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980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19:21
一种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a约束条件预处理;b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生成;c具有约束条件地面模型的生成;d剔除影响区域外的井位;e轨道碰撞扫描;f求出碰撞结果;轨道碰撞扫描采用水平扫描法、法面扫描法和最小距离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新井和老井的轨道数据与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结合生成具有约束条件的地面模型,运用水平面扫描法、法面扫描法和最小距离法对新井轨道上各分散点与老井轨道的距离进行计算,并与预设的安全距离进行对比,并将在计算结果小于安全井距的轨道距离用列表的方式显示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井轨道防碰撞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老井数量不断增多,地下井眼轨道复杂,开发井网密集,斜井数量大,新井与老井之间、平台丛式井之间,如果布井不考虑这些地下老井轨道,很容易发生井眼相碰事故,一旦发生井眼相碰,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至使新老井报废,还有地下油气水管网交错纵横,也给钻井带来难度;所以在新井布井时井的轨道排布至关重要,是后期钻井的安全保障,现有井轨道常用两维轨道设计方法,主要通过查图法、几何作图法和解析计算法来排布井的轨道,排布后的新井轨道是否会与老井轨道碰撞以及是否保持安全距离的验证比较繁琐,不能直观的反应出来,容易产生隐患。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新井轨道碰撞验证快速、直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a、约束条件预处理; b、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生成; C、具有约束条件地面模型的生成; d、剔除影响区域外的井位; e、轨道碰撞扫描; f、求出碰撞结果; a步骤中约束条件的预处理为老井的轨道及新井的轨道数据的输入与存储,c步骤是将a步骤中的数据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a、约束条件的预处理;b、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生成;c、具有约束条件地面模型的生成;d、剔除影响区域外的井位;e、轨道碰撞扫描;f、求出碰撞结果;a步骤中约束条件的预处理为老井的轨道及新井的轨道数据的输入与存储,c步骤是将a步骤中的数据与b步骤中的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结合生成具有约束条件的地面模型及钻井轨道模型;在d步骤中确定对新井产生影响的直径范围,将新井周围影响区域外的井位剔除;e先确定预设安全井距然后进行轨道碰撞扫描,采用水平扫描法、法面扫描法和最小距离法,在新井轨道的直井段采用水平扫描法,在新井轨道的斜井段与同方向井之间采用法面扫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a、约束条件的预处理; b、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生成; C、具有约束条件地面模型的生成; d、剔除影响区域外的井位; e、轨道碰撞扫描; f、求出碰撞结果; a步骤中约束条件的预处理为老井的轨道及新井的轨道数据的输入与存储,c步骤是将a步骤中的数据与b步骤中的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结合生成具有约束条件的地面模型及钻井轨道模型;在d步骤中确定对新井产生影响的直径范围,将新井周围影响区域外的井位剔除;e先确定预设安全井距然后进行轨道碰撞扫描,采用水平扫描法、法面扫描法和最小距离法,在新井轨道的直井段采用水平扫描法,在新井轨道的斜井段与同方向井之间采用法面扫描法,与异方向井之间采用水平面扫描法,当上述扫描结果井间距离小于安全井距的1.5倍时换用最小距离法进行计算,得出井间最小距离,当扫描到的井间最小距离在安全井距的1.5倍以上时再换回用平面扫描法或法面扫描法进行扫描,扫描结果小于安全井距的轨道距离在f步骤中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生成采用方法为:首先对限定点集合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生成一个初始的三角剖分DTS,为使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庆杨涛李德生李海禄谭嵬董晴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高新区德瑞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