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钥酸盐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发光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迫切需要开发和应用新能源。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项新的能源技术,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也大力扶持这项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项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纳米晶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硅太阳能电池对入射光的有效响应频谱范围为400 1100纳米,然而太阳光中占很大部分的短波长的紫外及蓝绿光很难被硅太阳能电池吸收。因此,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伏作用过程中,受到这种半导体硅带隙的制约作用,大约有30%的太阳光辐射能量因热损失而浪费,这成为制约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的瓶颈之一。 下转换发光遵循斯托克斯定律,发射光谱中最大强度所对应的波长相对于激发光谱中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钼酸盐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通式为R2?2xYb2xZr3Mo9O36,其中,R为稀土铒离子Er3+、铕离子Eu3+、镧离子La3+、钇离子Y3+、铈离子Ce3+、铥离子Tm3+、镨离子Pr3+、钕离子Nd3+、钐离子Sm3+、钆离子Gd3+、铽离子Tb3+、镝离子Dy3+、钬离子Ho3+、镥离子Lu3+中的一种;x为Yb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1≤x<1.0;所述钼酸盐材料在200~450纳米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900~1100纳米的近红外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钥酸盐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通式为Ub2xZr3Mo9O36,其中,R为稀土铒离子Er3+、铕离子Eu3+、镧离子La3+、钇离子Y3+、铈离子Ce3+、铥离子Tm3+、镨离子Pr3+、钕离子Nd3+、钐离子Sm3+、钆离子Gd3+、铽离子Tb3+、镝离子Dy3+、钦离子Ho3+、镥离子Lu3+中的一种;x为Yb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1彡x〈l.0 ;所述钥酸盐材料在200 450纳米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900 1100纳米的近红外光。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钥酸盐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高温固相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Cl)按化学式Ub2xZr3Mo9O36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其中0.0001 ( χ<1.0,分别称取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含有离子R的化合物、含有锆离子Zr4+的化合物、含有钥离子Mo6+的化合物,研磨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所述的离子R为稀土铒离子Er3+、铕离子Eu3+、镧离子La3+、钇离子Y3+、铈离子Ce3+、铥离子Tm3+、镨离子Pr3+、钕离子Nd3+、钐离子Sm3+、钆离子Gd3+、铽离子Tb3+、镝离子Dy3+、钦离子Ho3+、镥离子Lu3+中的一种; (2)将步骤(I)得到的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下预烧结I 2次,预烧结温度为200 500°C,预烧结时间为I 10小时; (3)将得到的混合物自然冷却,研磨并混合均匀后,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500 900°C,煅烧时间为I 2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钥酸盐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钥酸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预烧结温度为250 450°C,预烧结时间为2 9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钥酸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 煅烧温度为550 850°C,煅烧时间为3 18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钥酸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离子R的化合物为R的氧化物、有机络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彦林,关莹,魏东磊,秦琳,陶正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