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66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扭矩扳手,它是由换向棘轮机构的扳手头杆组合件(1)、套筒(3)、后筒(11)、套筒(3)内的摇杆滑块机构、预置机构和后筒(11)上的锁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扳手头杆组合件(1)和套筒(3)是插接的,套筒(3)与后筒(11)也是插入联接,套筒(3)后端的外表面上铣有5~25条R槽,套筒(3)插入后筒(11)后,套筒(3)通过其后端外圆周上R槽内两个对称槽内的钢珠(20)来定位和锁紧,套筒(3)的中后端外表面上刻有扭矩值刻线,其前端刻有箭头表示的方向标记,后筒(11)的前端刻有分度刻线和分度扭矩值,杠杆(7)与扳手头杆组合件(1)是通过销轴(4)插接,杠杆(7)的另一端穿过杠杆支座(6)后,通过销轴(5)与杠杆支座(6)转动联接,在杠杆(7)的尾部和滑块组件(9)的前端各有一长方形的凹槽,长方块(8)紧紧地压在两凹槽之间。(*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具体涉及一种可预置扭矩值的扳手。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了申请号为97208330、公告号为2290450、为“扭矩扳手”的技术,该专利所述的扳手头与扳手杆是活动连接,是采用了二级滑块摇杆机构来实现其功能。然而,它存在着标尺窗口小、易污染;采用不对称机构,只能实现单向报警;没有直观可靠的锁紧机构和因杠杆机构造成的扳手头偏置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矩扳手,它应该能够实现分度准确、预置快捷、锁紧可靠、双向报警的功能,同时,它没有标尺窗口也无扳手头偏置现象,用户还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方便、快捷、直观地设定扭矩值。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扭矩扳手,它是由换向棘轮机构的扳手头杆组合件1、套筒3、后筒11、套筒3内的摇杆滑块机构、预置机构和后筒11上的锁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扳手头杆组合件1和套筒3是插入联接,套筒3与后筒11也是插接的,套筒3后端的外表面上铣有5~25条R槽,套筒3插入后筒11后,套筒3通过其后端外圆周上R槽内两个对称槽内的钢珠20来定位和锁紧;套筒3的中后端外表面上刻有扭矩值刻线,其前端刻有箭头表示的方向标记;后筒11的前端刻有分度刻线和分度扭矩值;在杠杆7的尾部和滑块组件9的前端各有一长方形的凹槽,长方块8紧紧地压在两凹槽之间。后筒11上的锁紧机构是由钢珠20、弹簧21、锁紧环22和限位圈23组成。锁紧环22套在后筒11上,在后筒11上有两对称孔,钢珠20通过孔滚入套筒3的R槽内;弹簧21抵在锁紧环22与限位圈23之间。滑块组件9是由滑块24、弹簧25、滑块套26和钢珠27组成。弹簧25和滑块套26套在滑块24上,钢珠27由滑块套压入滑块24的槽内。螺塞组件14是由调整螺栓30、螺塞29和钢珠28组成。钢珠28插入调整螺栓30的前端中心凹口内,并通过收口来限位;螺塞29与调整螺栓30是螺纹联接。螺塞组件14与套筒3是通过两个定位销轴18来联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了双套筒结构,解决了原申请的扭矩扳手中标尺窗口小、易污染、使用一段时间后不易看清等缺陷;2)所采用的摇杆滑块机构解决了扳手头偏置的现象;3)由于扳手结构的对称性,可以实现扭矩扳手的双向报警,即可同时满足左右旋螺纹来设定扭矩值的应用;4)锁紧机构可以方便地实现扭矩扳手的定值要求,并在弹簧弹性力的作用下自动实现锁紧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滑块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螺塞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所述的扳手头杆组合件1与套筒3是通过定位销轴2插接,套筒3与后筒11也是插入联接,是通过在套筒3后端外圆周上R槽内的两个钢珠20来定位和锁紧;套筒3后端的外表面上铣有5~25条R槽,最优选的是15条;套筒3的中后端外表面上刻有扭矩值刻线,套筒3的前端刻有箭头表示的方向标记,后筒11的前端刻有分度刻线和分度扭矩值;把手17套在后筒11上。