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透明遮光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603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透明遮光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粘合带兼具对被粘物的遮光性和背光照射时的透光性。半透明遮光带(10),具有基材层(20)、遮光层(30)和粘合剂层(40)。基材层(20)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塑料材料形成。遮光层(30)层叠在基材层(20)的一个主表面上。遮光层(30)例如是通过印刷黑色油墨而形成的黑色印刷层。粘合剂层(40)层叠在基材层(20)的另一个主表面上。作为粘合剂层(40)适合使用丙烯酸类聚合物。半透明遮光带(10)对550nm光的透射率为0.010~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遮光性的粘合带。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具有遮光性的粘合片(以下也称为遮光性粘合带)。作为遮光性粘合带的用途,可以列举由于漏光而产生误操作、或者粘贴到特性变化的IC芯片等电子设备上进行遮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40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将粘合带粘贴到遮光性的被粘物上时,在将具有比被粘物的遮光区域更大面积的粘合带粘贴到被粘物上后,有时进行将不需要的部分切除的加工。在此,在粘合带的切割时,从被粘物的、与粘贴有粘合带的面相反侧的背面照射背光,利用透过粘合带的光来了解被粘物的形状,并且沿该形状进行粘合带的切割加工。 但是,将上述遮光性粘合带胶粘到被粘物上的情况下,在从被粘物的背面照射背光时,光也被遮光性粘合带阻断,因此难以通过粘合带来了解被粘物的形状。因此,存在无法通过照射背光而容易地将遮光性粘合带的不需要部分切割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该问题而创立,其目的在于提供兼具对被粘物的遮光性和背光照射时的透光性的半透明遮光带。本专利技术的某一方式是半透明遮光带。该半透明遮光带的特征在于,具有:包含塑料材料的基材层,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一个主表面上的遮光层,和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另一个主表面上的粘合剂层,对550nm光的透射率为0.010 10%。通过上述方式的半透明遮光带,可以兼具对被粘物的遮光性和背光照射时的透光性。上述方式的半透明遮光带中,所述遮光层的厚度可以为5μπι以下。所述遮光层可以为黑色印刷层。所述塑料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另外,所述粘合剂层可以含有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另外,将上述的各要素进行适当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包括在由本专利申请要求专利保护的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粘合带兼具对被粘物的遮光性和背光照射时的透光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半透明遮光带的层构成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2、比较例f4的各粘合带的透射率的波长依赖性的图表。图3是表示实施例1、2、比较例2 4的各粘合带的透射率的波长依赖性的图表。图4是表示对实施例1、2和比较例f 4的粘合带照射背光时的照片。附图标记说明10半透明遮光带20基材层30遮光层40粘合剂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 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半透明遮光带10的层构成的示意图。半透明遮光带10具有基材层20、遮光层30和粘合剂层40。实施方式的半透明遮光带10对550nm光的透射率(%)为 0.010 10%。另外,半透明遮光带10的透射率(%)可以使用日立制作所制造的分光光度计(装置名“U4100型分光光度计”),通过从半透明遮光带10的一个面侧照射波长550nm的光,并测定透射到另一个面侧的光的强度来求出。作为基材层20,可以使用塑料材料。作为该塑料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烯烃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基材层20通过将上述塑料材料成形为薄膜状或片状而得到。基材层20中,在满足上述透射率的范围内,可以添加炭黑等黑色颜料。即,可以使用在塑料材料中添加炭黑等黑色颜料并成形为薄膜状或片状而得到的基材。基材层2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5 500 μ m,优选10 100μπι。遮光层30层叠在基材层20的一个主表面上。本实施方式中,遮光层30例如为通过在基材层20上印刷黑色油墨而形成的黑色印刷层。此外,遮光层30可以通过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方法形成。遮光层30的厚度只要满足上述透射率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设定为5 μ m以下,优选0.1 μ πΓ5 μ m,更优选0.5 μ πΓ5 μ m,进一步优选0.6 μ πΓ3 μ m,特别优选0.8 μ m 2 μ m。粘合剂层40层叠在基材层20的另一个主表面上。作为粘合剂层40,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等各种粘合剂。其中,可以适当使用以丙烯酸类聚合物(A)作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类粘合剂。该丙烯酸类聚合物(A)含有50质量%以上具有碳原子数f 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单元。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A)可以将具有碳原子数广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丙烯酸类聚合物(A)可以通过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合(例如,溶液聚合、乳液聚合、UV聚合)而得到。具有碳原子数f 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例相对于用于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⑷的单体成分总量为50质量%以上且99.9质量%以下,优选6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70质量%以上且93质量%以下。作为具有碳原子数f 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C1J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酯等,优选(甲基)丙烯酸C2_14烷基酯,更优选(甲基)丙烯酸C2_1Q烷基酯等。另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是指丙烯酸烷基酯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全部表示相同的含义。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列举例如:具有脂环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具有芳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等;由萜烯类化合物的醇衍生物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另外,为了改进凝聚力、耐热性、交联性等,丙烯酸类聚合物(A)根据需要可以含有能够与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其它单体成分(可共聚单体)。因此,丙烯酸类聚合物(A)可以在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同时含有可共聚单体。作为可共聚单体,可以适当地使用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 作为可共聚单体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含羧基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乙酯、丙烯酸羧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异巴豆酸等;含羟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己酯、(甲基)丙烯酸羟辛酯、(甲基)丙烯酸羟癸酯、(甲基)丙烯酸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羟烷酯;含酸酐基单体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磺酸基单体如苯乙烯磺酸、烯丙磺酸、2_(甲基)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含磷酸基单体如丙烯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透明遮光带,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塑料材料的基材层,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一个主表面上的遮光层,和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另一个主表面上的粘合剂层,对550nm光的透射率为0.010~10%。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18 JP 2012-0083361.一种半透明遮光带,其特征在于, 具有:包含塑料材料的基材层,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一个主表面上的遮光层,和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另一个主表面上的粘合剂层, 对550nm光的透射率为0.010 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明遮光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升水鸟乔久铃木俊英佐藤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