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水源热泵循环水管道及热交换元件内生物附着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508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水源热泵循环水管道及热交换元件内生物附着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水泵、过滤后取样口、射流器、射流器后采样口、铜管前采样口和铜管,还设有制氧机通过臭氧仪与射流器连通。其附着方法是在热泵循环水的射流器处通入臭氧,臭氧浓度为0.38-0.45mg/L,每天通入时间为2h。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消除藻类或贝类在循环水管道或热交换元件内壁附着;还可以消除循环水管道或热交换元件内的污泥;而且臭氧对管道的腐蚀影响较小,不影响使用寿命,方法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具体是防止水源热泵循环水管道及热交换元件内生物附着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表水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交换的系统,在城市的办公楼、商住房及宾馆内得到广泛应用,在长期抽取地表水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其中热交换管内壁会附着藻类及贝类,对传热产生较大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管道堵塞。目前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尚未出现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止水源热泵循环水管道及热交换元件内生物附着的方法及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水源热泵循环水管道及热交换元件内生物附着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水泵、过滤后取样口、射流器、射流器后采样口、铜管前采样口和铜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设有制氧机通过臭氧仪与射流器连通。一种防止水源热泵循环水管道及热交换元件内生物附着的方法,是在热泵循环水的射流器处通入臭氧,臭氧 浓度为0.38-0.45mg/L,每天通入时间为2h。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可以消除藻类或贝类在循环水管道或热交换元件内壁附着;2、可以消除循环水管道或热交换元件内的污泥;3、臭氧对管道的腐蚀影响较小,不影响使用寿命。4、方法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水源热泵循环水管道及热交换元件内生物附着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水泵、过滤后取样口、射流器、射流器后采样口、铜管前采样口和铜管,其特征是:设有制氧机通过臭氧仪与射流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水源热泵循环水管道及热交换元件内生物附着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水泵、过滤后取样口、射流器、射流器后采样口、铜管前采样口和铜管,其特征是:设有制氧机通过臭氧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燕山唐琦梁英李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晨光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