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6691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包括有吸收机芯,所述吸收机芯上设置有机芯进风口和机芯出风口,所述吸收机芯内设置有吸收体,所述吸收体设置在所述机芯进风口和机芯出风口之间,在所述机芯进风口和吸收体之间设置有循环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干燥的过程中无液态水产生;而且长时间工作无需维护;在无外部电源情况下也可以长时间发挥除湿作用;安装使用过程中无方向限制;不会对柜体的内部环境带来额外的温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中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变桨系统是变桨变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子系统之一。它在工作过程中随着轮毂一起旋转,运行过程中的工作温度较高,在潮湿的大气环境下工作,会对变桨系统产生极大危害。因此有必要对其工作环境进行除湿处理。现有的除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加热除湿,二是制冷除湿。但是这两种除湿方式,在变桨系统的应用中都会有不同方面的局限性。首先,加热除湿的方式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电气设备中,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柜内空气,在绝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湿度下降,减少凝露的风险。但是变桨系统中的内部发热器件较多,且空间较小。加热除湿必然导致变桨系统额外的温升,致使变桨系统的散热设计变得复杂,控制要求也变得复杂。其次,制冷除湿的方式广泛应用于电控系统中。其原理是利用制冷设备,产生一个局部冷却的冷端。让柜内的空气通过这个冷端,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冷端凝结为液态,液态水通过收集排出装置排到柜外。但是,该方案的排水方向限定于重力方向,所以整套装置的安装方向必须是固定的。然而变桨系统是随着轮毂一起旋转的,因此该方案不能适用于变桨系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旋转环境,并能够在常温下吸收变桨系统的水分,在高温条件下将吸收体进行干燥再生,在干燥再生后可以对吸收体进行冷却的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包括有吸收机芯,所述吸收机芯上设置有机芯进风口和机芯出风口,所述吸收机芯内设置有吸收体,所述吸收体设置在所述机芯进风口和机芯出风口之间,在所述机芯进风口和吸收体之间设置有循环风机。进一步地,在所述吸收机芯的外围设置有壳体。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机芯进风口对应的外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进风口,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机芯出风口对应的外循环出风口和内循环出风口。进一步地,在所述循环风机和吸收体之间设置有加热器。进一步地,所述吸收机芯通过前轴承、后轴承和支撑轴与所述壳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吸收机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涡轮-涡杆减速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吸收体为蜂窝状吸收体。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内设置有自动温控系统。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进行干燥的过程中无液态水产生;而且长时间工作无需维护;在无外部电源情况下也可以长时间发挥除湿作用;安装使用过程中无方向限制;不会对柜体的内部环境带来额外的温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1.支撑轴,      2.外循环进风口;      3.机芯进风口,  4.外循环出风口;      5.机芯出风口,  6.驱动电机;      7.齿轮,        8.前轴承;      9.内循环进风口,10.循环风机;      11.加热器,      12.吸收体;      13.壳体,      14.吸收机芯;      15.内循环出风口,16.后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一实施例,包括有吸收机芯14,所述吸收机芯14上设置有机芯进风口3和机芯出风口5,所述吸收机芯14内设置有吸收体12,所述吸收体12设置在所述机芯进风口3和机芯出风口5之间,在所述机芯进风口3和吸收体12之间设置有循环风机10。在所述循环风机10和吸收体12之间设置有加热器11,所述加热器11内设置有自动温控系统,从而保证加热的温度不超过吸收体12的再生温度,确保吸收体12长期有效的使用。本技术中所述吸收体12为蜂窝状吸收体,使用硅胶颗粒和C4分子筛混合烧结而成,蜂窝状吸收体能更好的将柜体内的水分吸收的更加充分。在所述吸收机芯14的外围设置有壳体13,所述壳体13上设置有与所述机芯进风口3对应的外循环进风口2和内循环进风口9,所述壳体1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机芯出风口3对应的外循环出风口4和内循环出风口15,所述吸收机芯14通过前轴承8、后轴承16和支撑轴1与所述壳体13连接,所述吸收机芯14与壳体13形成一密封环境。所述壳体1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6,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优选为直流涡轮-涡杆减速电机,所述驱动电机6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吸收机芯14连接,本实施例中,是通过齿轮7来传动的。驱动电机6在运行时通过轴承传递,使吸收机芯14在壳体13内旋转。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该除湿装置安装于柜体外壳上,让壳体13的内循环进风口9和内循环出风口15指向柜内,外循环进风口2和外循环出风口4指向柜外。本技术在工作过程分为吸收、再生、冷却三个状态。吸收状态:吸收机芯14在驱动电机6的驱动下,使机芯进风口3与内循环进风口9对接,机芯出风口5与内循环出风口15对接,并使其位置锁定。循环风机10启动运行,柜内潮湿空气依次通过内循环进风口9、机芯进风口3吸入吸收机芯14内部。通过吸收体12吸收水分后变为干燥空气,并依次通过机芯出风口5、内循环出风口15排出装置,回到柜体内部。再生状态:吸收机芯14在驱动电机6的驱动下,使机芯进风口3与外循环进风口2对接,机芯出风口5与外循环出风口4对接,并使其保持位置锁定。循环风机10和加热器11启动运行,柜外空气依次通过外循环进风口2、机芯进风口3吸入吸收机芯14内部。通过加热器11变为热空气,热空气加热吸收体12并蒸发其中的水分,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机芯出风口5、外循环出风口4排出装置,进入大气环境中。冷却状态:吸收机芯14在驱动电机6的驱动下,使机芯进风口3与外循环进风口2对接,机芯出风口5与外循环出风口4对接,并使其保持位置锁定。循环风机10启动运行,柜外空气依次通过外循环进风口2、机芯进风口3吸入吸收机芯14内部。并依次通过机芯出风口5、外循环出风口4排出装置,进入大气环境中。此过程,空气将再生状态中积蓄的热量释放到大气中。本技术,吸收状态是从柜体内部吸收水分,再生状态是将吸收的水分释放到柜外,冷却状态是将再生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失到柜外。三个状态依次循环运行。系统通电启动后,首先进行再生过程;系统断电时,除湿装置将停止在吸收状态以保持对柜内水分的吸收。本技术在进行干燥的过程中无液态水产生;而且长时间工作无需维护;在无外部电源情况下也可以长时间发挥除湿作用;安装使用过程中无方向限制;不会对柜体的内部环境带来额外的温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收机芯,所述吸收机芯上设置有机芯进风口和机芯出风口,所述吸收机芯内设置有吸收体,所述吸收体设置在所述机芯进风口和机芯出风口之间,在所述机芯进风口和吸收体之间设置有循环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收机芯,所述吸收机芯上设置有机芯进风口和机芯出风口,所述吸收机芯内设置有吸收体,所述吸收体设置在所述机芯进风口和机芯出风口之间,在所述机芯进风口和吸收体之间设置有循环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机芯的外围设置有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机芯进风口对应的外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进风口,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机芯出风口对应的外循环出风口和内循环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桨系统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亮庞云亭李庆江陈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