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安全绳夹紧装置,由U型外壳、咬合组件和锁定机构组成,U型外壳呈半圆筒状,两侧有轴套,咬合组件包括由穿轴依次穿过的咬合片、弹簧和折叠板,咬合片的端部为棘齿弧面,底部与压扭板联接,折叠板与穿在U型外壳右侧轴套内的L型轴相铆接,锁定机构为L型插销,其长销穿在U型外壳左侧轴套和穿轴端头的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自动咬紧安全绳,确保高空作业人员的人生安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用的安全绳,尤其是安全绳的夹紧装置。高空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必须配备安全带,以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安全带通常都是通过一根短绳及套钩与安全绳相连接的。目前所用的套钩只能简单地套在安全绳上,没有夹紧功能,使用时先在安全绳上系套,然后再把套钩挂在套上,必须在安全绳上一段一段地系套,不停地移动系套套钩,使用很不方便,所用的短绳较长,而且套钩上的定位部件操作不灵活,易刮开,不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自动咬紧安全绳,还可随意沿安全绳上下滑动,并确保使用者安全的安全绳夹紧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安全绳夹紧装置由U型外壳、咬合组件和锁定机构所组成,U型外壳呈半圆筒状,左右两侧上下各有一个连体轴套,其左侧底部外沿上设有定位座,座上开有两个销孔,咬合组件包括由穿轴依次穿过的咬合片、弹簧和折叠板,咬合片的端部呈弧状,并布满棘齿,其底部的豁口内通过销轴联接一个带有绳环的压扭板,折叠板与穿在U型外壳右侧上下轴套内的L型轴相铆接,L型轴的短轴上套有滑轮,锁定机构包括乚型插销,其长销穿过定位座上的销孔,套上弹簧和固定外套,再穿入U型外壳左侧的轴套及穿轴端头的孔,其短销穿过定位座上的另一个销孔和安有弹簧夹的定位板,并铆固。在所述U型外壳左侧还铆接一个保险钩;在折叠板内的穿轴上还穿有一个与弹簧相配合的挂板;所述的咬合片可由四片叠合而成,用铆钉固定,外侧的两片较长,叠合后底部形成豁口;所述滑轮的表面呈内陷圆弧状;所述U型外壳两端的边缘均应向外翻转。本技术安全绳夹紧装置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一旦发生意外,该装置会紧紧咬住安全绳,且越咬越紧,确保使用者的安全,能有效地防止人体坠落事故的发生。下面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安全绳夹紧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全绳夹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附图2为本技术安全绳夹紧装置的正面立体组合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安全绳夹紧装置的反面立体组合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安全绳夹紧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从附图1、2和3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技术安全绳夹紧装置主要由U型外壳30、咬合组件和锁定机构三部分组成。U型外壳30呈半圆筒状,其左右两侧上下各有一个连体轴套13、14和32、33,在U型外壳30的左侧底部外沿上带有一个定位座22,在定位座22上开有两个销孔。咬合组件主要包括通过穿轴1依次联接的咬合片、弹簧7和折叠板8,两端还加设垫片4和9,在穿轴1的一端开有销孔。咬合片的端部呈弧状,并布满棘齿,其底部开有豁口,豁口内通过销轴10联接一个带有绳环的压扭板11。折叠板8通过铆钉18固定在L型轴20的中部,L型轴的长轴穿在U型外壳30右侧上下轴套32和33内,一端用螺帽21固定,L型轴20的短轴上套有滑轮19。这样,咬合组件既能以穿轴1为轴心上下转动,又能以L型轴20为轴心左右转动。锁定机构主要包括乚型插销25和定位板29,乚型插销25上的长销穿过定位座22下方的销孔,套上弹簧27,并带上固定外套26,再穿入U型外壳30左侧的轴套13和14及位于两者间的穿轴端头的孔,乚型插销25的短销穿过定位板29的一端和定位座22上方的销孔,从定位板29的另一端穿出,安上垫圈28,并铆固。在定位板29的中间还安有一个带有弹簧23的弹簧夹24。本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咬合片可由三或四片叠合而成,外侧的两片咬合片5较长,中间的咬合片6较短,叠合后底部形成豁口,用铆钉2和3固定,铆钉2一端较长,可固定弹簧7。