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柱局部滑移施工方法,包括:向外侧移动炉柱;在炉柱上端支撑加高柱用以安装焦炉大棚,其中炉柱上端头和加高柱下端头上分别焊接有封头板,所述两块封头板叠加在一起并且在两块封头板上多个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同样大小的长形滑槽,并采用螺栓穿过所述滑槽锁紧固定;拆除保护板并完成焦炉内部改造;安装所述保护板;以及松开穿过所述滑槽的螺栓,向内侧移动所述炉柱使得所述炉柱靠紧所述保护板,并且在加高柱底端向外侧施加力确保加高柱保持竖直。此方法避免了焦炉大棚的反复拆装,且在正式施工前已完成了部分护炉铁件安装的工序,节约工期,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体涉及焦炉用保护板、炉柱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焦炉护炉铁件的安装是焦炉安装的一个重要步骤。焦炉护炉铁件主要包括保护板、炉柱、炉门框、炉门四大件组成。安装焦炉护炉铁件的传统的安装顺序是先让保护板与焦炉炉头的耐火砖的砌筑体直接接触,砌筑炉柱顶住保护板,并排的两个炉柱之间装炉门框,最后将炉门安装在炉门框上。而在旧焦炉改造工程中,需要先在焦炉上搭建一个焦炉大棚,以起到挡雨和承受一些起重设备的作用。焦炉大棚的搭建受场地区域限制。例如,经过测量,有的生产线上推焦车距离焦炉炉柱的距离仅有230mm,因此焦炉大棚的搭建需要架设在炉柱上。待旧焦炉改造工程耐火材料砌筑完毕后,需拆除焦炉大棚以及炉柱,再采用传统护炉铁件的安装方法完成护炉铁件的安装。其间为满足焦炉不受雨水冲淋,必须采用建筑钢管搭建临时挡雨棚。焦炉临时挡雨棚的稳定性差,安全隐患多,增加施工成本并严重影响工期。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提高安装效率、节约工期和减小安全隐患的新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效率高的免拆除焦炉大棚以及炉柱即可安装保护板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括:向外侧移动炉柱;在炉柱上端支撑加高柱用以安装焦炉大棚,其中炉柱上端头和加高柱下端头上分别焊接有封头板,所述两块封头板叠加在一起并且在两块封头板上多个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同样大小的长形滑槽,并采用螺栓穿过所述滑槽锁紧固定;拆除保护板并完成焦炉内部改造; 安装所述保护板;以及松开穿过所述滑槽的螺栓,向内侧移动所述炉柱使得所述炉柱靠紧所述保护板,并且在加高柱底端向外侧施加力确保加高柱保持竖直。所述两块封头板为同样大小的矩形钢板。将所述两块封头板叠加在一起的过程中往所述封头板之间涂上润滑剂。安装所述保护板是通过拆除所述焦炉大棚外侧顶瓦,并将所述保护板从焦炉大棚顶部吊落下来进行安装。在所述炉柱的上端设置有滑移支撑装置,所述滑移支撑装置用于在所述炉柱上端支撑千斤顶以在加高柱底端向外侧施加力。所述滑移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定位架、千斤顶托板和插杆,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下部竖支撑、横支撑、斜支撑和上部竖支撑,所述下部竖支撑、横支撑与斜支撑焊接成三角形,并在所述横支撑的上部焊有所述上部竖支撑,在所述上部竖支撑的侧面焊接有千斤顶托板,在支撑架靠近炉柱的一侧设有定位架,定位架与支撑架固定在一起,定位架包括3段槽钢焊接在一起构成的凹字形结构,定位架两侧的槽钢均钻有两个通孔,所述插杆可从所述定位架的一侧通孔穿过炉柱插入到另一侧通孔以将所述滑移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炉柱上。向内侧移动所述炉柱的过程中通过炉柱上的上部横拉条和下部拉条同步移动炉柱的上端和下端。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是: 1、安装简便:此方法避免了焦炉大棚的反复拆装,且在正式施工前已完成了部分护炉铁件安装的工序; 2、节约工期:根据以往的常规施工流程,完成一座焦炉的护炉铁件安装的时间在30天左右,而利用此方法的实际安装时间则缩短到20天左右; 3、降低成本:按照本方案安装护炉铁件不需要反复拆装焦炉大棚,也不需要对焦炉做临时防护,节约的工期也减少了人工和机械台班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焦炉炉柱向外侧滑移后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焦炉炉柱向外侧滑移后炉柱位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焦炉炉柱向内侧滑移后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焦炉炉柱向 内侧滑移后炉柱位置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滑移支撑装置示意图。图中:1.加高柱;2.封头板;3.上部横拉条;4.炉柱;5.保护板;6.下部拉条;7.焦炉炉头;8.滑移支撑装置;9.定位架;10.千斤顶托板;11.插杆;12.千斤顶;13.螺栓;14.下部竖支撑;15.斜支撑;16.横支撑;17.上部竖支撑;18.钢板;19.焦炉大棚。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如图1所示,焦炉炉头7外侧设置有保护板5。保护板5外侧设置有炉柱4。当炉柱4向外侧移动一段距离后,保护板5和炉柱4之间间隔开来。