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力射流循环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7923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力射流循环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该装置包括池体、进水管、出水管和滤池滤料,还包括回流管、射流进水管、射流喷嘴、射流喉管、射流扩散管、循环回流上升管、滤料洗涤分离管、进水套管、滤料洗涤分离管回流窗口、喇叭口、气体逸散管、水槽、三通管件、隔板、放空管接口、沼气管接口、液位传感器接口和检查孔。该方法包括步骤为A)废水处理、B)清洗和C)回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连续进水条件下厌氧生物膜剥落更新和分离排放,有效解决了传统生物滤池堵塞问题,实现了进水与滤料生物膜的更新同时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厌氧生物滤池是一种内部装填滤料作为厌氧微生物载体的厌氧生物反应器,由滤料、布水系统和沼气收集系统等组成。厌氧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污水流经挂有生物膜的滤料时,水中的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表面,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净化后的水经滤池排出,厌氧反应生成的沼气被收集利用。厌氧滤池具有剩余污泥量少,水力负荷高,处理效果稳定的优点。滤料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载体,是厌氧生物滤池的核心单元。由于附着在滤料上的生物膜不断生长,容易出现滤料堵塞问题,导致处理水量和处理效果显著降低。针对厌氧生物滤池易堵塞的问题,现常用反冲洗技术来实现生物膜滤料的更新(邹振裕,罗永恒,水厂滤池自动反冲洗控制的优化研究,工业水处理,Vol.31N0.174-76,Jan.2011)。反冲洗是利 用水流对滤料的摩擦和剪切作用使老化生物膜和截留悬浮物与滤料相分离,并随水流带出滤池。反冲洗技术是目前滤料更新的常规方法,但存在滤料更新效果较差,费水费电;反冲洗强度难以精准控制,常导致滤池内滤料流失严重;进水与生物膜滤料更新无法同时进行,即生物膜滤料更新时不能处理污水等问题,并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配备多组厌氧滤池并联运行,存在操作复杂、运行难度大、投资费用高等问题。例如中国专利号:201110021745.2,公开日2011-06-29,公开了一份名称为一种曝气生物滤池设备的专利文件,该专利技术曝气生物滤池设备是一种多级串联组合式工艺的集成式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池体、填料层、承托层、污泥斗、进出水系统、反冲洗系统、各种控制阀门和计量设备。整个设备以同心圆的形式,由内向外依次分为缺氧区滤池、第一和第二好氧区滤池。设备运行时,污水从内层缺氧区底部进入,然后相继以上向流、下向流和上向流的方式通过各个滤池,最后在池顶集水槽内汇集排出。进水同时,向好氧池下部的微孔曝气软管通入空气,提供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在反冲洗阶段,好氧区滤池的反冲洗气、水合用一套穿孔管,采用气-水-气三步冲洗的方式,厌氧段滤池利用进水穿孔管进行反冲洗,全程仅用水冲。在上向流水冲结束后,进行下向流水冲,将老化的生物膜除去,保证滤池稳定运行。但是本专利技术还是存在滤料更新效果较差、费水费电、反冲洗强度难以精准控制、操作复杂、运行难度大、投资费用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有机废水时存在易堵塞及进水与滤料生物膜更新不能同时进行,操作复杂,投资费用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生物滤池易堵塞及进水与滤料生物膜更新无法同时进行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力射流循环厌氧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进水管、出水管和滤池滤料,所述的出水管接在池体的中上部的侧壁上;所述的滤池滤料位于池体的内部,还包括回流管、射流进水管、射流喷嘴、射流喉管、射流扩散管、循环回流上升管、滤料洗涤分离管、进水套管、滤料洗涤分离管回流窗口、喇叭口、气体逸散管、水槽、三通管件、放空管接口、沼气管接口、液位传感器接口和检查孔,所述的射流进水管插入到池体中的底部;所述的射流喷嘴位于射流进水管的顶端;所述的射流喷嘴的上方依次为射流扩散管、循环回流上升管,循环回流上升管的底端为喇叭口,射流扩散管的上端与循环回流上升管的喇叭口连接,射流扩散管的下端为射流喉管;所述的进水套管的底端也有喇叭口,进水套管的顶端通过三通管件与滤料洗涤分离管相连,三通管件的另一开口与进水管相连;所述的进水套管和滤料洗涤分离管套在循环回流上升管上,滤料洗涤分离管与循环回流上升管之间的空隙组成滤料洗涤分离管回流窗口 ;所述的滤料洗涤分离管的上端与水槽连接;所述的气体逸散管接在水槽的顶部,所述的回流管接在水槽的中下部的侧壁上;所述的沼气管接口和检查孔都接在池体的顶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接口位于池体内部的顶端;所述的放空管接口位于池体的底部。优选地 ,所述的射流喷嘴和射流喉管间距是射流喷嘴横截面直径的1-2倍。优选地,所述的射流喉管与射流喷嘴横截面积比为1.5-3:1,射流喉管长度是其横截面直径的6-7倍。优选地,所述的滤料洗涤分离管与循环回流上升管之间的直径比为1.5-2:1。优选地,所述的滤池滤料采用无烟煤或沸石;所述的进水套管底端的喇叭口上部的滤池滤料的装填厚度为l-2m。优选地,所述的回流管接在水槽上的高度低于出水管接在池体上的高度。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隔板,所述的隔板位于进水套管和滤料洗涤分离管之间。用于分隔进水和射流循环水。一种水力射流循环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其步骤为:A)废水处理,有机废水依次通过进水管和进水套管进入滤池滤料,废水经过滤池滤料处理后经过出水管排出;B)清洗,开启射流进水管,清洗水通过射流喷嘴喷向射流喉管,在该过程中由于水力射流的强烈的湍流作用和动量传递作用,使滤池滤料相互碰撞、挤压、摩擦以及剧烈的水力剪切作用,实现老化生物膜的剥落,老化生物膜随清洗水进入循环回流上升管和滤料洗涤分离管,然后到达水槽,到达水槽后由于清洗水的上升流速大于生物膜的沉速,小于滤料的沉速,所以进入到水槽的滤料通过滤料洗涤分离管回流窗口沉降到滤池滤料的顶部,完成滤料的清洗,而剥落的老化生物膜通过回流管随清洗水排出;C)回流,回流管流出的清洗水经过沉淀处理去除脱落的生物膜后通过进水管和进水套管进入滤池滤料进行净化处理。优选地,所述的步骤B)清洗每隔一段时间启动一次,每次运行5-10分钟。间隔时间根据需要确定,既要保证滤料不发生堵塞,同时满足厌氧生物膜污泥龄的要求。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I)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通过水力射流滤料循环技术,实现连续进水条件下厌氧生物膜剥落更新和分离排放,有效解决了传统生物滤池堵塞问题,实现了进水与滤料生物膜的更新同时进行;(2)本专利技术回流管流出的清洗水经过沉淀处理去除脱落的生物膜后通过进水管和进水套管进入滤池滤料进行净化处理,有效防止滤层阻塞;射流喷嘴和射流喉管间距是射流喷嘴横截面直径的1-2倍,射流喉管与射流喷嘴横截面积比为1.5-3:1,射流喉管长度是其横截面直径的6-7倍,滤料洗涤分离管与循环回流上升管之间的直径比为1.5-2:1,在该比例下无烟煤或沸石的更新效果最好,在不浪费原料的情况下,无烟煤或沸石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3)本专利技术通过间歇水力射流循环作用,每隔一段时间启动一次清洗,每次运行5-10分钟,使厌氧生物膜加速更新,不仅能够提高厌氧生物膜的活性,防止滤层堵塞,还能实现生物膜脱膜和排泥,保障厌氧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和效能;(4)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类型污水形成的厌氧生物膜动力学特征,借助水力射流自动控制系统,优化滤料循环更新的周期,有利于滤料的充分利用,节约成本;(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后的有机废水能达到各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出水的水质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外部 