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油进行处理的家用榨油机的油加热过滤装置,所述油加热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接油盒,间接或直接给所述第一接油盒中的油加热的发热体,以及接第一接油盒流出来的油的第二接油盒;所述第一接油盒的开口与榨油机的出油口对应或相通,所述第一接油盒的侧壁或底壁设有过滤结构;所述榨油机榨出的油经所述出油口和所述第一接油盒的开口流入第一接油盒,被所述发热体加热后,由所述过滤结构过滤流入所述第二接油盒。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过滤快,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家用榨油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对油进行处理的家用榨油机,具体涉及一种油加热过滤装置及家用榨油机,并对油进行过滤,以获得更少杂质与水分的、更纯食用油的家用榨油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榨油机都是采用物理压榨的方式进行榨油,其优点是安全健康,但是物理压榨出来的食用油被称为毛油,不宜直接用于烹饪,它带有相当多的杂质和水分,必须进行物理过滤或者添加化学物质加速食用油中悬浮物的沉淀。化学沉淀法过滤一般对食用油的营养成分有破坏而且有化学物残留。而现在的物理过滤法采用真空加压过滤或者离心过滤等方法进行,其缺点是操作过程复杂,过滤成本过闻。中国专利文献CN200520034093.6公开了一种榨油机,该组合榨油机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上的螺旋榨油机,温度自控装置中的温度传感器装在螺旋榨油机的榨笼上,螺旋榨油机的榨笼外表面装有电加热装置,收集和输送油液的接油盘装在螺旋榨油机的榨笼下,接油盘下面出油口通过输油管与植物油过滤装置的过滤桶相连。植物油过滤装置包括固定在机座上的空气压缩机,安装在机座侧壁上的两个过滤桶,两个过滤桶分别通过输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过滤桶桶体中部固定有网格式隔板,其上依次安装有支承板、滤网、滤布,滤布 通过橡胶圈固定在网格式隔板周边的沟槽内,过滤桶上端装有向上呈圆锥形的桶盖,过滤桶下部向下呈圆锥形,底部出油口与输油管相连。该种榨油机过滤的方式是利用加压方式过滤油,该榨油机结构复杂,过滤成本高,并且难以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油进行处理的油加热过滤装置及家用榨油机,该种过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单,过滤成本低。本专利技术家用榨油机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油进行处理的家用榨油机的油加热过滤装置,所述油加热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接油盒,间接或直接给所述第一接油盒中的油加热的发热体,以及接第一接油盒流出来的油的第二接油盒;所述第一接油盒的开口与榨油机的出油口对应或相通,所述第一接油盒的侧壁或底壁设有过滤结构;所述榨油机榨出的油经所述出油口和所述第一接油盒的开口流入第一接油盒,被所述发热体加热后,由所述过滤结构过滤流入所述第二接油盒。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油加热过滤装置与家用榨油机可装拆式连接,或者油加热过滤装置嵌于家用榨油机内。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第一接油盒位于第二接油盒上方,或者第一接油盒位于第二接油盒内。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过滤结构至少为两层,所述相邻两层过滤结构中,最先接触油的过滤结构的孔径比后接触油的过滤结构的过滤孔径大,形成逐步分级过滤的过滤结构。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过滤结构为过滤孔或者过滤网。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油盒主体或者框架由金属制成,所述发热体与第一接油盒接触或连接,对第一接油盒内的油进行加热。 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油盒由金属制成,所述第二接油盒由金属制成;所述第一接油盒与所述第二接油盒接触,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第二接油盒接触或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接油盒对所述第一接油盒进行传热,对所述第一接油盒内的油进行加热。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的油加热过滤装置,还包括控制第一接油盒内油的温度的控制电路,以及检测所述第一接油盒内油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发热体耦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耦接。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的油加热过滤装置,还包括用于设置温度的温度设置电路,以及设定温度的键盘;所述温度设置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耦接,所述键盘与所述温度设置电路耦接。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第一接油盒内油的温度的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发热体耦接。较优地,作为一可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数模采样电路、控制开关电路和显示屏;所述数模采样电路、控制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耦接,所述数模采样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耦接,所述控制开关电路与所述发热体耦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耦接。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还提供一种对油进行处理的家用榨油机,包括马达、由该马达带动的变速箱,以及由变速箱传动动力的榨杆,榨杆位于榨膛内,榨膛设有入料口、出油口,还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油加热过滤装置。