使用时,在压扭板11的绳环上套接一根短绳12,短绳12的另一端有一个环套,使用者所系的安全带穿在该环套内,然后按住定位板29往下推,使定位座22上的突起卡在定位板29上的小方孔上,也即使乚型插销25上的长销随着定位板29往下退离轴套14及穿轴1端头的孔,再上提并向右扭转压扭板11,使咬合组件整体以L型轴20为轴心向右转离U型外壳30的半圆筒,将U型外壳30套在安全绳索37上,再向左扭转压扭板11,使咬合组件复位,再释放定位板29,使乚型插销25复位,通过穿轴1端头的孔,锁住咬合组件。此时,咬合组件靠弹簧7来夹紧安全绳,只要上抬压扭板11,便可使该夹紧装置沿安全绳上下滑动。一旦发生意外,安全带便会通过短绳12往下拉压扭板11,从而使咬合组件以穿轴1为轴心转动,由于咬合片5和6端部的棘齿弧面是偏心的,所以往下的拉力越大咬得就越紧,请参见附图4。为了保险起见,本技术在所述U型外壳30的左侧还通过铆钉31铆接了一个保险钩15。使用时,把保险钩15端部的沟槽挂在垫圈28上即可。为增加咬合组件的自动咬合力,本技术在折叠板8内的穿轴1上还穿有一个与弹簧17相配合的挂板16。挂板16的下端靠在铆钉2的端头上。如果把挂板16上的孔35挂在折叠板8上的突起34上,则挂板16不对咬合组件起作用。为了减小上下滑动夹紧装置时对安全绳37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把U型外壳30上下两端的边缘均设计成向外翻转的形式,以减少与安全绳37的摩擦,而且把滑轮19的表面设计成内陷圆弧状,以保证安全绳37能在滑轮19上滑动。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绳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U型外壳、咬合组件和锁定机构所组成,U型外壳呈半圆筒状,左右两侧上下各有一个连体轴套,其左侧底部外沿上设有定位座,座上开有两个销孔,咬合组件包括由穿轴依次穿过的咬合片、弹簧和折叠板,咬合片的端部呈弧状,布满棘齿,其底部的豁口内通过销轴联接一个带有绳环的压扭板,折叠板与穿在U型外壳右侧上下轴套内的L型轴相铆接,L型轴的短轴上套有滑轮,锁定机构包括乚型插销,其长销穿过定位座上的销孔,套上弹簧和固定外套,再穿入U型外壳左侧的轴套及穿轴端头的孔,其短销穿过定位座上的另一个销孔和安有弹簧夹的定位板,并铆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绳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U型外壳左侧还铆接一个保险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绳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折叠板内的穿轴上还穿有一个与弹簧相配合的挂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绳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片由四片叠合而成,用铆钉固定,外侧的两片较长,叠合后底部形成豁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绳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的表面呈内陷圆弧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绳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外壳两端的边缘均向外翻转。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安全绳夹紧装置,由U型外壳、咬合组件和锁定机构组成,U型外壳呈半圆筒状,两侧有轴套,咬合组件包括由穿轴依次穿过的咬合片、弹簧和折叠板,咬合片的端部为棘齿弧面,底部与压扭板联接,折叠板与穿在U型外壳右侧轴套内的L型轴相铆接,锁定机构为L型插销,其长销穿在U型外壳左侧轴套和穿轴端头的孔内。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自动咬紧安全绳,确保高空作业人员的人生安全。文档编号B25B25/00GK2463122SQ01211529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光满 申请人:李光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绳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U型外壳、咬合组件和锁定机构所组成,U型外壳呈半圆筒状,左右两侧上下各有一个连体轴套,其左侧底部外沿上设有定位座,座上开有两个销孔,咬合组件包括由穿轴依次穿过的咬合片、弹簧和折叠板,咬合片的端部呈弧状,布满棘齿,其底部的豁口内通过销轴联接一个带有绳环的压扭板,折叠板与穿在U型外壳右侧上下轴套内的L型轴相铆接,L型轴的短轴上套有滑轮,锁定机构包括*型插销,其长销穿过定位座上的销孔,套上弹簧和固定外套,再穿入U型外壳左侧的轴套及穿轴端头的孔,其短销穿过定位座上的另一个销孔和安有弹簧夹的定位板,并铆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满,
申请(专利权)人:李光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