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三通管件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喇叭口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进水管;2、出水管;3、回流管;4、射流进水管;5、射流喷嘴;6、射流喉管;7、射流扩散管;8、循环回流上升管;9、滤料洗涤分离管;10、进水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力射流循环厌氧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进水管(1)、出水管(2)和滤池滤料(13),所述的出水管(2)接在池体的中上部的侧壁上;所述的滤池滤料(13)位于池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管(3)、射流进水管(4)、射流喷嘴(5)、射流喉管(6)、射流扩散管(7)、循环回流上升管(8)、滤料洗涤分离管(9)、进水套管(10)、滤料洗涤分离管回流窗口(11)、喇叭口(12)、气体逸散管(14)、水槽(16)、三通管件(17)、放空管接口(19)、沼气管接口(20)、液位传感器接口(21)和检查孔(22),所述的射流进水管(4)插入到池体中的底部;所述的射流喷嘴(5)位于射流进水管(4)的顶端;所述的射流喷嘴(5)的上方依次为射流扩散管(7)、循环回流上升管(8),循环回流上升管(8)的底端为喇叭口(12),射流扩散管(7)的上端与循环回流上升管(8)的喇叭口(12)连接,射流扩散管(7)的下端为射流喉管(6);所述的进水套管(10)的底端也有喇叭口(12),进水套管(10)的顶端通过三通管件(17)与滤料洗涤分离管(9)相连,三通管件(17)的另一开口与进水管(1)相连;所述的进水套管(10)和滤料洗涤分离管(9)套在循环回流上升管(8)上,滤料洗涤分离管(9)与循环回流上升管(8)之间的空隙组成滤料洗涤分离管回流窗口(11);所述的滤料洗涤分离管(9)的上端与水槽(16)连接;所述的气体逸散管(14)接在水槽(16)的顶部,所述的回流管(3)接在水槽(16)的中下部的侧壁上;所述的沼气管接口(20)和检查孔(22)都接在池体的顶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接口(21)位于池体内部的顶端;所述的放空管接口(19)位于池体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射流循环厌氧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进水管(I)、出水管(2)和滤池滤料(13),所述的出水管(2)接在池体的中上部的侧壁上;所述的滤池滤料(13)位于池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管(3)、射流进水管(4)、射流喷嘴(5)、射流喉管(6)、射流扩散管(7)、循环回流上升管(8)、滤料洗涤分离管(9)、进水套管(10)、滤料洗涤分离管回流窗口(11)、喇叭口(12)、气体逸散管(14)、水槽(16)、三通管件(17)、放空管接口(19)、沼气管接口(20)、液位传感器接口(21)和检查孔(22),所述的射流进水管(4)插入到池体中的底部;所述的射流喷嘴(5)位于射流进水管(4)的顶端;所述的射流喷嘴(5)的上方依次为射流扩散管(7)、循环回流上升管(8),循环回流上升管(8)的底端为喇叭口(12),射流扩散管(7)的上端与循环回流上升管(8)的喇叭口(12)连接,射流扩散管(7)的下端为射流喉管(6);所述的进水套管(10)的底端也有喇叭口(12),进水套管(10)的顶端通过三通管件(17)与滤料洗涤分离管(9)相连,三通管件(17)的另一开口与进水管(I)相连;所述的进水套管(10)和滤料洗涤分离管(9)套在循环回流上升管(8)上,滤料洗涤分离管(9)与循环回流上升管(8)之间的空隙组成滤料洗涤分离管回流窗口(11);所述的滤料洗涤分离管(9)的上端与水槽(16)连接;所述的气体逸散管(14)接在水槽(16)的顶部,所述的回流管 (3)接在水槽(16)的中下部的侧壁上;所述的沼气管接口(20)和检查孔(22)都接在池体的顶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接口(21)位于池体内部的顶端;所述的放空管接口(19)位于池体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射流循环厌氧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喷嘴(5)和射流喉管(6)间距是射流喷嘴(5)横截面直径的1-2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射流循环厌氧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喉管(6)与射流喷嘴(5)横截面积比为1.5-3:1,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王秋实高雅张旋陈振鹏周文敏王娟丁亮胡静潘丙才杨智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