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再生循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506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附-再生循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属于污水深度处理领域。采用“吸附-再生”的组合处理工艺,解决了反渗透浓水的深度处理难题,进水COD为150-300mg/L,处理后出水可达到COD≤50mg/L。该组合工艺以吸附处理为主,并采用电化学再生方式对饱和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容量恢复,实现了吸附-再生的循环处理过程,可大大降低反渗透浓水的处理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深度处理领域,为,特别是一种关于去除反渗透浓端水的残余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以达标排放为目标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膜分离技术作为目前有效的污水资源化技术正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已经在工业污水处理和回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反渗透工艺用于废水深度处理再回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70-75%左右的透析水能够满足生产回用,而产生25-30%左右的反渗透浓水,该浓水中含有大量被截留的难生化的有机污染物和盐分,其中的COD大都在150-300 mg/L左右,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膜浓水的有效处理是制约着膜分离技术迅速发展的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目前,对于反渗透浓水的常用的处置方法有 ①回流到原水中,再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②将浓水直接排放或与其它水或废水进行混合后排放;③进行蒸发,蒸发的水蒸气冷凝后回收利用,固体渣排放收集。浓水回排至污水处理系统前端,污染物会在系统中循环累积,最终将导致系统处理能力的降低和恶化,而浓水直排或稀释后排放,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或会增加生产废水的排放量,不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节水政策。对RO浓水蒸发干燥处理,存在能耗和运行费用高的问题。目前对R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附?再生循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吸附和再生两个系统;吸附系统由反渗透浓水原水贮槽、提升泵和两个以上能够实现并联运行的吸附塔组构成;再生系统由吸附塔组中预埋的阴阳电极施加直流电场、再生液提升泵和再生液贮槽组成;所述的吸附系统塔组,吸附剂为活性炭、改性粉煤灰、活性炭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介质吸附材料;吸附系统塔组能够交替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吸附—再生处理,具体运行方式为:当进水反渗透浓水的COD为150?300?mg/L,采用下进上出运行方式,吸附停留时间为10?60?min,能够控制出水COD≤50?mg/L;当出水COD>50mg/L,将此吸附塔组状态由吸附状态切换至再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再生循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吸附和再生两个系统;吸附系统由反渗透浓水原水贮槽、提升泵和两个以上能够实现并联运行的吸附塔组构成;再生系统由吸附塔组中预埋的阴阳电极施加直流电场、再生液提升泵和再生液贮槽组成; 所述的吸附系统塔组,吸附剂为活性炭、改性粉煤灰、活性炭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介质吸附材料; 吸附系统塔组能够交替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吸附一再生处理,具体运行方式为: 当进水反渗透浓水的COD为150-300 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锡慧官赟赟雷太平滕厚开陈军张艳芳李立峰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