如图3所示,当炉柱4向内侧移动到正常位置时,炉柱4顶住保护板5,保护板5紧靠焦炉炉头7上的耐火砖。炉柱4上部设置有上部横拉条3,炉柱4下部设置有下部拉条6。与现有技术中一样,本专利技术中炉柱的移动是通过拧动位于炉柱4下部的下部拉条6上的螺母来实现的,炉柱移动到位后需要通过调整位于炉柱4上部的上部横拉条3来紧固。在炉柱4上通过加高柱I支撑焦炉大棚19。在炉柱4上端头和加高柱I下端头上焊接封头板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两块封头板2为同样大小的矩形钢板,且两块封头板2在多个相同位置设置有长形滑槽20。并采用螺栓13穿过长形滑槽20对接加固所述两块封头板2。两块带长形滑槽20的封头板2之间应先抹上黄油,以便焦炉砌筑完毕后,安装保护板5时,焦炉大棚加高柱I与炉柱4上的封头板2之间能自由相对滑动。焦炉大棚19可以起到挡雨和承受一些起重设备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二合一焦炉大棚,如图1至图4所示,其步骤包括: 1、向外侧挪动炉柱。在一个实施例中,先拆掉上部横拉条3,拧动下部拉条6上的螺母,完成炉柱的移动,使得炉柱4与保护板所在的位置间隔开一定距离。2、在炉柱4上端支撑加高柱I用以安装焦炉大棚19,其中炉柱4上端头和加高柱I下端头上分别焊接有封头板2,两块封头板2叠加在一起并且在两块封头板2上多个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同样大小的长形滑槽20,并采用螺栓13穿过所述滑槽20锁紧固定。3、拆除保护板5,并完成焦炉内部改造。4、安装保护板5。在一个实施例中,焦炉砌筑完毕后,保护板5安装时先将焦炉大棚外侧顶瓦拆除,用吊车吊保护板5从焦炉大棚顶部落下,到达炉柱4和焦炉炉头7的耐火砖砌筑体之间的间隙,保护板5就位后,用手拉葫芦及钢丝绳临时固定。5、松开穿过所述滑槽20的螺栓13,向内侧移动炉柱4使得炉柱4靠紧保护板5,并且在加高柱I底端向外侧施加力确保加高柱I保持竖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移动炉柱4之前安装上部横拉条3,保持下部拉条6和上部横拉条3同步动作,完成炉柱的移动。由于炉柱4上端头和焦炉大棚加高柱I下端头上的封头板2之间会有摩擦力存在,在移动炉柱4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加高柱I的竖直稳定,设置滑移支撑装置来抵消两个封头板2之间的摩擦力。 滑移支撑装置如图5所示,主要由支撑架8、定位架9、千斤顶托板10和插杆11组成,其中,支撑架8采用槽钢制作,其结构为下部竖支撑14、横支撑16与斜支撑15焊接成三角形,并在横支撑16的上部焊有上部竖支撑17,上部竖支撑17后面采用钢板18加固,上述部件的材质采用IOOmm槽型钢和IOmm钢板焊接而成。在上部竖支撑17的侧面焊接千斤顶托板10 ;在支撑架8贴紧炉柱4的一侧设有定位架9,定位架9与支撑架8固定在一起;定位架9包括3段槽钢焊接在一起构成凹字形的结构,定位架9两侧的槽钢均钻有两个通孔并与炉柱4上的孔距相符合,采用插杆11从定位架9的一侧通孔插入到另一侧通孔,即可将滑移支撑装置固定在炉柱4上。使用时,先将滑移支撑装置安装在炉柱4上,再将千斤顶12安放在千斤顶托板10上,加压千斤顶12,使其顶在焦炉大棚加高柱I的底端。移动炉柱4时,先松开螺栓13,焦炉两侧同时用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柱局部滑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外侧移动炉柱;在炉柱上端支撑加高柱用以安装焦炉大棚,其中炉柱上端头和加高柱下端头上分别焊接有封头板,所述两块封头板叠加在一起并且在两块封头板上多个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同样大小的长形滑槽,并采用螺栓穿过所述滑槽锁紧固定;?拆除保护板并完成焦炉内部改造;安装所述保护板;以及松开穿过所述滑槽的螺栓,向内侧移动所述炉柱使得所述炉柱靠紧所述保护板,并且在加高柱底端向外侧施加力确保加高柱保持竖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柱局部滑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外侧移动炉柱; 在炉柱上端支撑加高柱用以安装焦炉大棚,其中炉柱上端头和加高柱下端头上分别焊接有封头板,所述两块封头板叠加在一起并且在两块封头板上多个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同样大小的长形滑槽,并采用螺栓穿过所述滑槽锁紧固定; 拆除保护板并完成焦炉内部改造; 安装所述保护板;以及 松开穿过所述滑槽的螺栓,向内侧移动所述炉柱使得所述炉柱靠紧所述保护板,并且在加高柱底端向外侧施加力确保加高柱保持竖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于,所述两块封头板为同样大小的矩形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于,将所述两块封头板叠加在一起的过程中往所述封头板之间涂上润滑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于,安装所述保护板是通过拆除所述焦炉大棚外侧顶瓦,并将所述保护板从焦炉大棚顶部吊落下来进行安装。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能超,黄智超,李国庆,金国祥,叶波,徐超,王晶琼,张伟山,黎耀南,吴钢,邱阳,阎敬袖,夏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