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车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5481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手推车输送系统,包括一根输送链或平行设置的多根输送链组,其具有间隔设置的、能拖动手推车向上移动或限制手推车自主向下移动的挡块。在输送系统的入口端和出口端,该链条或链条组是水平的或接近水平的。在单根链条的两侧或链条组的两侧具有连续或间隔布置的滚轮。滚轮对应布置有滚轮导轨,尤其是在倾斜段链条和下端水平链条或接近水平的链条之间的过渡位置,从而改变链条的直线运动的方向。该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手推车前后轮运行的导轨,在整个输送过程中保持手推车水平或大致水平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上下楼层间输送手推车的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今的大型超市内,一般有自动人行道作为在上下楼层间输送手推车的输送工具。但有的情况下,安装自动人行道可能存在困难。此外,我们会发现,在一般的百货商店,会大量使用自动扶梯,但我们不会看到手推车的身影。这种情况下也希望能有输送手推车的输送工具,以便在商场购物时也可以使用手推车,避免购物时大包小包的尴尬局面。如专利CN1305432A,DE2916818A1所述,现有实用的手推车输送系统都是采用两侧布置两个独立且闭合的传输带或传输链,分别与手推车的左右侧杆或设置在侧杆上的部件相接触,从而驱动购物车的运行。还有专利将闭合的输送带或输送链布置在手推车的下方,但整个输送带或输送链的倾斜角在整个运输手推车的过程中都是相同的。参见专利CH403224,在入口处从进入输送系统开始,手推车·依靠重力在一段倾斜的导轨上滑向输送链;在出口处离开输送链后,手推车也是依靠重力在一段倾斜的导轨上滑向输送系统的出口。此外,虽然在专利US6490979B1中图3和图4所示的上下楼层位置的图例,在出入口处示意性的将输送带表达成水平的,但该专利没有解决倾斜段与水平段之间如何过渡问题,尤其是与下水平段的过渡问题,也即实质上整个输送带仍然是一个倾斜角度。将输送手推车的输送带或链设置在手推车的下方的现有方案,输送带或链只有一个倾斜角度。这样,为了适应建筑物不同楼层间的高度和长度,每台输送系统的倾斜角度都可能不相同,这为设计和制造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如果将该倾斜角度设计成固定的系列以方便批量生产,可能导致入口端或的出口端供手推车自由滑行的导轨变得比较长。在自动扶梯边上布置手推车输送系统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这是因为自动扶梯具有较长的水平运行段。此时,既要求输送系统的倾斜角度与自动扶梯相同,又要求输送系统的出入口与自动扶梯相同。这就导致输送系统的出入口端都具有一段较长的倾斜的输送导轨,如专利CH403224,从而导致在入口端手推车与输送带或链的接触瞬间,由于手推车已经依靠重力加速运行了较长距离,手推车的速度会较大,从而产生大的冲击,导致手推车发生跳动、滑钩等意外的事情。此外,在出口端手推车离开输送带或链后,依靠重力沿倾斜导轨滑向出口位置,同样因为长的导轨导致手推车到达出口时的速度也较大,以较高速度冲出的手推车可能冲向出口处等待手推车的顾客,从而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上下楼层间输送手推车的传输系统,其中在引导输送链滚轮滚动的滚轮导轨上,水平或接近水平的上段和下段均与中间段通过圆弧过渡,保证输送链的平滑转向,还避免了传统方式下手推车的不受控的依靠重力滑动的过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上下楼层间输送手推车的传输系统,包括延伸在所述上下楼层间的输送链,所述传输系统还包括多对滚轮、固定延伸在所述上下楼层间能够引导所述滚轮滚动的滚轮导轨,成对所述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输送链的链节轴的两端,所述多对滚轮沿着所述输送链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滚轮导轨包括支撑所述成对滚轮的支撑部、挡在所述成对滚轮上面并且能够与滚轮之间有允许滚轮滚动的间隙的挡盖部,所述支撑部、所述挡盖部均包括分别靠近上下楼层位置的上段和下段、倾斜在所述上段和下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上段、所述下段水平设置,或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但倾斜的角度小于12度,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均与所述中间段通过圆弧过渡,在用于引导所述输送链工作段上的滚轮滚动的滚轮导轨上,所述挡盖部在中间具有延伸在所述上下楼层间的贯通开口。优选地,所述上段、所述下段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小于6度。具体实施时,所述挡盖部一体设置或分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部由传输系统的桁架支撑,相设置的所述挡盖部和所述支撑部除支撑住所述成对滚轮、挡在所述成对滚轮上面外,还 挡在所述成对滚轮的外侧。所述输送链的链节上固定安装有朝外突出的挡块,所述挡块有多个,多个所述挡块沿着所述输送链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输送链的工作段上,所述挡块朝上伸出所述挡盖部的贯通开口。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挡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链的一个链节上,并且该链节的两个轴上至少有一个轴的两端安装有所述成对滚轮。—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输送链为单根链条,或者为多排链条组,所述输送链一端的驱动链轮靠近上楼层的位置,该输送链另一端的转向链轮靠近下楼层的位置。