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407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附器,包括没有底盖的外套筒、吸附单元及导磁盖。外套筒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导孔。外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导磁盖与外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吸附单元的一端设置在外套筒的内部,另一端穿过导孔设置在外套筒的上端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吸附器,由于吸附单元对薄钢板试样的吸附力度大,在磨抛过程中,不会发生薄钢板试样脱离飞出的事故,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由于薄钢板试样受力均衡,不会产生变形,确保了薄钢板试样表面的抛光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吸附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磨抛试样方式主要有直接手持、机械夹持及树脂镶嵌三种方法,但是对于薄钢板平面,现有的方法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薄钢板平面方向进行磨抛时,由于厚度太薄,不能直接手持;第二、在某些情况下,薄钢板正反两面都是待处理面,不能上机械夹具,而厚度太薄一方面难以夹持,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受力产生变形从而影响试样的平面度,不利于后序的试验;第三、树脂镶嵌法在镶嵌过程中存在着压力,会造成薄钢板平面的变形,对于大平面试样从成本角度考虑并不经济。此外,采用直接手持或机械夹持,有可能会造成磨伤、划伤以及因受力过小或受力不均,试样在磨抛过程中飞出伤人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简单便捷的将待处理的薄钢板试样牢固的吸附,在上机研磨抛光后又能使薄钢板试样快速无伤剥离的吸附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附器,包括没有底盖的外套筒、吸附单元及导磁盖。所述外套筒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导孔。所述外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导磁盖与所述外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没有底盖的外套筒(4)、吸附单元及导磁盖(5);所述外套筒(4)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导孔;所述外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导磁盖(5)与所述外套筒(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筒(4)的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孔设置在所述外套筒(4)的上端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没有底盖的外套筒(4)、吸附单元及导磁盖(5);所述外套筒(4)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导孔;所述外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导磁盖(5)与所述外套筒(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套筒(4)的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孔设置在所述外套筒(4)的上端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内芯及磁铁(6);所述磁铁(6)固定在所述内芯的下端,所述内芯的上端穿过所述导孔设置在所述外套筒(4)的上端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包括第一螺柱(I)、第二螺柱(7)及磁铁安装座(8);所述第一螺柱(I)及所述第二螺柱(7)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螺柱(I)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柱(7)的上端;所述磁铁安装座(8)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柱(7)的下端;所述磁铁(6)固定在所述磁铁安装座(8)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陈慈辉康勃余文莉张宏岭黄双蔡亚芳高自立徐永骏熊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