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波纹板剪力墙。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82194.3公开了 “一种波浪钢板剪力墙”,该波浪钢板剪力墙由波浪钢板、过渡鱼尾板与边缘构件组成,其中,边缘构件梁柱与过渡鱼尾板通过焊接连接,波浪钢板与过渡鱼尾板之间焊接连接,由此形成与梁柱四边焊接的波纹钢板剪力墙。虽然该波浪钢板剪力墙对传统平钢板剪力墙进行了改进,发挥了波浪钢板的优点,提高了剪力墙结构的抗剪和抗疲劳性能,但是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波浪钢板对自身的初始变形等缺陷很敏感,将降低其承载能力;二是对现有波浪腹板工形构件的试验结果表明,波浪板与翼缘处实施焊接,其焊缝容易发生撕裂破坏;三是波浪钢板与梁柱之间分别需要进行两次焊接,现场焊接工作量巨大,在边缘连接部位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必然导致反复荷载作用下整体结构的抗疲劳性能变差,在边缘连接部位形成薄弱部位,大大影响剪力墙结构的耗能能力;四是四边连接的钢板剪力墙需要梁柱为其提供可靠的锚固,当内填钢板强度充分发挥时,将导致柱翼缘发生很明显的屈曲,而柱子作为建筑的竖向承重构件,如果发生破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波纹板剪力墙,包括左柱(1)、右柱(4)、上梁(2)、下梁(5)、波纹板(3),其中:左柱(1)与上梁(2)、右柱(4)与下梁(5)各两两相连,组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波纹板(3)在该框架结构内横向设置,即波纹板(3)的波纹线边缘沿着该框架结构竖向设置;波纹板(3)的上下两端通过焊接连接鱼尾板(12),波纹板(3)的左右两侧通过焊接连接支撑板(9);波纹板(3)的中部设置有至少1条横缝(8),横缝(8)的长度小于波纹板(3)的宽度;上梁(2)和下梁(5)分别通过焊接连接鱼尾板座(6)和板座支撑(10),板座支撑(10)位于鱼尾板座(6)的两侧;鱼尾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波纹板剪力墙,包括左柱(I)、右柱(4)、上梁(2)、下梁(5)、波纹板(3),其中:左柱(I)与上梁(2)、右柱(4)与下梁(5)各两两相连,组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波纹板(3)在该框架结构内横向设置,即波纹板(3)的波纹线边缘沿着该框架结构竖向设置;波纹板(3)的上下两端通过焊接连接鱼尾板(12),波纹板(3)的左右两侧通过焊接连接支撑板(9);波纹板(3)的中部设置有至少I条横缝(8),横缝(8)的长度小于波纹板(3)的宽度;上梁(2)和下梁(5)分别通过焊接连接鱼尾板座(6)和板座支撑(10),板座支撑(10)位于鱼尾板座(6)的两侧;鱼尾板(12)与鱼尾板座(6)通过摩擦型高强度螺栓(7)连接,支撑板(9)通过摩擦型高强度螺栓(7)与板座支撑(10)连接。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芳芳,廖学坤,瞿丽华,吴欢,赵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