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厚飞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双向棘轮扳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319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改进的双向棘轮扳手结构,其扳手本体肩部上的圆弧切口利用一圆形铣刀于扳手本体的肩部处向头部方向铣切,并相切于容置槽的底壁,而于肩部上铣切出一圆弧切口,制造上相当简易可行。该换向开关于装设时,将其第一端由扳手本体的圆弧切口伸入容置槽内,并将铆合于棘齿块的穿槽内,具有较佳的操作性能。且因换向开关与棘齿块间的结合,藉换向开关第一端的叉脚铆合于棘齿块顶面的穿槽内,所影响的啮合面积相当有限,使棘齿间仍可保有大面积的高度啮合,相对使得扳手所能承受的较大的扭力值。(*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棘轮扳手,尤指一种改进的双向棘轮扳手结构。请参阅图9,其为台湾专利公告第四七四二三六号名为《双向棘轮板手结构改良》图2,其中该板手本体1头端2与杆身3交会处4乃设一槽孔5,该槽孔5则与定位孔6及掣动槽7相互连通,而该拨动件8连结掣动件9于掣动槽6内定位后,拨动端81则由槽孔5伸出以调拨掣动件9位移,相形使板手本体1头端2表面以组装构件呈现。但是,现今的扳手为能符求结构强度的要求,皆以锻造制成,此一高强度的扳手,显然并无法轻易地在头端2与杆身3交会处4冲制出一槽孔5,该公知扳手的实施上显有困难之处。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0所示,且因其拨动件8的拨动端81由槽孔5伸出而凸露于外界,故该拨动件8的拨动端81的厚度势必需较小于槽孔5,如此微薄小面积的拨动端81完全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当其制成8mm最小尺寸的扳手时,其拨动件8的拨动端81将十分微薄狭小,且由P=F/A的公式得知,当施力F不变时,压力P会与面积A成反比,故当使用者在扳转拨动件8的拨动端81时,手部势必将承受极大的压力,而产生疼痛的感觉,相对使得于操作拨动端81换向时,较为困难而不易。且因该拨动件8与掣动件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双向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一端为头部,另一端则为柄部,该头部与柄部间形成一肩部,该扳手本体的头部设有一容置空间,且于扳手本体的喉部处设有一容置槽,在肩部处向头部方向铣切设置一圆弧切口,该圆弧切口连通于容置槽; 一棘齿轮,该棘齿轮的侧表面周缘处环设有数个棘齿,该棘齿轮得以可转动的方式置入结合于扳手本体的容置空间内; 一棘齿块,该棘齿块的一端设有数个棘齿,该棘齿可与棘齿轮的棘齿相互啮合,该棘齿块可置入于扳手本体的容置槽内,且可与容置槽为相对滑移关系; 一换向开关,该换向开关具有第一端及可供换向操作的第二端,该换向开关的第一端由圆弧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厚飞
申请(专利权)人:胡厚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