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厚飞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换向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32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换向棘轮扳手结构,其扳手本体肩部上的圆弧切口相切于容孔,而于肩部上铣切出一圆弧切口,制造上相当简易可行。该换向开关在装设时,将其第一端由扳手本体的圆弧切口伸入容置槽内,并受拨动件穿槽的卡固限位而会致脱出,具有较佳的操作性能。不会因有油污或灰尘等异物侵入圆弧切口内而造成扳手的故障,具有较佳的可靠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棘轮扳手,尤指一种改进的换向棘轮扳手。美国专利第5,857,390号专利中该公知扳手的容置槽38于扳手的柄部呈镂空贯穿状,进而大幅降低了扳手所能承受的扭力值。其制动块枢设于容置槽内,故制动块仅可以其一端的少数齿啮合于棘齿轮,棘齿间的啮合面积相当有限,相对亦无法获得较高的扳转扭力。且该制动块与容置槽间仅靠弹性体推抵钢珠伸入制动块的卡部内,卡固力相当薄弱,因而极易脱出,结构设计上相当不可靠而易故障。美国专利第2,957,377号专利中该公知扳手的换向开关枢设于扳手,而可连动制动块换向,但是,该制动块仅靠受弹性体推抵钢珠顶推于制动块,卡固力相当薄弱,因而极易脱出,结构设计上相当不可靠而易故障。且棘齿块与换向开关23间无任何抵靠关系,故棘齿块易于扳转时,产生翘翘板效应,此一公知扳手所衍生的种种缺失,实有加以研发改良的必要。有鉴于此,本技术人为解决此一问题,乃决心凭其从事扳手制造、研发的多年经验,盼能研发出实用的技术,经多次的开发改良后终于精心设计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换向棘轮扳手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换向棘轮扳手,其中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具有第一面缘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 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具有第一面缘及第二面缘,该扳手本体一端为头部,另一端则为柄部,该头部与柄部间设有一肩部,该扳手本体的头部设有一容置空间,且于扳手本体的喉部处设有一容置槽,并于扳手本体的第二面缘纵向设有一容孔,该容孔未穿透于第一面缘,且相切于容置槽,在第一面缘的肩部处向头部方向设有一圆弧切口,该切口连通于容孔; 一棘齿轮,该棘齿轮的侧表面周缘处环设有数个棘齿,该棘齿轮得以可转动的方式置入结合于扳手本体的容置空间内; 一棘齿块,该棘齿块的一端设有数个棘齿,该棘齿可与棘齿轮的棘齿相互啮合,该棘齿块可置入于扳手本体的容置槽内,且可与容置槽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厚飞
申请(专利权)人:胡厚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