所述的扳手头杆组合件1与预置机构之间装有摇杆滑块机构,其结构如下1)在套筒3内,杠杆7与扳手头杆组合件1之间是通过定位销轴4来插接,杠杆7的另一端穿过杠杆支座6后,杠杆7通过销轴5与杠杆支座6转动联接;2)在杠杆7的尾部和滑块组件9的前端各有一长方形的凹槽,在预置机构弹性力的作用下,将长方块8紧紧地压在两凹槽之间,长方块8在受力时来回翻转和复位,从而就控制了扭矩值的大小。所述的套筒3内的预置机构,由弹簧10、定位壳12、小弹簧13、垫片19、螺塞组件14、垫圈15和两个六方螺母16组成。弹簧10的一端压在滑块组件9上,另一端套在定位壳12上;小弹簧13的一端插入定位壳12体内,另一端与螺塞组件14压配合联接;垫圈15套在螺塞组件14上;六方螺母16与螺塞组件14螺纹联接;小弹簧13在整个系统中对弹簧10的刚度起到了微量调节作用。如图2所示,后筒11上的锁紧机构是由钢珠20、弹簧21、锁紧环22和限位圈23组成。锁紧环22套在后筒11上,在后筒11上有两对称孔,钢珠20通过孔滚入套筒3的R槽内;弹簧2 1抵在锁紧环22与限位圈23之间;当在锁紧环22上施加挤压弹簧21的横向力时,钢珠20滚入锁紧环22最大直径槽内,也即是松开了钢珠20与套筒3上R槽的配合,此时,就可以方便地进行扳手扭矩值的设定。相反地,当松开锁紧环22时,在弹簧21的弹性力作用下钢珠20复位,此时钢珠与R槽紧密配合,也就实现了锁紧机构的自动锁紧功能。如图3所示,滑块组件9由滑块24、弹簧25、滑块套26和钢珠27组成。弹簧25和滑块套26套在滑块24上,钢珠27由滑块套压入滑块24的槽内。在钢珠的作用下,滑块组件9在套筒3内的运动由滑动变为滚动,从而极大地减小了内部机构的磨擦损耗,也就提高了扳手的精度等级。如图4所示,螺塞组件14是由调整螺栓30、螺塞29和钢珠28组成。钢珠28插入调整螺栓30的前端中心凹口内,并通过收口来限位;螺塞29与调整螺栓30螺纹联接。螺塞组件14与套筒3是通过两个定位销轴18来联接。使用时,先在锁紧环22上施加挤压弹簧21的横向力,松开钢珠20与套筒3上R槽的配合,设定所需要的扭矩值,当设定扭矩值后松开锁紧环,锁紧机构自动锁紧;然后将扳手套在需要精确紧固力矩的螺母上,在把手17上施力,扳手头杆组合件1相对套筒3产生运动,从而带动杠杆7以销轴5为支点转动。当外力作用在长方块8上的扭矩值大于预设的扭矩值的一瞬间,长方块8发生转动,滑块组件9向后移动挤压弹簧10,杠杆7敲击套筒3的内壁发出报警声。当卸去外力后,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长方块8自动复位,即完成了给螺母施加所需力矩值的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扭矩扳手,它是由换向棘轮机构的扳手头杆组合件(1)、套筒(3)、后筒(11)、套筒(3)内的摇杆滑块机构、预置机构和后筒(11)上的锁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扳手头杆组合件(1)和套筒(3)是插接的,套筒(3)与后筒(11)也是插入联接,套筒(3)后端的外表面上铣有5~25条R槽,套筒(3)插入后筒(11)后,套筒(3)通过其后端外圆周上R槽内两个对称槽内的钢珠(20)来定位和锁紧,套筒(3)的中后端外表面上刻有扭矩值刻线,其前端刻有箭头表示的方向标记,后筒(11)的前端刻有分度刻线和分度扭矩值,杠杆(7)与扳手头杆组合件(1)是通过销轴(4)插接,杠杆(7)的另一端穿过杠杆支座(6)后,通过销轴(5)与杠杆支座(6)转动联接,在杠杆(7)的尾部和滑块组件(9)的前端各有一长方形的凹槽,长方块(8)紧紧地压在两凹槽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筒(11)上的锁紧机构是由钢珠(20)、弹簧(21)、锁紧环(22)和限位圈(23)组成,锁紧环(22)套在后筒(11)上,在后筒(11)上有两对称孔,钢珠(20)通过孔滚入套筒(3)的R槽内,弹簧(21)抵在锁紧环(22)与限位圈(23)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组件(9)是由滑块(24)、弹簧(25)、滑块套(26)和钢珠(27)组成,弹簧(25)和滑块套(26)套在滑块(24)上,钢珠(27)由滑块套(26)压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魁蒋刚成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东方仪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