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英特尔公司专利>正文

利用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的功率管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908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利用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的功率管理的系统和方法。系统和方法可允许确定第一低功率状态相对于系统的当前状态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也可至少部分地基于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来确定第一低功率状态相对于第二低功率状态的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此外,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选择系统的操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的功率管理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与2010年9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888,855以及2008年12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317,967相关。
技术介绍

诸个实施例一般涉及计算平台中的功率管理。更具体地,诸个实施例涉及使用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来选择计算平台的低功率状态。讨论在常规移动计算平台中,低功率状态可被用于降低功耗和延长电池寿命。确定是否进入给定低功率状态可能限于“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方法,其中仅相对于保持在活动状态下的选项作出确定。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方法可能对能效和性能有负面影响。附图简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通过阅读以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并参考以下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多个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多个低功率状态的电池寿命相对于空闲持续时间的示例的图表;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选择系统的操作状态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图3是常规中断事件序列和作为中断事件合并的结果的中断事件序列的示例的图表;以及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计算平台的示例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转到图1,示出了用于诸如平台、设备、组件、处理器、芯片组等等之类的系统的一组低功率状态的电池寿命相对于空闲持续时间的图表10。在此方面,许多系统可能具有转换进入多个低功率状态和从多个低功率状态转换出以实现能量高效操作的能力。例如,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芯片组、等等之类的处理器可具有多个空闲状态(例如C1、C2、……、Cn),诸如网络控制器之类的设备可能具有多个设备空闲状态(例如D0i1、D0i2、……、D1、……、Dn),而且诸如膝上型计算机或智能平板之类的平台可能具有多个活动空闲状态(例如S0i1、S0i2、S0i3)。如将更具体讨论地,可确定这些低功率状态相对于系统的活动操作状态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其中每个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一般指示该系统将不得不在所选低功率状态中保持空闲的时间量,以证明转换进入和转换出所讨论的低功率状态是合适的。在此方面,可能存在与转换相关的功耗开销以及等待时间开销,如果空闲时间不够长,则这些功耗开销和等待时间开销会抵消与低功率状态的功耗降低相关联的优势。图表10展示了可能存在与将低功率状态彼此比较以确定“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相关联的附加优势。具体而言,浅色的状态曲线12可对应于相对浅的低功率状态(例如“S0i1”),其具有比活动状态的功耗更低的相关联功耗(例如5mW)以及相关联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3(例如1.4ms)。类似地,中间状态曲线14可对应于中间低功率状态(例如“S0i2”),其具有比浅低功率状态的功耗更低的相关联功耗(例如0.75mW)以及相关联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5(例如3ms),该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5比浅低功率状态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3要长。此外,深状态曲线16可对应于相对深低功率状态(例如“S0i3”),其具有比中间低功率状态的功耗更低相关联功耗(例如0.01mW)以及相关联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7(例如8ms),该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7比中间低功率状态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5要长。在所示示例中,浅状态曲线12和中间状态曲线14具有空闲持续时间交点18(例如370ms)。具体而言,对于小于交点18的空闲持续时间,浅状态曲线12呈现比中间状态曲线14和深状态曲线16二者长的电池寿命。在常规方法下,对于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5与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7之间的空闲持续时间,可将系统转换到中间低功率状态,或对于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7与交点18(以及超过交点18)之间的空闲持续时间,可将系统转换到深低功率状态。因此,这样的方法可能不能产生最优的电池寿命。如将更详细讨论地,可替代地使用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方法,使得可对于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13与交点18之间的空闲持续时间,将系统置入浅低功率状态。一般而言,增加最优低功率下的驻留时间可显著降低整体平台功耗,同时保持相同的用户体验。在本公开内容中,术语“系统”可用于表示支持多个低功率状态的平台、设备、组件、处理器等等,多个低功率状态有时被表示为S0ix,x=1,2…n(例如在平台的情况下),其中每个状态S0ix可通过以下三个属性来描述:a.转换等待时间L(i),可包括进入等待时间以及恢复等待时间:L(i,进入)和L(i,退出);b.低功率状态P(i)中的功耗;以及c.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EBT(i)。传统地,当系统决定进入更低功率状态时,可将即将到来的预期空闲持续时间与该状态的能量损益平衡时间作比较。具体而言,可执行一策略,使得预计空闲持续时间比进入该更低功率状态S0ix的系统的EBT(i)要长。EBT(i)可被定义为系统停留在该更低功率状态S0ix下的最少时间,包括进入转换时间和退出转换时间,以补偿从活动状态进入该状态和从该状态退出的成本。EBT(i)可如下地计算:其中Pon是系统活动时的功耗,PR(i)是转换期间的功耗(通常高于Pon)。注意,在以上计算中,为简单起见,等待时间L(i)包括进入等待时间和恢复等待时间二者。可理解,转换功率PR(i)在转换期间可能不是恒定的,在该情况下可使用平均测量值。在所示示例中,在PR(i)等于Pon的情况下(即,转换功率与活动功率相等),EBT(i)等于转换等待时间L(i)。传统地,所定义和计算的EBT(i)用于表示:与停留在活动状态S0下相比,进入更低功率状态S0ix的损益平衡时间。