具体实施时,所述滚轮导轨与其中的滚轮之间的上下间隙为0.3_5m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该手推车传输系统中,滚轮导轨通过支撑部和挡盖部将输送链限制在其间,支撑部、挡盖部均包括分别水平或接近水平设置的上段和下段、倾斜在上段和下段之间的中间段,支撑部或挡盖部的上段和下段均与中间段通过圆弧过渡,由于支撑部和挡盖部的分段设置,对应地,输送链也相应设置。无论在输送链的工作段还是返回段,均具有至少三部分链条段,上下段链条水平或接近水平设置,中间段链条倾斜设置,这样的设置保证手推车传输系统能够批量生产。在滚轮导轨的支撑部和挡盖部上,上段和下段均与中间段通过圆弧过渡,这样保证了限制在内的输送链的上下段与中间段之间的平滑转向,保证输送链平稳、持续的从下楼层向上楼层输送手推车,或从上楼层向下楼层输送手推车。在滚轮导轨的支撑部和挡盖部上,上段和下段水平或接近水平设置,对应地,输送链的上下段链条也水平或接近水平设置,这样输送链在驱动或控制手推车运动时,能够避免
技术介绍
中手推车的不受控的依靠重力滑动的过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上行传输系统的侧向示意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行传输系统的侧向示意 附图3为上行传输系统倾斜段的横截面示意 附图4为下行传输系统倾斜段的横截面示意 附图5为上行或下行传输系统的上端或下端的横截面示意 附图6为附图3中A处放大图,其中对应输送链工作段的滚轮导轨上,支撑部、挡盖部相分体设置; 附图7为附图3中B处放大图,其中对应输送链返回段的滚轮导轨上,支撑部、挡盖部相分体设置; 附图8显示了对应输送链工作段的滚轮导轨上,支撑部、挡盖部一体设置; 附图9显示了对应输送链返回段的滚轮导轨上,支撑部、挡盖部一体设置; 附图10为附图1中C处 放大 附图11为附图2中D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1显示了手推车的上行传输系统,图2显示了手推车的下行传输系统。在图1中,手推车7从下楼层位置L进入上行输送机,输送链I带动手推车7向前、向上移动,从而将手推车7输送到上楼层位置U。其中,驱动马达带动驱动链轮9,从而驱动输送链I按照预定的速度持续的运动,链轮9’是回转链轮。在整个输送过程中,手推车7在前轮导轨6和后轮导轨5上移动,并保持水平或大致水平的状态。在图2中,手推车7从上楼层位置U进入下行输送机,输送链4控制手推车7向前、向下移动,将手推车7输送到下楼层位置L。其中,驱动马达带动驱动链轮9,从而驱动输送链I按照预定的速度持续运动,链轮9’是回转链轮。在整个输送过程中,手推车7在前轮导轨6和后轮导轨5上移动,并保持水平或大致水平的状态。上下行输送机的传输基本原理是已知的,具体参见专利US6490979B1。在图3或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上下楼层间输送手推车的传输系统,包括延伸在所述上下楼层间的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系统还包括多对滚轮、固定延伸在所述上下楼层间能够引导所述滚轮滚动的滚轮导轨,成对所述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输送链的链节轴的两端,所述多对滚轮沿着所述输送链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滚轮导轨包括支撑所述成对滚轮的支撑部、挡在所述成对滚轮上面并且能够与滚轮之间有允许滚轮滚动的间隙的挡盖部,所述支撑部、所述挡盖部均包括分别靠近上下楼层位置的上段和下段、倾斜在所述上段和下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上段、所述下段水平设置,或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但倾斜的角度小于12度,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均与所述中间段通过圆弧过渡,在用于引导所述输送链工作段上的滚轮滚动的滚轮导轨上,所述挡盖部在中间具有延伸在所述上下楼层间的贯通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上下楼层间输送手推车的传输系统,包括延伸在所述上下楼层间的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系统还包括多对滚轮、固定延伸在所述上下楼层间能够引导所述滚轮滚动的滚轮导轨,成对所述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输送链的链节轴的两端,所述多对滚轮沿着所述输送链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滚轮导轨包括支撑所述成对滚轮的支撑部、挡在所述成对滚轮上面并且能够与滚轮之间有允许滚轮滚动的间隙的挡盖部,所述支撑部、所述挡盖部均包括分别靠近上下楼层位置的上段和下段、倾斜在所述上段和下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上段、所述下段水平设置,或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但倾斜的角度小于12度,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均与所述中间段通过圆弧过渡,在用于引导所述输送链工作段上的滚轮滚动的滚轮导轨上,所述挡盖部在中间具有延伸在所述上下楼层间的贯通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上下楼层间输送手推车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所述下段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小于6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上下楼层间输送手推车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部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雁阮建华孙惠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