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油加热过滤装置及家用榨油机,压榨出油后,还具有过滤装置,对含有杂质的食用油加热,而加速油分子运动的同时让植物胶质与食用油中的微型颗粒凝固,快速运动油分子与杂质分离后形成较干净的油层;或者同时利用热渗透原理通过接油盒上的小孔或滤网流出而成为干净的食用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过滤快,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2、另外,本专利技术油加热过滤装置及家用榨油机,通过不同的温度和滤油速度设置,对油料未经炒制的冷榨油进行水分去除或转化成热榨油,使得冷榨油和热榨油工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3、本专利技术油加热过滤装置及家用榨油机既有榨油功能,又能进行过滤,所用的部件少,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4、过滤装置与榨油机拆装方便,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4,一种家用榨油机,包括马达1、变速箱2、榨膛3、榨杆4、入料口 5、出油Π 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家用榨油机,还包括食用油加热过滤装置;所述食用油加热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接油盒8、第二接油盒9,间接或直接给第一接油盒8加热的发热体7。所述第一接油盒8的侧壁或底壁设有过滤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过滤孔或过滤网。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是第一接油盒8的侧壁设有过滤网。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接油盒8位于第二接油盒9上方,或者第一接油盒8位于第二接油盒9内。第一接油盒8流出来的油被第二接油盒9接住。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榨油机设有固定所述加热过滤装置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可以为常规的固定结构,可以为卡接,扣接,接插式连接等等。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油盒8的开口与榨油机的出油口对应或相通,以使食用油一从榨油机出来,就能进第一接油盒,结构简单。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油盒8由金属制成,所述发热体7与第一接油盒8接触或连接。所述食用油加热过滤装置,还包括控制第一接油盒8内食用油温度的控制电路100,以及温度传感器101,温度传感器101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与发热体7接触;所述控制电路与发热体7耦接,检测第一接油盒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1与控制电路耦接。控制电路100包括控制器、数模采样电路、控制开关电路、IC驱动电路和显示屏;所述数模采样电路、控制开关电路分别与控制器耦接,数模采样电路与温度传感器耦接,控制开关电路与发热体耦接,控制器通过IC驱动电路与显示屏耦接。工作时,榨油机通电榨油,同时发热体开始工作;控制器控制第一接油盒内油的温度;榨油机完成榨油工作后,控制器控制加热体继续工作30分钟,然后再终止发热体工作。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设置不同种类食用油中不同风味所对应预设温度的温度设置电路以及与温度设置电路耦接的设置键盘,该温度设置电路与控制电路耦接。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第一接油盒内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油进行处理的家用榨油机的油加热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油加热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接油盒,间接或直接给所述第一接油盒中的油加热的发热体,以及接第一接油盒流出来的油的第二接油盒;所述第一接油盒的开口与榨油机的出油口对应或相通,所述第一接油盒的侧壁或底壁设有过滤结构;所述榨油机榨出的油经所述出油口和所述第一接油盒的开口流入第一接油盒,被所述发热体加热后,由所述过滤结构过滤流入所述第二接油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油进行处理的家用榨油机的油加热过滤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油加热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接油盒,间接或直接给所述第一接油盒中的油加热的发热体,以及接第一接油盒流出来的油的第二接油盒; 所述第一接油盒的开口与榨油机的出油口对应或相通,所述第一接油盒的侧壁或底壁设有过滤结构; 所述榨油机榨出的油经所述出油口和所述第一接油盒的开口流入第一接油盒,被所述发热体加热后,由所述过滤结构过滤流入所述第二接油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加热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油加热过滤装置与家用榨油机可装拆式连接,或者油加热过滤装置嵌于家用榨油机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加热过滤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接油盒位于第二接油盒上方,或者第一接油盒位于第二接油盒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加热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结构至少为两层,所述相邻两层过滤结构中,最先接触油的过滤结构的孔径比后接触油的过滤结构的过滤孔径大,形成逐步分级过滤的过滤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加热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结构为过滤孔或者过滤网,过滤孔或者过滤网的直径大小为0.1 μ m至1_...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霞娇,
申请(专利权)人:曹霞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