因此,该EBT(i)被视为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以使其区别于本文中提出和描述的“相对损益平衡时间”rEBT(i)。当系统具有多个低功率状态(S0i1、……、S0in)时,是否进入某个低功率状态S0il的决策可能不是基于与保持在当前活动状态下相比进入S0il是否节省功率,而是基于与进入任一其它更浅状态(即S0im,m<1)相比进入S0il是否节能。例如,图1的上述图表10表明,当空闲持续时间低于交点18(例如,~370ms)时,相比于替代地进入S0i1,进入S0i2或S0i3导致更短的电池寿命(因为消耗更多功率),虽然S0i2和S0i3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比370ms小得多。如同已提及的,在所示示例中,这种情况是因为关于S0i1的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rEBT(S0i2)与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EBT(S0i2)有所不同(即,370ms相对于3ms)。当系统启用多个低功率状态时,将EBT(i)与预期即将到来的空闲持续时间作比较可能不是作决定的最优机制。替代地,可将进入Si相对于Sj的相对损益平衡时间与预计的空闲持续时间作比较。简言之,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rEBT(i|j)可被定义为:系统转换到低功率状态Si并停留在低功率状态Si所应持续的最小时间,以使得该系统与进入更浅的低功率状态Sj相比是节能的。在一种方法中,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rEBT(i|j)可利用针对不同低功率状态P(i)而言可用的绝对损益平衡时间EBT(i)信息和功耗信息来确定。具体而言,对于某个空闲持续时间T睡眠(Tsleep),为了通过相对于更浅状态j而言进入状态i来节省功率,可保持以下条件:EBT(i)*Pon+(Tsleep-EBT(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利用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的功率管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确定第一低功率状态相对于系统的当前状态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确定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相对于第二低功率状态的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选择所述系统的操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29 IN 3434/DEL/20111.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确定第一低功率状态相对于系统的当前活动状态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确定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相对于第二低功率状态的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选择所述系统的操作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与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相关联的功耗以及与所述第二低功率状态相关联的功耗来确定所述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功率状态比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浅,而且所述第二低功率状态的退出等待时间比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的退出等待时间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预计空闲持续时间比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的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短,则选择所述第二低功率状态作为所述操作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计空闲持续时间比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来自第一事件源的第一中断事件;检测来自第二事件源的第二中断事件;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协调所述第一和第二中断事件向所述系统的发起。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中断事件的发起的协调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来确定保持时间,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保持时间来推迟所述第一和第二中断事件中的至少一个。8.一种用于功率管理的设备,包括:用于确定第一低功率状态相对于系统的当前活动状态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的装置;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确定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相对于第二低功率状态的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的装置;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选择所述系统的操作状态的装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使用与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相关联的功耗以及与所述第二低功率状态相关联的功耗来确定所述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的装置。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功率状态比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浅,而且所述第二低功率状态的退出等待时间比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的退出等待时间短。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如果预计空闲持续时间比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的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短,则选择所述第二低功率状态作为所述操作状态的装置。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计空闲持续时间比所述第一低功率状态的绝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长。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检测来自第一事件源的第一中断事件的装置;用于检测来自第二事件源的第二中断事件的装置;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协调所述第一和第二中断事件向所述系统的发起的装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中断事件的发起的协调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相对能量损益平衡时间来确定保持时间,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保持时间来推迟所述第一和第二中断事件中的至少一个。15.一种用于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王C·麦西奥科JS·蔡R·D·穆拉利达H·瑟沙德瑞TY·C·泰M·A·厄金A·W·敏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