂耳,使防护装置不至于受重力影响而跌落至窨井中;(3)本专利技术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中的槽体侧面为由若干支撑柱围绕而成的间隙结构,使废水能通过槽体侧面的间隙顺畅流通;(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挂耳上设置通孔,方便工作人员借助连接工具穿透挂耳上的孔,使挂耳与窨井口边缘固定,还可方便检修人员利用挂钩或绳索提起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装置;(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柱上倾斜固定有卡柱,使卡柱与所在支撑柱形成倒刺结构,卡在窨井的井壁,进一步提高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的固定性,且卡柱与所在支撑柱形成倒刺结构还可防止防护装置在雨天被窨井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端面(12)为网状结构的槽体(1),沿所述槽体上端面(11)周围设置有挂耳(2),所述槽体侧面(13)包括若干个均匀设置的支撑柱(131),支撑柱(131)固定连接于所述槽体上端面(11)和所述槽体下端面(12)之间,在部分支撑柱(131)上固定有卡柱(3),卡柱(3)与所在支撑柱(131)所呈角度为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端面(12)为网状结构的槽体(1),沿所述槽体上端面(11)周围设置有挂耳(2),所述槽体侧面(13)包括若干个均匀设置的支撑柱(131),支撑柱(131)固定连接于所述槽体上端面(11)和所述槽体下端面(12)之间,在部分支撑柱(131)上固定有卡柱(3),卡柱(3)与所在支撑柱(131)所呈角度为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3)与所在支撑柱(131)所呈锐角为30-4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下端面(12)为软性网体或刚性网体,所述刚性网体包括若干金属柱(121)以及金属柱间的网眼(12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I)、卡柱(3 )及挂耳(2 )表面覆盖有保护层,所述挂耳(2 )上还设置有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防护漆或PVC胶体。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上端面(11)和下端面(12)均为圆形或均为矩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窨井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刚性材料锻造出两个形状相同、大小有别且为规则图形的框架; (2)在小框架内部区域 固定防护网; (3)将大框架和小框架对应放置,并在大框架和小框架之间焊接多个为刚性材质的支撑柱,从而使大框架、支撑柱以及小框架形成一槽体; (4)在大框架周围均匀焊接多个带通孔的挂耳; (5)在部分支撑柱上对应焊接卡柱,在焊接时卡柱与所在支撑柱的角度为锐角,且卡柱的高度不超过所在支撑柱的高度; (6)对框架、支撑柱、挂耳以及卡柱进行防锈处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彬
申请(专利权)人:陈桂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