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装置以及张力施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4880 阅读:189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7-24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张紧装置以及张力施加方法,即使在线材的速度显著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吸收该线材的速度的变动,将朝绕线机输送的线材的张力保持恒定。张紧装置具备:导出滑轮,其供从线材供给源导出的线材卷挂;导出速度控制单元,其通过控制导出滑轮的旋转而控制从线材供给源抽出且朝向绕线机的线材的速度;能够移动的第一张紧滑轮,其使从导出滑轮导出的线材转向;能够移动的第二张紧滑轮,其使借助第一张紧滑轮而转向后的线材进一步转向从而朝向绕线机;施力单元,其通过施力而使第一张紧滑轮与第二张紧滑轮之间的间隔扩大。优选地,一对张紧臂设置成能够以基端为中心旋转,张紧滑轮轴支承于上述张紧臂的前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从线材供给源导出并向绕线机引导的线材施加规定的张力的。
技术介绍
以往,如图8所示,作为能够形成线圈的绕线机所具备的张紧装置,已知有如下装置,该装置具备:导出滑轮3,该导出滑轮3供从线材供给源导出的线材2卷挂;张紧臂4,该张紧臂4能够绕基端的转动支点4a转动;线材引导件5,该线材引导件5安装于上述张紧臂4的前端,在使从导出滑轮3导出的线材2通过后,使该线材2转向而并朝绕线机引导;弹性部件6,该弹性部件6在张紧臂4的转动支点4a与线材引导件5之间的规定位置对张紧臂4施加与该张紧臂4的转动角度相应的弹力;电位计7,该电位计7检测张紧臂4的转动角度;导出电机8,该导出电机8控制导出滑轮3的旋转以使由上述电位计7检测出的转动角度达到规定的角度,并控制从该导出滑轮3经由线材引导件5而朝向未图示的绕线机的线材2的速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此处,虽然线材2经由线材引导件5而被朝绕线机引导并被卷绕于该绕线机的卷芯,但是从该现有的张紧装置导出的线材2的导出速度却处于如下状态:控制导出滑轮3的旋转,以使张紧臂4的转动角度达到规定的角度,使得该线材2的导出速度与向卷芯缠绕的速度保持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导出滑轮(24),该导出滑轮(24)供从线材供给源(12)导出的线材(11)卷挂;导出速度控制单元(26),该导出速度控制单元(26)通过控制所述导出滑轮(24)的旋转而控制从所述线材供给源(12)抽出且朝向绕线机(10)的所述线材(11)的速度;能够移动的第一张紧滑轮(27),该第一张紧滑轮(27)使从所述导出滑轮(24)导出的所述线材(11)转向;能够移动的第二张紧滑轮(28),该第二张紧滑轮(28)使借助所述第一张紧滑轮(27)而转向后的所述线材(11)进一步转向,从而朝向所述绕线机(10);以及施力单元(33、34),该施力单元(33、34)通过施力而使...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0 JP 2012-0095281.一种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导出滑轮(24),该导出滑轮(24)供从线材供给源(12)导出的线材(11)卷挂; 导出速度控制单元(26),该导出速度控制单元(26)通过控制所述导出滑轮(24)的旋转而控制从所述线材供给源(12)抽出且朝向绕线机(10)的所述线材(11)的速度; 能够移动的第一张紧滑轮(27),该第一张紧滑轮(27)使从所述导出滑轮(24)导出的所述线材(11)转向; 能够移动的第二张紧滑轮(28),该第二张紧滑轮(28)使借助所述第一张紧滑轮(27)而转向后的所述线材(11)进一步转向,从而朝向所述绕线机(10 );以及 施力单元(33、34),该施力单元(33、34)通过施力而使所述第一张紧滑轮(27)与所述第二张紧滑轮(28)之间的间隔扩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线对称的一对张紧臂(31、32)设置成能够以基端为中心旋转, 第一张紧滑轮(27 )轴支承于一方的张紧臂(31)的前端, 第二张紧滑轮(28)轴支承于另一方的张紧臂(32)的前端, 施力单元构成为包括弹性部件(33、34),用于对一对所述张紧臂(31、32)施加与一对所述张紧臂(31、32)的转动角度相对应的弹力, 所述张紧装置设置有转动角度检测单元(13),该转动角度检测单元(13)用于检测一对所述张紧臂(31、32)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转动角度, 导出速度控制单元(26)构成为:控制所述导出滑轮(24)的旋转,以使由所述转动角度检测单元(13)检测出的转动角度成为规定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张紧臂(31、32)的基端分别安装有互相啮合且使一对所述张紧臂(31、32)的转动角度相同的圆板齿轮(31b、32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轨道(52),该第一轨道(52)能够供对所述第一张紧滑轮(27)轴支承的第一基座(51)沿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轨道(54),该第二轨道(54)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下田裕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6日 02:51
    词目施加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